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将报纸看作是招揽人才与开阔国人视野的一种手段,而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的办刊思想上新增“监督政府、倡导国民”的功能。可见其办刊宗旨突出了(       
A.学习西学B.传播文化C.开启民智D.改革政体
2024-05-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2 . 下图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
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商君书•弱民》有曰:“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燔诗书而明法令”。近代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办报纸,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法。这反映了两个改革的主要不同在于(       
A.前者是奴隶制改革,后者是封建制改革
B.前者在于弱民愚民,后者在于开启民智
C.前者意在打击儒学,后者意在弘扬儒学
D.前者引发“百家争鸣”,后者促进思想解放
4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例举了多项清朝未遵守经义或违背经义的事件,并提出“吾中国法古经之治足矣,本非取于泰西”。康有为意在(       
A.践行“中体西用”B.宣传儒学主张C.减轻变法的阻力D.促进思想启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
6 . 福建巡抚徐继畲于1848年完成《瀛寰志略》一书并刊刻出版,该书对世界上奋发图强的人物和国家着墨很多,如对美国华盛顿、俄国彼得大帝和法国拿破仑的介绍不厌其详,对欧美国家政治制度也有所涉及。这表明该书(       
A.阐发了学习西方制度的主张B.践行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体现了追求自强的迫切愿望D.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源指出“专主于便民者,民便而国亦利;专主于利国者,民不便,而利归中饱,国乃愈贫。”他一再宣称:“士无富户则国贫,士无中户则国危”。魏源的主张(     
A.体现出寻求富强之术的旨趣B.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涌现
C.正确揭示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顺应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
8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B.救国道路的探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C.国人对西学持完全否定态度D.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今宜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康有为此说旨在(     
A.传播西方艺学知识B.提高民众识字水平
C.扩大变法阶级基础D.探索启民富国道路
10 . 如下图所示为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   书目录摘编。由此可见,编者(     
卷一
筹海篇一议守上
筹海篇二议守下
卷二
筹海篇三议战
筹海篇四议款
卷三
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
汉魏唐西域沿革图总叙
亚细亚州各国图
奥大利亚及各岛图
卷四
利未亚州(非洲)各国图
《四州志》英吉利分部图
亚墨利加州(美洲)各国图
弥利坚国全图
A.关注世界的形势发展B.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强调加强中外地理对比D.要求破除传统天下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