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使美日均认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两国根据马汉的大海军主义,互以对方为假想敌竞相扩充海军军备。这使美国切实嗅到了潜在的战争危险。为了缓和局势,美国建议召开一次国际裁军会议,以遏制日本在太平洋上全面扩张。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裁减海军军备的具体方案,主张美日两国大幅裁减主力舰,并向大会建议美、英、日三大海军强国在达成协定后10年内主力舰更新标准的上限分别为50万吨、50万吨、30万吨。日方代表坚持日美海军比率至少为710;日本在航空母舰拥有量上与美英持平。最终美日达成妥协,日本接受美方提出的主力舰106的比率,双方一致同意除日本本土及夏威夷群岛外,两国维持在太平洋海域岛屿属地的军事要塞及海军基地的现状。192226日,签署了《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条约》),明确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并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上的岛屿要塞维持现状,同时将日本的“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限定为库页岛南部、日据台(湾)澎(湖)列岛以及由日本委任统治的太平洋诸岛。华盛顿会议对在一战后的美日双方的海权竞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摘编自胡德坤、刘潇湘《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美日海权争斗激烈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五国条约》的签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在即,中国迫切希望得到英美的支持,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该问题。但日本要求直接与中国谈判,抵制将山东问题列入华盛顿会议。美国希望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又不希望这一问题在会议上提出而影响其主要战略的实施。日本政府获知美国的态度后,提出“特定国间问题”,向中国驻日公使表示,山东问题要在会前解决。中国政府在确知美国的态度后,不得不改变主意,原则上接受了美国会外讨论山东问题的主张。最后,在美国的设计下,对讨论山东问题作了在华盛顿会议的“边缘”进行会谈的安排。19222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至此,华盛顿会议围绕中国主权问题争执的“边缘”谈判宣告结束。

——摘编自吴正俊《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日三国协商山东问题安排的最初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国会提出扩充海军的计划。日本从1920年开始了“八八舰队计划”,即在八年中增加八艘主力舰和八艘巡洋舰。到1921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占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英国议会也通过决议,增加战列舰、巡洋舰和潜水艇的制造。就连原来重视陆军而轻视海军的法国,也制定了庞大的扩充舰队的计划。······经过历时3个月的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力量的比例进行了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是5:5:3:1.75:1.75;缔约各国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是,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美国同意放弃其在菲律宾、关岛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其在香港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等等。

——摘编自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国海军条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中国仍被定位为列强的角逐场所但此时的中国外交已开始告别传统的“羁縻相安”、“以夷制夷”方略,转而谋求以国际法制衡列强的侵略。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就山东问题据理力争,将“以夷制夷”为基础的既定方略转变为诉诸国际法进行抗争中国的外交方略,从“赖美为助”、“倚仗各国”主持公道,转向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其结局“不仅是一起国际性事件,而且成为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先例”。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又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条约体系、运用国际法准则制街列强的方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华盛顿会议并未从根本上废除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也没有获得真正平等的国际地位,但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第一次据理争回了部分权益,“无论从技术观点看,还是从国家威望看,我们从日方获得的已达最大限度”,表明中国参与国际均势的外交方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仍然遭到侵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中国使“外交方略转变是奏效”所作的努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日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某些与战前不同的重要变化,海军军备竞赛阴云笼罩。1920年12月,美国参议员博拉提出召开各国限制海军军备的国际会议的建议,1921年,美国国会通过提案要求政府同英、日进行裁军谈判。11月,在远东有利害关系的美、英、日、法、意等九国的代表聚会华盛顿,纪念停战三周年。12月,裁军会议正式举行,美国总统哈定在开幕词中信心十足的说道:“我们在这里相逢是为了服务于人类记录下一个关于世界本性的公开宣言,它经过了战争中战火的洗礼并因为焦虑的结果而变得更加敏感,我寄希望于那种对强调和平保障的理解能使世界安静的努力来减少负担,改善秩序。与会各国对美国国务卿休斯提出的裁减舰船的设想反应不一,经过近3个月的激烈讨论,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缔结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主力舰总吨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五国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主力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舰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其他船未作限制。在裁减陆军方面,因日、法,意等国的坚决反对而无结果。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析1921-1922年裁军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析1921-1922年裁军会议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在起诉书中所关联到的全部期间,日本也均受这个条约的约束……日本主张他在世界文明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自愿负担了以上所指定的促进和平,视侵略和战争为非法和减轻战争惨状的义务。因之被告的行为,必须与这些义务对照起来加以观察和判断。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积下了无数易燃物,因此这两个国家必然会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搏斗。远东的全部外交史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的相信,在资本主义基础上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九国公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九国公约》签订以后,在远东地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关系如何。
2019-03-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新余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战后它有了一个谋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夺取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这一地区争夺霸权的主要对手是日本。日本在大战期间乘西方列强忙于欧战,大肆在远东扩张。战争结束时,它几乎操纵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数而居第一位,英国被排挤到第二位,美国仅居第三位。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又攫取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德属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岛屿,加强了它在这一地区的地位。同时,《英日同盟》的存在对美国也是一个严重威胁,因为一旦美日发生冲突,英日海军舰队的联合,将会在太平洋上置美军于不利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俄、德、法三国退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目标并简析其在会上是如何实现的。
2019-03-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12月,美、英、法、日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各自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条约生效之日,英日同盟即行废止。在会谈中,美国国务卿休斯还提出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建议,他主张:暂停各国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的主力舰;参照与会国的现役海军力量,确定英美两国重型舰只的总吨位各为50万吨,日本为30万吨。英国代表贝尔福表示同意休斯的提议。但日本代表加藤坚决反对美国提议的5:5:3的比例,提出10:10:7的要求,结果遭到英、美的一致反对。日本代表又提出,如果接受美国方案,那么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原来在中国的权利应得到承认,美国在太平洋诸岛的防备应维持现状。经过激烈争论,美、英、法、意、日五国最终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对于美、英、日所占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条约同时还指出,如果缔约任何一方在和平时期认为新的形势影响到它的国防利益,各缔约国应举行会议,对条约加以修正。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议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的意图,并分析英国同意美国提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的历史意义。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日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然而,将《五国条约》与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另外两个协议——《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相权衡,该条约的基地条款显得无足轻重。《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
2014-06-03更新 | 8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江西南昌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