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1年8月,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美国此举意在(     
A.重新加入国际联盟B.帮助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C.确立亚太地区霸权D.与大国共享亚太领导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的这幅漫画名为《大桥的缺口》。大桥的左边树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块负责设计”;大桥的右边,山姆大权正跷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最关键的砖头。该漫而反映出
A.美国控制着国际联盟的领导权B.国联在制裁侵略方面作用不大
C.美国缺席导致国际联盟无法成立D.二战后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
2021-09-02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国政府对这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第一次以战胜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十分重视,在“找民夫比找外交官容易得多”的情况下,精心选择派出了当时最强的外交官阵容,他们多是留学外国多年,熟悉国际外交形势的优秀人才,他们将在会议上发出中国的声音。这次“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体系具有不可克服的脆弱性。在该体系中,战胜国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对欧洲领土进行划分。民族自决原则是美国从外移植到欧洲大陆上的,它虽获得了一些民族的欢迎,但”将这个高度简单化的原则贯彻于异常错综复杂的东欧就必然会顾此失彼,矛盾百出”在欧洲领土被划分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已确实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有朝气和最为强大的种族之一的德国人,竞由一批小国所环绕,这些小国有许多是由先前从来没有为自己建立过一个稳定的政府的人民组成的,他们包含着成千上万喊着要同自己的故土重新统的德意志人。”协约国认为德国及其盟国要对战争负全责,在对德战争赔款上,协约国把一切能拿走的德国财富几乎都“拿”走了,一时不能拿走的也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拿走,这使《凡尔赛和约》成为最具掠夺性的和约,也使得凡尔赛体系更加脆弱。

——摘编自万楚蛟、高英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1)根据材料,概括凡尔赛体系具有脆弱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消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尽快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重要性。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就明确提出:“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德国和苏联先后于1926年和1934年加入,但美国却始终没有正式加入国联。国际联盟具有两大宗旨:一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维护世界和平。但在这方面,国联表现得软弱无力,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国联成立的主要因素,指出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是如何吸取国联教训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中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这表明国联坚持
A.“大国一致”原则B.“门户开放”原则
C.“机会均等”原则D.“全体一致”原则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到1917年8月1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敦促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内阁终于站到战局已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曲折历程及其影响》

材料二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梁启超出游法国,他自述出游目的,一是看看这空前绝后的历史剧怎样收场,二是拿私人资格将中国的苦向世界舆论申诉。因此,到达巴黎后,他便开始外交游说。为了更好宣传中国,博得共鸣,他还撰写了《世界和平与中国》,并翻译成英、法等多国文字。此外梁启超还在各个外交场合发表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但1919年4月底,英、美、法等国公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听闻此消息,梁启超极为痛心并于5月2日急电国内的“国民外交协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北洋政府仍然秘密向巴黎发出签字训令,好在这一消息被梁启超获得,他第一时间把这样信息告知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在6月28日签字那一天,愤怒的留学生和工人将中国代表团的驻地团团包围。

——摘编自黄丹阳《浅论梁启超在巴黎和会前后的政治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关注巴黎和会的目的及维护中国权益所做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其“和平”是指
A.能够消除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B.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C.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D.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和平
10 . “欧洲仍以英法为中心,而亚太地区则以美国为中心”。这一国际格局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多极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