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认为,在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中国的出路一言而蔽之曰:“莫如自强为先。”他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大胆地提出设议院的主张,他把西方议院制度比附为士大夫向往的尧舜“三代制度”,希望中国能够“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实现“长治久安之道”。郑观应的思想(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是对洋务运动弊端反思的结果
C.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体现出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有同学对如表内容展开研究性学习,他所确定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时间主要思想
嘉庆、道光年间魏源提出“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9世纪50至60年代洋务派提出“官督商办”
19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商战”“农商俱利”“工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知识分子提出“实业振兴”“棉铁主义”“收回利权”

A.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重商思想的深化与变异
C.“商战”与“工战”的论战D.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23-01-2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初版于1893年。那个年代天朝体制虽然早已在列强攻击下露出百孔千疮末世景象,欲进言者还得顾及天朝自信美称“盛世”,而先自贬为“危言”。郑观应以洋行买办身份与经历学通中西,著书宣称“首为(中国与列强进行)商战鼓与呼”,而内容包括建设现代国家和解决当下危难的所有问题,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国弱民穷根源在于专制政治。1895年,江苏布政使邓华熙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皇帝,正思变法图强的皇上批示印制二千部,分发给高级干部参阅:国内各书坊立即盗版翻刻十余万部,学林士子争相传阅,此书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摘自鄢烈山序盛大林新著《盛氏微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观应创作《盛世危言》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创作《盛世危言》的意义。
2022-06-02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甲午战争后,时人口称的“新书”“新报”作为“新学”的具体承载物,其关注度与传播度均有显著提升。与“旧书”“旧学”“旧党”成为两组互相对立的流行语汇。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危机下知识分子的分化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C.救亡图存的探索进入到制度层面
D.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
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B.发生的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2年开明士绅许启畴、陈虬等联系20多位同道出资购书创办瑞安心兰书社,里面除藏有国学书籍外,还藏有《天演论》等西方名著以及当年鼓吹革命的《苏报》和《时务报》等书刊。心兰书社面向公众开放,免费借阅。创办者开办、开放心兰书社旨在
A.保存传承文化B.学习西方技术C.启迪国民思想D.宣扬革命精神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雍正帝)“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摘自《世宗世录》

材料二   “夫商为中国四民主殿,而西人则视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遗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益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此其理为从前四海之内之所未知,六经之内之所未讲。”

——摘自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1)材料一体现了雍正帝怎样的经济主张?其理由有哪些?
(2)材料二体现了薛福成的什么主张?其中“商”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理由?
(3)比较这两种经济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时代特征对上述主张作简要评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82年,王韬指出:“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这一思想
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违背了主权在民原则
C.带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D.代表了顽固派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甲午战争后,晚清绅商初步萌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呼吁商人确立“公共思想”,尽“公共义务”,和西方开展“商战”。这明表当时
A.义利观念发生根本改变B.救亡图存意识增强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维新变法呼声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据研究统计,从1844年至1898年,提出变局论的人不下80人,其中有明确身份的68人中包括主持清朝国政的王公大臣3人、督抚大员8人、一般京官9人、中下层地方官13人、使领参随人员4人、早期维新思想家在内一般士人24人、商人与无科名者7人。由此可见
A.向西方学习已成社会共识B.清政府积极主张变革图强
C.士人群体已出现变局意识D.维新派阶级基础十分复杂
2021-06-03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