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2年2月60,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条约的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第四款规定,各缔约国“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以上条款签署的目的是
A.废止德、奥在华租界和侵略特权
B.维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C.纠正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D.取消日本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各项特权
2022-01-13更新 | 664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统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中国人来说,1922年到1925年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标榜给中国带来福音的华盛顿方案实际带来的根本不是稳定与和平,而是内乱和衰败。华盛顿体系在其建立伊始就遭到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反对。美国等列强否认中国的贫弱和动乱是西方侵略的结果,但中国民族主义者鲜明地提出中国苦难的根源即在于外来势力的压迫,所谓的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不过是"各帝国主义互竞的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只是一场骗局。拒绝美国提出的渐进改革的自由主义道路,提出对不平等条约必须采取"革命性的"手段,进行"根本的解决"。中国民族主义者从华盛顿会议得出的一个重要"觉悟"是"现在世界任何国家,无容许弱小民族及国家申述不平之余地,中国国民欲希望解除种种束缚,惟有杀出一条血路,死中求生";而对于国内政治,也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造"。所谓"根本改造"就是打倒军阀,所谓"死中求生"就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打倒帝国主义。与美国的初衷相反,华盛顿方案不仅没有使中国走上美国为它设计的道路,相反,在列宁理论和苏俄革命模式传入后"成为中国抛弃西方列强",转向国民革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摘编自王立新《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民族主义者对华盛顿方案的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方案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华盛顿会议)对于中国显然是很重要的。中国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中国非常盼望趁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山东问题,要求国际上确保中国的安全,承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

——《顾维钧回忆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日之间“山东问题”的由来。

材料二   美国首席代表休斯对代表团成员变底的说法是他“总是赞同这样一种理论,即本国决不会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侵略而走向战争,因此最多只能做到使日本住手。”

——《太平洋历史详论》

材料三   日本人坚持中日联合经营胶济铁路要求,目的是通过控制铁路,变相控制整个山东,在遭到中国代表团强烈反对后,日本人又抛出一项建议,要求中国向日本银行家筹借一笔长期贷款来赎买铁路。……用意还是要长期控制这条铁路。……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部分收回山东主权。

——《山东问题与华盛顿会议》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美、日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
(3)华盛顿会针对中国问题最终结果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影响?
2020-04-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20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国际会议。它们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
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大西洋会晤
1942年元旦26国华盛顿会议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①反映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变化
②都由大国操纵并损害弱国利益
③都体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
④展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号

第一款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第二款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

第五号

第一款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第三款…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条约内容节选

(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条约?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指出该条约的实质及背景.

材料二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内容节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中日争端如何解决?对中国有何影响.

(3)综上,说明这一时期美日在亚太势力实现平衡的过程.这一平衡最终又如何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日本感到蒙受了极大的屈辱,日本代表曾私下讽刺英国代表说:“无论如何,你们给同盟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但日本也以美国等承认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而聊以自慰。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是(  )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D.《大西洋宪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近代以来,大国对海洋的争夺,一直持续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国开始建造大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年和1900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万镑;1910年为2060万镑;1914年为2240万镑。

——摘编自陈欣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德国这一举动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据材料二分析,条约对美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英国人从16世纪开始就走向世界海上霸权的道路,他们的眼光从来就不是以欧洲一隅为焦点。日本虽然也是一个岛国,但其人民却不具有海洋民族的习性。他们从未向太平洋去寻求发展,其航海活动只限于亚洲大陆边缘。反而言之,他们却经常企图从海洋入侵大陆。

——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3)综合以上三段材料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多角度论述“海上的霸权与主权”这一主题。(要求:多种角度,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15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