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采取监牧制度为朝廷养军马,但监牧占地多,而产马数量少、质量差,耗费巨大。王安石在民间养马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令民户养马的新法,即保甲养马法。1072年,保甲养马法开始实行于开封府属县,次年八月推行于整个华北地区,定额为8000匹,后增至1万匹。民户自愿养马,每户一匹,最多二匹,官府供马,或自买马官府补钱,开封府界地区养马户除了免纳二百五十束粮草外,还另外发给钱。其他地区每养一匹马每年可免“折变缘纳钱”14400文等优待办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保甲养马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保甲养马法改革。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史学工作者对王安石及其变法作了再评价。他们把王安石变法置于宋代特定的封建时代的历史环境中,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在维护宋王朝制建专制统治的同叶,还推动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及至20世纪80年代,私有制取得了一定的合法性。研究者批评青苗法、免役法、市役法等摧抑兼并的措施"实质上是国家运用政权力量来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经济政策上的倒退,最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强权干预",变法"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加重了"贫乏"的经济负担。

——摘编自李华瑞《九百年来社会变迁与王安石历史地位的沉浮》等


(1)根据材料,指出建国初期史学工作者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态度及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3 .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甚至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对王安石的政策主张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一变化表明
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
C.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摈忠直,躁迫强决,使天下之人嚣然表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好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点?此天下之公言也。”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以不世之杰,而蒙天下之垢,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伦威尔,而在吾国荆公。”……“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未有者。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对王安石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曰:“已今出钱免役,又却令保丁催税,失信于百姓。又保正只合令习兵,不可令武事。”安石曰:“保丁、户长,皆出于百姓为之。今罢差户长充保丁催税,无向时勾追牙集科校之苦,而数年或十年以来方一次催税,催税不过二十馀家,于人无所苦。若谓保丁只可令教阅,即《周官》什伍其民。有军旅,有田役,至于五沟、五涂、封植,民皆有职焉,若止令习兵,不可贰事,即不知馀事令谁勾当。”安石曰:“先王作法,为趋省便,为趋烦扰?若趋省便,则全周公时极为省便,然尚不能独令习兵而无贰事,则今日欲止习兵,无贰事,恐不可得。”

——摘编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免役法与保甲法的关系,指出宋神宗与丰安石的观点有何不同,概括王安石持其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此举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01-24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木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联合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硫硫(勤奋努力)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至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史,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摘自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摘自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1)分别概述材料一、二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材料一、二评价王安石变法的认识及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初贡举,多承唐五代旧制,取士科目主要有进士、诸科。进士主要试诗赋,兼试论、策,诸科则主要试帖经、墨义。从北宋建国到王安石变法之前,虽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而对于贡举科目、考试内容却因循守旧。熙宁二年,王安石擢为参知政事,进行贡举改革,主张经术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通经为了致用,于是罢明经、诸科,以进士一科取士,断然罢诗赋,专以论策试进士。熙宁六年设明法科,规定进士及第后,必须经过律令大义和断案的考试,才能注官。熙宁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编订的“三经新义”作为全国学校的教材和科举考试的范本颁行全国,实行“一道德”。

——据张希清《论王安石的贡举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贡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安石贡举改革。
8 . 商鞅变法与国家治理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有许多次,变法所处时代不同,其历史意义也不尽相同。
(1)请将下列左侧不同时期的变法与右侧的特征相对应(填写字母)

材料一   令送粮无取僦(租赁),无得反庸(通“佣”),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来疾,则业不败农。

——《商君书》(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附译文:命令运送粮食的人不能花钱雇别人的车,更不准运粮车辆在返回时揽载私人货物。车、拉车的牛、车在运粮时的载重量服役时一定要同注册登记时一致。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运粮车就会去得迅速回来的也快,运粮的事就不会危害农业生产。)


(2)材料一体现的商鞅变法内容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材料二   2002年里耶出土的秦简记录了秦始皇时一条令文:“传送委输,必先悉行……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材料三   缪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3)材料二、三能否对材料一进行佐证,说明理由?

材料四

王安石卫鞅之于孝公,尽取秦法而更为之,尽取秦民而束缚驰骤之。虽甘龙辩说之烦,秦民言令不便者以千数,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
司马光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商)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4)概括材料四中,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的看法。
(5)分析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形成各自看法的原因。
2021-12-28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对王安石的关注提升。有人认为,当时日本国势与赵家相类,外患不在辽夏之下。后来,随着国家主义思潮膨胀,思想界对王安石的评价发生根本变化,赞扬其辅佐神宗,务在富国强兵。有人将宋神宗比拟为振兴王权、宣扬国威的路易十四,将王安石比作法国重商主义的典范范柯尔贝尔。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义取之以道,兴实利与人民,令国民不被其害。破空前古,正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

——摘编自张呈忠《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王安石变法研究》等


(1)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2021-12-27更新 | 320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江苏历史真题变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地广人稀,荒地比较多,商鞅把奖励开垦荒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法令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还规定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的税额,要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熙宁二年九月,北宋政府推出青苗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半年为限,取息二分,远低于民间借贷利息。十一月,推出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五年三月,又推出市易法。由政府拨出资金100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某种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后来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