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内瓦会议后,日本海军加快建造辅助舰,从而促使美国再次召开国际裁军会议以遏制日本。1930121日,英、美、日、意、法等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缔约国,在伦敦举行旨在限制海军军备的国际裁军会议。会前,美、日双方都进行了精心地准备。为了避免重蹈日内瓦会议的覆辙,美英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双边会议并就联手遏制日本达成了共识。会上,美、英与日本针锋相对。经过反复磋商,313日,美、日两国在美方提出的最后妥协草案的基础上缔结"里德—松平协议",规定日本对美国的辅助舰总吨位的比率为6975,重型巡洋舰为60.22,轻型巡洋舰为70,驱逐舰为70.33,潜艇总排水量为5.27万吨,并与美国持平。伦敦海军公约的签署标志着一战后美国在华盛顿体制内遏制日本的努力获得成功。日本则认为公约是"美国压迫日本"的产物而将其视为"屈辱的条约",日本认为凭借对美协调的手段无法满足自己在亚太地区殖民扩张的利益诉求,决计用武力推行亚洲版的"门罗主义",将美国挤出东亚大陆,从而完全掌握亚太地区的主导权。

——摘编自胡德坤《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海军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伦敦海军会议能达成协议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2021-05-2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110日,中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等赴欧参加巴黎和会。抵达巴黎之后,顾维钧立即展开对国联的研究,并参与国联盟约的起草和完善工作。中国人民和政府对于中国加入国际联盟给予极大支持。根据国际联盟条约规定,虽然中国未签对德和约,不能立即加入国联,然中国若签对奥和约,仍能成为国联成员。北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910日,我国签订对奥和约,1920110日,凡尔赛条约生效,中国成为国联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国寄望国联来维护弱小国家安全,期盼它成为国际正义的主持者。

——摘编自周乾、陈积敏《论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国际联盟成立的认识和参与》

材料二   197110月第26届联大上,以76票赞成,36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法权利。基辛格在回忆录中作了这样描述:“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时,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性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摘编自连海山《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加入国联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两次加入国际组织的相似影响。
2021-04-07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向前推进,一些国际机构便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为以后新的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常设国际组织的成立和运作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

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战后和平的"十四点"原则,其中他特别强调最后一点——"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这一主张在欧洲引起强烈的反响。

1920 年1月2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国联成立时只有 44个成员国,后来增加到 63 个。社会主义苏联被排除在国联之外,美国因为自身原因未参加国联。

国联成立后,主要面临两大任务∶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二是处理世界经济、卫生、社会方面的问题。战后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国联同时也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他们维持霸权的工具。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抛弃了国联的基本原则,纵容法西斯侵略严重损害了国联威信。国联自身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历史记录。

——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国联在后来会"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
光彩的历史记录"。
2021-01-2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调研(五)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工业革命向前推进,一些国际机构便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如国际电报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这为以后新的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常设国际组织的成立和运作奠定了基础。一战爆发前,欧美国家约有100万人参加过包括为和平募集资金、宣传和平并游说政客在内的和平活动。一战期间,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但同时也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其维持霸权的工具。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抛弃了国联的基本原则,纵容法西斯侵略,严重损害了国联威信。国联自身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历史记录。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历史记录”的原因。
2021-03-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要求军备平等的态度日趋强硬,而法国则顾及自身安全不肯再在军备问题上做出让步,这使得裁军大会在2月份复会后很快就陷于停滞。1933318日,意大利政府分别向英、法、德三国驻意大使递交了一份名为《谅解与合作公约》的草案,倡导英、法、德、意签订四国公约来合作解决欧洲问题。英国自始至终积极地支持四国公约,其目的是要利用该公约来促进法德关系的改善,从而为打破裁军僵局开路。法国参加四国公约谈判的动机主要是希望改善与意大利的关系,而非真心谋求与德国和解。因此,当德国宣布退出裁军大会后,意大利建议援引四国公约继续裁军谈判时,法国立即抛弃了四国公约。英法双方各持己见,以至于在119日的裁军大会上发生了激烈争吵,最终不欢而散。由于英法始终没能在如何应对德国退出裁军大会的问题上达成一致,裁军大会最终于1934611日宣告失败。

——摘编自梁占军《英国、法国与四国公约(1933.3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国公约谈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国公约谈判失败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   战后,美国海军部不断提出新的造舰计划,旨在使海军实力超过“海上霸主”英国。英国也提出了大规模发展海军计划,宣称“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其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其它国家”。日本则将其财政预算的1/3用于海军建设。1921年美国参议员博拉发起裁军运动,要求授权总统召集一次限制海军的会议。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国务卿休斯提出了裁减舰船的设想:停止建造新战列舰,确定各国战列舰的吨位比例等。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美、英、日、法、意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又称《五国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的比例为5:5:3:1.75:1.75。但好景不长,这种局面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1924年,英国五艘重巡洋舰下水,一个新的造舰计划在英国实施。日本开始建造4艘重巡洋舰。美国国会批准建造8艘巡洋舰。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又将开始。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发起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背景,以及《五国条约》的直接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又将开始”的原因。
2020-05-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战后国际组织的建立,既是人类反思战争的结果,也是大国博弈重建秩序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使得饱受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望找到根除战争、保障持久和平的途径。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迎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主张,鼓吹在战后建立全球性的国际组织。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次大战后期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并在巴黎和会上竭力宣传他的主张,以期为美国介入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二战后期,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以建立这一基石,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二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英国不满美国的方案。英国财政部顾问、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联盟采取透支的方式提供信贷……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美英提出怀特计划、凯恩斯计划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被采纳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材料 为保障战后各国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美国国总统威尔逊倡导建立国际联盟,英法等国积极附和,中国也对国际联盟寄予厚望,并筹备加入。1919年1月,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全程参与国联盟约的起草和完善工作。他所赞成的提案获得通过,为中国成为国联行政院非常任理事国提供了先决条件。之后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中国未能加入国际联盟。据国联盟约的规定,若中国能够签订对奥和约,仍能成为国联之成员。北京政府积极组织委员会整备相关提案。1919年9月,我国签订了对奥和约,为中国加入国联铺平了道路。1920年1月,《凡尔赛条约》生效,国际联盟也于同日成立,设总部于日内瓦,中国成为了国联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摘编自王其勇《论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国际联盟成立的认识和参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能够加入国际联盟的原因。
2020-06-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第三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抽象的和平,即仅仅没有战争的那种和平,在国际关系中是不存在的。和平意味着通过谈判和协定来和平地、有序地改变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战结束后的几年中,法国外交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安全建立一个可靠、持久的基础。从理论上说,国际联盟以其《盟约》第十条提供了普遍的安全。困难在于国联缺乏实施这一条款所必需的力量。法国转向了较小的欧洲国家,它于1920-1924年分别与比利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协商建立了正式的军事联盟。这一联盟基本上是反德的。不过,大约在1925年前后法德两国的外长即白里安和斯特莱斯曼断定,各自国家的安全可以通过直接谈判和达成协议来加强,结果产生了被称为《洛迦诺公约》的一系列协定。之后,美国国务卿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摈弃战争、不把战争当作“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这一建议在1928年8月得到了实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根据这一声明,苏联军队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便阻止德国军队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

斯大林 罗斯福 丘吉尔

——摘自1943年某国际会议协定内容

材料三 1948年5月29日安理会通过第50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负责监督执行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达成的停火协定。

1974年,联合国中止了南非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工作,并不允许南非参加一切国际组织和联合国主持下的一切国际会议。

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有80多个曾受殖民统治的国家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加入了联合国。其它许多领土通过同别的独立国家发生政治联系或通过同他国合并而实现自决。联合国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摘自《全球通史》、人教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洛迦诺公约》签订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对当时的欧洲和世界局势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以上国际会议的名称。材料二所指的决议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要概括该事件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联合国的哪些宗旨?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联合国建立的历史意义。
2020-03-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一国的外交举措常受制于国内外诸多要素,又反作用于该国在国际上的生存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3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洛奇提出一份由39名参议员签署的反对国际联盟的声明,他们特别反对盟约中关于联盟会员国“有尊重并保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领土之完整及现有政治上之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之义务”的规定。其后对国联盟约的指责更是纷沓而至。被广为宣传的反对国联盟约的口号有:“盟约要求遵照国联命令送我们的孩子到世界各地区打仗!”“盟约是对华盛顿总统警告的嘲弄!”威尔逊总统决意“诉诸人民”,周游各地巡回演说。但民众对和约的热情开始消退,战后经济一度萧条让很多人宁愿忽视国际事务而关注国内危机。1920年3月,美国参议院对和约进行表决,结果是拒不接受。

材料二   1940年12月,英国告知美国,它面临“船舰损失重大”“黄金储备消耗殆尽”两大困难。罗斯福总统在随后的“炉边谈话”中说“如果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合众国卷入战争的机会要少得多”。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到战争结束,美国通过《租借法》援助英国及英联邦国家、法国及其属地约345亿美元,占其全部援助的三分之二。受援国大都提供美军各种矿产资源、军事基地或社会公共设施,总计约78亿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参议院“拒不接受”《凡尔赛和约》的原因,并简述这一“拒不接受”所体现的外交理念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外交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租借法》的主要内容,简述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的背景,并概要评价《租借法》的实施。
2019-11-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