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近现代某一国际条约部分条款的内容,这一条约所属的国际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期间,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日本不满,日本爆发反美浪潮,甚至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此前英国已经认定与日本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这反映了
A.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恶化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道路受阻
C.英美在亚太找到利益共同点D.华盛顿会议未消除亚太冲突
2022-05-26更新 | 754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1925年前后,法、德两国的关系有了改善,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外交部长相互和解的态度。他们断定各自国家的安全可以通过直接谈判和达成协议来加强,结果产生了称为《洛迦诺公约》的一系列协定。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表了有关“洛迦诺精神”的动人演说:“洛迦诺精神”禁止了战争,用“调解、仲裁与和平”代替了战争。1928827日,《非战公约》被签订,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5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署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021-04-13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美国企图尝试一件过去从未成功的事,在《九国公约》的第三条中,所有在中国占有租界的各国政府,承诺不再寻求或准许其国民寻求“任何可能有助于在中国境内任何指定区域依其本身利益建立关于贸易或经济发展之一般性优惠权利的安排”。美国的主要意图是
A.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B.帮助中国减少主权损失
C.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D.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一战爆发前,日本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是独霸和排他性的,而美国则坚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不承认日本所谓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地位。一战爆发后,日本趁列强忙于欧战的机会,攫取了德国的在华权益,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美国对日本疯狂的在华扩张行为早已不能容忍。一战结束后,美国势力重返东亚。1922 年,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在以美国为首的列强联合进攻面前,日本开始实行与列强保持一致的所谓“协调外交”。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改变了日美经济关系赖以生存的国际环境。此时的日本将魔爪伸向中国,随着日本军事行动的步步升级,不可调和的日美矛盾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日美安保条约》等,把日本牢牢地拴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摘编自武寅《两次世界大战与日美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日美关系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关系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