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变革转型的表现。

2018-06-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01-14更新 | 113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孔子”之名的三层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符号。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的相关知识,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发表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提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两种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李大钊

A.反对东方文化崇尚西方文化B.主张在中国大力推行理性主义
C.混淆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界限D.主张纠偏当时激进的文化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使民主、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C.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为反对袁世凯复辟提供了有力武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西学东渐”给了近代先进分子接触西方宪政思想的历史机遇。由生存危机所引发的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思考,是近代先进分子能够超越传统政治思想,实用地接受西方宪政思想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近代先进分子以自己理解和体悟的西方宪政思想和体制为借鉴,并结合自己传统文化中有利于融合西方宪政思想的资源,为建立超越传统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从民族的存亡出发思考中国的出路,是近世以来中国宪政思想生成演变的基调,建立真正的民主宪政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老主题,也是一代代中国人永不放弃的价值追求。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实用性地接受了西方的宪政体制,却无法使之与中国文化传统融会贯通,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的宪政之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40年代起开眼看世界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1894-189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戊戌变法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
1911武昌起义
1912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2016-12-13更新 | 158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月考)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见,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思想解放
B.学习西方
C.文化转型
D.提倡科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5年《妇女共鸣》中强调说:“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五四以后,‘他’‘她’‘它’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上述争辩集中表明
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B.近代中国思想派系众多
C.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D.近代中国重男轻女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