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11月至1922年6月,在远东有利害关系的九个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国国务卿休斯被选为大会主席。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会议组成了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与会九国组成的太平远东问题委员会。会议期间,共缔结条约8项,议决案13项。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

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权,在中国代表的坚决要求和各方压力下,日本被迫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关于中国门户开放原则的《九国公约》,鲁特的四项原则是中心内容,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2021-04-02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国会提出扩充海军的计划。日本从1920年开始了“八八舰队计划”,即在八年中增加八艘主力舰和八艘巡洋舰。到1921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占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英国议会也通过决议,增加战列舰、巡洋舰和潜水艇的制造。就连原来重视陆军而轻视海军的法国,也制定了庞大的扩充舰队的计划。······经过历时3个月的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力量的比例进行了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是5:5:3:1.75:1.75;缔约各国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是,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美国同意放弃其在菲律宾、关岛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其在香港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等等。

——摘编自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国海军条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   1921年11月16日,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十点原则”:一、尊重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二、赞成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三、各国如不预先通知中国,不得缔结关系中国的条约;四、各国在华所得特殊利益,均当宣布,否则概认为无效;五、撤废各国对华政治上所加的各种限制;六、中国现有条约,须附以期限;七、凡解释让与权时,须以有利于让与者严格解释之;八、尊重战时中国的中立国权利;九、订立以解决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国际争端的和平条文;十、设立一讨论太平洋及远东问题的会议。11月21日,美国代表提出“四点原则”,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最终“四点原则”以条约形式被“法典化”,为列强所认同,成为国际协定。

——摘编自李祥麟《门户开放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提出“十点原则”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四点原则”法典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材料   华盛顿会议期间,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评价美国的对华政策时说:“美国对中国的野心体现在经济方面,划定势力范围没有门户开放政策有优势。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是一种自由开明政策。实际上,只要触犯美国利益,开明自由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都会失去分量。举个例子:(1921年)11日,中国政府欠美国某大银行550万美元到期,但无力偿还。美国国务院威胁北京政府说,久借不还会对中华民国的财务政治评级产生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银行家提出要向中国政府预付一笔款子,供其偿还上述贷款。这一提议得到美国国务院的支持。美国金融家和政客先是联手制造出危险的局面,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中国,就为中国成为美国金融保护国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政策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4-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六市(南阳市、信阳市等)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会上主要讨论裁军和中国问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为遏制海军扩张,各国还缔结了主力舰持有比例的《五国海军条约》,从而暂时遏止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追求的军扩路线。

材料二一战后,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和共产国际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纲领》,包括和平主义、人道主义、世界主义、民族自决、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等,都成为引导改造国家和解放社会的新理念,席卷“战后”东亚。无论是日本的“大正民主”,还是中国的五四运动,或朝鲜的三一独立运动等,虽然运动的意义不尽相同,但都是受这样的战后理念驱动而产生的民众运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日本)村田雄二郎《超越富国强兵之梦——近现代东亚的四个“战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一战后世界新理念的认识。

2018-05-25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六次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据《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据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了“与会目标”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 年 1 月 8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
第 10 点: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第 11 点: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第 12 点: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
“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19 年 6 月 28 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
尊重奥国之独立;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
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
第八十七条: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四点原则”和《凡尔赛条约》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 并分别指出它们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这一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