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天朝上国”的惰性太强大了,失败很快成为过去,刚刚醒来的雄狮打了个哈欠又睡着了。中国辜负了林则徐、魏源的一片苦心。这表明(     
A.清政府的腐朽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B.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阻碍中国向西方学习
C.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海国图志》启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2 . 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
2023-05-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将“foreignaffairs”译为“夷务”;1895年,林乐知等人增补的《增广海国图志》中将“foreignaffairs”译为“交涉事务,洋务,外务”;到1908年,颜惠庆在《英华大辞典》里将“foreign”翻译为“外人,异国人,客民,侨民,外国人”。这些翻译的变化体现了(     
A.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B.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
C.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D.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
2023-03-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因为他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动了解西方国家情况
C.领导了著名的“虎门销烟”D.开展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2022-05-29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正由中国书生狃于不勤远略,海外事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故-旦海舶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为此,魏源
A.主张抵抗英国侵略B.编写《海国图志》
C.着力仿造西方舰炮D.积极倡办洋务
2021-12-15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艰难的转型之路,这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救国御侮之策。第一批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A.道光帝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
7 .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番客篇》D.《华事夷言》
2019-04-19更新 | 2578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8 .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9 .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2019-01-30更新 | 2943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复习限时训练-近代中国思想文化
10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9-01-30更新 | 3737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