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早期维新人士马建忠认为“加税乃我固有之权”,崔国因主张“税则为内政,自主之国应自主之”,郑观应进而提出使海关总税务司及各口海关税务司“皆渐易华人,照章办理,……权自我操”。材料表明当时部分国人(     
A.对国家主权有新的认识B.主张利用国际公法捍卫权益
C.意识到列强侵略的本质D.重视利用关税维护经济独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用重商政策进行改革。管仲实行“官山海”政策,国家控制盐铁等资源,由民间生产,国家收购专卖,寓税于价;把货币看成是流通手段,“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君主要“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鼓励商人“通齐国之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认为“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采取各种措施招徕优待各国商人,出现了“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局面。管仲一系列的经济举措,使齐国迅速走向富强,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摘编自《管仲经济思想》

材料二   重商主义诞生于15世纪的西欧,盛行于1617世纪。托马斯·盂是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他认为为了扩大贸易出口,必须扩大国内的商品生产,国家应该用关税政策来保护制造业发展,促进生产,增加就业。他还主张通过发展航运业来扩大对外贸易,进而增加国家财富。该书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主张成为18世纪英国经济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西欧经济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王韬首先提出“商富即国富”,以“恃商为国本”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指出;“通商之益有三,工匠之娴于艺术者得以自食其力,游手好闲之徒得有所归,商富即国富,一旦有事,可以供输精饷,此西国所以恃商为国本欤!”郑观应的思想显得更为激进,他直接将“商业”作为武器,提出“商战”的口号,主张“兴制造”即“以通商为大径,以制造为本务”。他认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所以“振兴商务为富强之计,必须讲求工艺,设厂制造,始足以保我利权”。

——摘编自《清季重商思想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商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17世纪重商主义思想在英国盛行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重商主义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77年,黄遵宪随同出使日本,1879年,他开始着手撰写《日本国志》,1895年刊行。该书所记虽为日本自古至今三千多年的历史,但绝大部分篇幅却是叙述明治维新史实,以“导引国人,知其所取法”。该书
A.传播了西方最新史学理论B.使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
C.一定程度影响了维新变法D.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2-01-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60年代,容闳、冯桂芬、王韬等都对传统经学教育进行批判,极力推崇西式教育。然而此后30年间,他们对全盘改革旧教育、建设新的现代教育闭口不提,见到的仅是补缝堵漏的主意。思想敏锐而行动怯懦成为思想家们的典型性格。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整体环境不适应变革需要B.士人对社会变局存在矛盾心态
C.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尚未成熟D.经济结构落后制约着人才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76年,王韬和传教士傅兰雅等人筹建主持了近代新型学府——上海格致书院,以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书院创立考课制度,“出西事论题,微博请华士论著”。将题目登载在《申报》,应试者邮寄征文,由书院评定等级,发给奖金,并将优秀文章集中刊登出版。从1886年至1894年,累计获奖2090人次,刊出优秀文章345篇,应征士子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十个省区。

格致书院考课命题节选(1886-1894年)

时间题目命题与鉴定人官职身份
1886中国创设海军议薛福成出使英法大臣
1887轮船电报二事应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盛宣怀轮船招商局督办
1888近日北边防务轻重缓急何在论胡芸楣广西按察使
1889印度与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竞争问题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890中国制造金银货币问题吴福茨宁绍台道
1891物体凝流二质论刘坤一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1892德奥合纵与俄法连横论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893中国能开议院否郑观应招商局总办
1894紧备水军直捣东瀛议刘麒祥苏松太道

——摘编整理自微博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观点合理正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思想家王韬说:“机器固有局矣,方言固有馆矣,遣发子弟固往美洲攻西学矣,行阵用兵固熟练洋枪矣,而何以萎靡不振者仍如故也。……是非西法之不善,效之者未至也,所谓变之之道未得焉。”这一认识
A.质疑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B.反思了洋务运动的不足
C.强调了中西融合的重要性D.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郑观应认为:“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如中国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独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万国。”郑观应在这里强调
A.向西方学习B.摒弃夷夏观念
C.世界大同D.加强中西交流
2021-01-24更新 | 925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85年,有官员上书说:“设立上下议院,凡练兵筹饷各举,使斯民身居局中。”清廷回复:“外洋……与中国政体迥殊,若仿其议院之制,无论扰乱政治之大患……其事断不能行。”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要素内容
A上书人身份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B上书人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C清政府态度坚持施行新政
D该事件背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黄遵宪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于1887年终于撰写成《日本国志》。这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和介绍日本的通史。关于此书的说法,恰当的是(  )
A.近代开眼看世界的首部作品B.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理论基础
C.甲午战败是写作的根本动因D.对中国社会变革有一定启迪
2020-10-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专制政体利于官,利于外人耳。利于官者,借压力以剥削百姓,利于外人者,借官力以压迫百姓。”这反映了郑观应主张
A.反帝反封建思想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D.实行欧美的重商主义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