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这个问题之根本解决”作出了不懈努力。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

材料二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

材料三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

材料四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五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1)材料一的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异同?
(3)材料三、四、五的思想分别与哪几次中国社会变革直接相关?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的探索?
2023-03-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革命的“中国之行”

革命——除旧,犹意布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说文解字》载,“革”意为“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命”则指由命令而产生的秩序。《尚书》云:“殷革夏命”。《周易》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1)《尚书》与《周易》中的“革命”之意当是
A.观念变迁   B.王权易手   C.篡逆谋反   D.生产变革

材料二   1890年,王韬著《重订法国志略》时,因受日本影响,首次用了“法国革命”一词。该书只有三处涉及“革命”的文字,分别是“定四疆畛域,如革命前”“定法国界,较之革命以前差为袤广”“法国自革命以来,全欧战斗二十余年”。其著中称:“(法国)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


(2)王韬批判“法国革命”意在
A.奉劝天子勤俭奉公   B.标榜本人忠君爱国
C.怒斥法人大逆不道   D.规劝君主顺应民意

材料三   1903年,邹容于《革命军》中道:“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3)归纳并提炼上述三则材料中对“革命”认识的异同。

材料四   据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一书中的统计:19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文献中“大乱”与“革命”两词时常混用,但从总体上看,1900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次数极少。1919年,“革命”一词的使用频次开始以指数曲线上升。1921年“革命”一词的使用有880次左右,1923年增长到近2000次,19261927年,其使用次数更是达4000次以上;与之相对的是,“维新”“改革”“改良”等词的使用频次被“革命”逐渐抛在身后。1949年,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至21世纪初,“革命文化”一词开始广泛使用。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含义变迁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华盛顿,异人也……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

材料二   “(美国在40年前尚无铁路)今通计国中六通四达,为路至21万里。凡垦新城,辟荒地,无不设铁路以导其先;迨户口多而贸易盛,又必增铁路以善其后。开国仅百年,日长炎炎,几与英、俄相伯仲。”

——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1878年)

材料三   美国支配政界之实权者,政党也。……(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政治界,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而美国卒以此两者之相竞争、相节制、相调和,遂以成今日之治。

……美国政治家之贪黩,此地球万国所共闻也。……美国之官吏,成一拍卖场耳(一党上台,官吏全换)……此实共和政治之最大缺点也。

……黑人之自由权,不过名义上耳,……非得市会之许可,不能移住他市。……无他,人种上之成见则然耳。美国独立檄文云:凡人类皆生而自由,生而平等。彼黑人独非人类耶?呜呼!今之所谓文明者,吾知之矣。

……夫自由云,立宪云,共和云,是多数政体之总称也……吾今若采多数政体,是无以异于自杀其国也……。如冬之葛,如夏之裘,美非不美,其如于我不适何!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1903年)


(1)根据材料,分别概述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在看待美国问题上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知识分子眼中的美国。
2021-05-0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4 . 地方自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部落自立小总领一人,管理部落之事,各部落一议事公所,其官亦分二等:一曰西业(议会议员)。即由各部落各择一人,自理其本部之事。小事各设条例,因地制宜,大事则必遵国家律例。

——选自林则徐《四洲志》(1839年)

天子不能独治天下,任之大吏;大吏不能独治一省,任之郡守;郡守不能独治一郡,任之县令;县令不能独治一县,任之令以下各官……满百家公举一副董,满千家公举一正董,里中人各票选一人,交公所汇核,择其得举最多者当选。

——选自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   乃知其(西国)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诚能本中国乡举里选之制,参泰西投匦公举之法。

——选自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

是以今日之政,非西洋莫与师……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

——选自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第一条   地方自治以专办地方公益事宜,辅佐官治为主。按照定章,由地方公选合格绅民,受地方官监督办理。……城镇乡自治事宜……中小学堂、蒙养院、教育会、劝学所、宣讲所、图书馆、阅报社……改正道路、修缮道路、建筑桥梁、疏通沟渠、建筑公用房屋、路灯……改良种植牧畜及渔业、工艺厂、工业学堂、劝工厂、改良工艺、整理商业、开设市场、防护青苗、筹办水利、整理田地……救贫事业、恤嫠、保节、育婴、施衣、放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义冢、保存古迹……电车、电灯、自来水……

——选自《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材料四   1912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又提出了各省联合,互谋自治的主张……19129月,北洋政府公布了《省议会议员选举法》,19134月公布了《省议会暂行法》,各省议会建制实现统一……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公布了《县组织法》。

——选自孙婷《清末地方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笔下的美国通过哪一制度(方式)实现地方自治?冯桂芬借《校邠庐抗议》表达了怎样的主张?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郑观应和严复的观点有何深入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概括城镇乡地方自治机构的主要职能。例举其三项具体的工作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你对清末地方自治的认识。
2021-05-0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此观点出自
A.魏源《海国图志》B.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C.严复《天演论》D.郑观应《盛世危言》
6 . 近代教育之变

王韬(1828—1897),江苏甪直人,自幼跟着父亲熟读古书。1848年来上海,《墨海书馆》编辑。1862年到香港。1867年,受邀去英国讲学,并游历了法、俄等国。1870年回香港。1879年,出游日本。1884年,回到上海,出任上海格致学院掌院。

材料一、古者里有塾(私塾),党有庠,乡有校,读法悬书,月必一举。苟有不洽于民情者,民皆得而言之,上无私政,则下无私议。以是亲民之官,其为政不敢大拂于民心。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改科举莫若合《五经》《四书》为《六经》,而增入西学以试士。西学者,西国之几何学、化学、重学、热学、光学、天文地理学、电学、兵学、动植学、公法学等是。

——王韬《弢园文新编》

材料三、(格致学院考题)考泰西于近百十年间,各国皆设立上下议院,藉以通君民之情,其风几同于皇古。《书》有之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曰‘众心成城’。设使堂廉高远,则下情或不能上达,故说者谓中国亦宜设议院以达舆情,采清议……苟或行之,其果有利益欤?或有悉期间利害若何,能一一敷陈之欤?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


问题
(1)“《六经》”主要体现了什么学派的思想?
(2)依据材料,概括王韬教育思想发生了怎样变化?
(3)简述促成王韬不同时期教育思想的主要因素。
2019-06-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列属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是:
①康有为
②王韬
③梁启超
④郑观应
⑤马建忠
⑥谭嗣同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8 . 中国近代化

有关近代化在中国的起步,学界以下一种看法:经济的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起步于维新运动,而文化的近代化则略早,起步于“西学东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观点将洋务运动定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起点的依据会有哪些?
2)早期的维新派本就脱胎于洋务派,那么说他们由洋务派转变为维新派的理由是什么?为何维新运动会被认为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起步?
3)请从近代化的视角简要评价辛亥革命
4)你认可“中国文化近代化起步于西学东渐”这一观点吗? 如果认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认可,请你就中国文化近代化起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6年奉派的第一任驻英大臣郭嵩焘在英潜心考究后,多次提到“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他意在表明
A.西方国家历史悠久,政治清明
B.西方国家历史同中国一样长,也有农业和商业
C.西方国家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船炮技术,还有制度文化
D.西方国家建国才两千年,政治和宗教始终在修订,经济部门也很完备
2020-04-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人物中属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是
A.王韬B.奕䜣C.魏源D.康有为
2019-1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