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明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在掌握中枢大权之后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万历二年(1574年),为解决官员升迁过快和调动频繁的问题,张居正在总结历代及明朝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本诸“久任以便责成”的原则将官员久任法推向成熟。为了保证久任法的顺利实施,朝廷对久任有功的官员大加褒奖和破格提拔,对主动“乞罢”的官员也多“不允”或要求“照旧供职”。在官员的选任中,张居正也明确要求只看功过,不论资历。在万历一朝,很多边将、治河官员、巡抚、州县长官和学官都得以长期任职,甚至出现了李成梁镇守辽东30年的久任现象。但张居正死后的“清张运动”引发了更为复杂、持久且影响深远的朋党之争。在此情形下,虽然统治者一再强调和推行久任法,但内阁首辅的频繁更换直接导致了官员升迁调动更为频繁,久任法难以为继。

——摘编自展龙《明代官员久任法研究》

材料二     万历元年(1573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如此月考、岁考,使得“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再者,地方抚按负责一省之事而汇总于六部,六部据簿以检查各地职守,六科据簿以检查六部,内阁据簿以检查六科,使事权最后集中于内阁。“考成法”在官员内部确立了层层监督的机制,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官员均被纳入到了绩效考核之中,官场从怠惰成风到战战兢兢,万历时期被罢黜的各级官吏两千余人,比明初多四十余倍。张居正也因此得罪了许多官员,以致身后遭受攻击,“考成法”终被废止。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居正推行官员久任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居正的官吏改革措施。
2021-05-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居正,嘉靖年间进士,1572年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深感大明江山如同“将圮而未圮”之室,“其外窿然,而中则蠹矣”。于是,他针对官场上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苟且、遇事推诿的作风进行改革,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时限,延误者受到究治,进行整顿。他在大同、甘肃等边外之地设置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他经常就边疆镇守和防御之事和部将商榷讨论,给与专断之便,并让地方官员配合,“动无掣肘”,故能边境晏然。他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很快,“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黄河得到治理,漕船可以直达北京。张居正面对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凡勋戚庄园、民田等,一律丈量。并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改革的积极作用。
3 . 张居正在明初公文检查条规的基础上创行了考成法,规定六部、都察院各以两本考成文簿详细登载公文的实施要点和完成期限,每月分别送交六科和内阁,六科每半年通查一次并将逾期未完者呈送内阁,由内阁总体问责。这样,便形成了内阁监督六科,六科督促部院督抚的公文检查制度。张居正此举
A.使内阁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可防止行政运转效率低下
C.有利于精简政府机构设置D.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造成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豪民隐占土地,逃避赋税。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丈土地。1578年(万历六年),明政府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要丈量,限三年完成。1581年,清丈基本完成。全国田亩总计7 013 976顷。虽比洪武二十六年最高数额少,但比弘治十五年以来增多了。这说明清丈工作是比较彻底的,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 ,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食货志二·赋役》


(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材料一中所述的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此他在经济上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
(2)张居正为赋税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021-04-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居正改革的核心在财政,是一个半世纪赋役改革的延续。这一改革表现在他一步到位的改革思想:清丈田粮,赋役合一、统一计银征税,从而重构了一个新的财政体系,意味着明朝对于之前的以实物征收与力役征发为主的财政体系,朝向以白银为主的财政体系急剧转型,由此建立了白银为主币的货币体系,中国的白银经济自此开端,一直持续至1935年。这种基本的制度变迁瓦解了明朝前期的财政体系,也瓦解了明朝前期的社会基层组织结构乃至明前期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治理机制。

——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财政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财政改革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81年(万历九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统一征收白银,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张居正的理财政策除了为朝廷公室谋利,也十分重视人民的实际生活。他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甚至直接提出减免人民的赋税。1582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之后,张居正上疏请求免除自1567年到1579年间各省积欠钱粮。另外,张居正还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认为应该农商并重,并提出"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因此他也反对随意加税,侵犯商人利益。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理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理财的意义。
7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一开始就着手整顿财政,“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役、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张居正认为“治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于万历元年(1573年)以“考成法”考核官员的政绩,形成了“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的政治局面。万历五年,从整顿土地、户口实数入手,抑制土地兼并和人口流失现象,均平赋役。同时,实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

——摘编自王晓如、姬炎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主要内容比较》

材料二   (张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国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同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摘自【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推进变法改革的不同策略,并说明其改革目的的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一、二.对材料二中张居正“治绩炳然”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代一条鞭法将赋役对象侧重于田地而疏于丁户,又以银代役。农民在交纳赋税后可以比较容易地离开土地,去从事各种行业的生产活动;工商业者则因无田而免役。这反映出明朝
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减轻了人民生活负担
C.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D.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9 .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族人被诛。张居正去世后,家被抄,诸子或自杀,或被充军。虽然时代不同,但结局都如此悲惨,主要缘于他们的改革
A.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B.推行了严刑峻法
C.违反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禁锢了世人思想
10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历年间由张居正主持推行的“考成法”,是针对明朝原有的官吏政绩考核制的修正与完善。主要内容有两条:一、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外两本送六科和内阁保存;二、按账簿所记内容,六部和都察院逐月检查。六科亦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内阁同样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对未能完成考核任务的官员惩罚甚至罢免。考成法实行之后,裁撤冗员占官吏数量的十分之三,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但在张居正去世之后,考成法被保守派废除。

——摘编自赵鹏《张居正的考成法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实行考成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行的影响。
2021-01-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