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22-23高一上·辽宁葫芦岛·期末
1 . 魏源主持编撰的《海国图志》出版于1842年以后,在东亚地区流传甚广,其“师夷长技”的观点不仅催生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还启发了日本“和魂洋才”与朝鲜“东道西器”思想的产生。这可用于说明(       
A.东亚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B.《海国图志》启迪了东亚地区的近代化
C.东亚新旧势力之间的妥协合流D.东亚对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文化层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受林则徐委托,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一书。以下对该书主旨思想的评述,准确的有(     
①有利于打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④使“睁眼看世界”成为了社会思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1-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制敌之策必使敌失其所长,而我扬长避短。敌的兵船所长在外洋,而我对付的方法有二:一曰炮击,一曰火攻。”这可能出自
A.林则徐《四洲志》B.魏源《海国图志》
C.宋应星《天工开物》D.梁启超《变法通议》
2022-01-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梁启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伸民权”“设议院”        ②师夷长技        ③文学革命        ④创立民国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6 .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体现了魏源
A.极力反对满汉贵族统治B.否定西方政治制度,维护天朝上国
C.力求废止闭关锁国政策D.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挽救民族危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面是《海国图志》的部分目录,这反映了

①部分知识分子对当时世界的认识   ②民众都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③皇帝对学习西方先进武器的决心   ④魏源对如何应对西方侵略的思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柑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舍的《赢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强国御侮的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9 . 某思想家在评论近代中国一文献时说:“中国士大夫稍有世界地理智识(知识),实自此始。”该文献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天演论》D.《变法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 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由此可知,《海国图志》
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
B.有利于唤醒近代中国人的世界意识
C.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观念
D.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