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材料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是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需要,在吸收了欧洲协调机制及其他国际组织运作机制的基础上,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建立国际联盟的讨论主要在英美之间进行,最终建立的国际联盟以<国际联盟盟约》为国际法的主要依据,从组织机构和组织职能两大方面,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但是《国际联盟盟约》在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制止战争等决策机制方面存在巨大漏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彻底破产。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立国际联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联盟走向破产的原因。
2019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后,德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无力偿还赔款,1920年5月,英、法两国声明,主张一笔勾销对美国的战债和对德国赔偿要求。1922年12月,美国国务卿休斯提出应由一个“公正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来研究赔偿问题……1923年12月,由法、比、意、英、美5国代表组成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1924年4月,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对偿付额、偿付办法、款项来源、担保等作了规定:要求协约国向德国提供第一批约8亿马克(约合2亿美元)的贷款,作为第一年偿付的主要部分;改组德意志银行,摆脱国家控制,发行新马克,建立由外国人参加的总理事会,确保银行法规得到尊重;不应存在本计划之外的一切外国经济控制等。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贷款利息较高,毛利率达6.5%—10%。

——据夏季亭《重评“道威斯计划”》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威斯计划”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威斯计划”。
【解题必备】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
1.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
2.战争的性质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
3.战争的胜负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4.战争的影响
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
2019-06-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每日一题》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 . 一国的外交举措常受制于国内外诸多要素,又反作用于该国在国际上的生存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3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洛奇提出一份由39名参议员签署的反对国际联盟的声明,他们特别反对盟约中关于联盟会员国“有尊重并保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领土之完整及现有政治上之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之义务”的规定。其后对国联盟约的指责更是纷沓而至。被广为宣传的反对国联盟约的口号有:“盟约要求遵照国联命令送我们的孩子到世界各地区打仗!”“盟约是对华盛顿总统警告的嘲弄!”威尔逊总统决意“诉诸人民”,周游各地巡回演说。但民众对和约的热情开始消退,战后经济一度萧条让很多人宁愿忽视国际事务而关注国内危机。1920年3月,美国参议院对和约进行表决,结果是拒不接受。

材料二   1940年12月,英国告知美国,它面临“船舰损失重大”“黄金储备消耗殆尽”两大困难。罗斯福总统在随后的“炉边谈话”中说“如果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合众国卷入战争的机会要少得多”。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到战争结束,美国通过《租借法》援助英国及英联邦国家、法国及其属地约345亿美元,占其全部援助的三分之二。受援国大都提供美军各种矿产资源、军事基地或社会公共设施,总计约78亿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参议院“拒不接受”《凡尔赛和约》的原因,并简述这一“拒不接受”所体现的外交理念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外交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租借法》的主要内容,简述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的背景,并概要评价《租借法》的实施。
2019-11-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初到一战结束为止,共建立了500多个国际组织,但这些组织并不具有政治上的约束力。一战的恶果让大家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来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8年要求建立某种国际组织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随后表示赞同并倡议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国联正式成立,它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发展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作为国联的发起国,美国却拒绝加入国联,对国联采取孤立态度,认为美国如果加入了国联,只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随美国联影响力不断扩大,美国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中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一些美国人和非官方组织不断主动参与到国联的各种委员会之中。20年代和平主义运动兴起,一些人士不断游说政府加强与国联的合作,美国政府开始逐渐承认国联的地位并派出官方代表参与国联事务。

——据吴于廑、齐世荣等《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说明国联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述美国对国联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019-03-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和平主义是与孤立主义同时存在的一种社会思潮。30年代初期,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发誓,不让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重演。1935年,国际形势更加紧张,罗斯福提出了和平时期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军费预算,遭到和平主义团体的批判。1937年2月的民意测验显示,95%的人不愿意卷入另一场欧洲战争。从1938年起,和平主义运动就走下坡路,一些和平主义者转变了态度,他们相信对付法西斯主义侵略者,只有以武力斗争的手段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呼吁和平遵守国际公认的交往准则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大战全面爆发后,一部分人士主张支持英法作战,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和平主义运动内部的争论戛然而止。

——摘编自熊伟民《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和平主义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平主义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和平主义运动逐渐式微的原因。
2019-03-13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考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100前结束的“一战”,使亚洲一些国家也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印度反英运动的)一个原因在于战争本身的影响——有关民族自决的种种口号的影响和海外服役对成千上万名带着新思想和新观念返回家园的士兵所起的扰乱性影响。战争刚结束后的几年中的一系列灾害也促进了运动,1918年的季风不足给印度许多地区带来了饥荒和疾病。促成运动的另一个原因是战后英国奉行的压制政策,1919年3月《罗拉特法案》准许政府不经审判就能拘押宣传鼓动者,授权法官不用陪审团即可判案。在随后发生的骚乱中,英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阿姆利则惨案”,近400人被打死,1000人受伤。不久,强烈的抗议浪潮立即席卷全国。

——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九国公约》,二是关于解决“山东问题”的办法和条约。近年来,围绕这两个问题,学术界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有两种不同的意见:①有的学者坚持传统的看法,依然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持基本否定的态度。②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也有其成功的一面,认为是一次“难得的成功”。

——摘自“清史所”李育民的《废约史研究30年》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一战后印度“强烈的抗议浪潮立即席卷全国”的原因,并列举一战后的10多年中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若干史实。
(2)学术界不少学者把“华盛顿会议”作为中共二大召开的一个重要背景,用一句话指出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历史地位。结合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的会议内容,简述这次会议是如何体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的?
(3)对于材料二中提到的学术界关于“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的两种意见,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意见?请你围绕材料二中提到“涉及中国的两个问题”并结合所学加以扼要说明。(只作选择不作说明者,不得分)

7 . 战争造成分裂,合作带来共赢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并简析其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白里安的“欧洲联邦”设想实现的步骤及其影响。

2018-10-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材料一   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布成立。成立之初的44个会员国不包括苏俄和德国,而当时极力鼓吹创建国际联盟的美国,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报告,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但是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这是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未能阻止“满洲事件”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照会美国政府,提议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宣布谴责和摒弃战争、和平解决两国争端。法美磋商未果,于是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将谈判文件送交英、德、意、日诸国征求意见。德国首先表示赞同,英、日、意原则上同意,白里安只好表示赞成。1928年,美、法、英等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亦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但各国还各有各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即自主“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这实际上使公约成为一纸空文。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
2019-03-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主张欧洲统一的人壮大了声势,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战争,他们还有经济目的。的确,关税壁垒大大妨碍了商品流通,限制了蓬勃发展的大批量生产。许多人强调欧洲人的共同根源: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初期的基督教,他们还指出在欧洲国家后来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点,这是边界的多次修改所无法掩饰的。这种“欧洲热”发展到制订精确的计划。丹麦人黑尔福特的《新欧洲》一书相当成功。弗朗德勒的作家与政治家、贵族出身的考登霍夫—卡莱尔吉创建了泛欧洲运动,参加者的人数可观。然而,关于通往统一欧洲的途径,关于组成统一欧洲的国家和民族,关于将采取的政治制度,意见分歧。所有人都明白欧洲统一的必要性,但主权国家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人缺乏更为具体的思想,也得不到欧洲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幸存下来,在1945年东山再起。

——〈法国〉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问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