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沦落,民国初期政府面临同样的外交困境,一系列屈辱的“民四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外交滑至谷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外交的缓慢崛起提供了契机。在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提出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此后发起的修订不平等条约运动和南方政府所展开的反帝外交标志着中国外交逐渐摆脱旧格局,进入新阶段。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把修订不平等条约作为其“革命外交”的中心内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外交转而以应付由日本造成的民族危机为中心任务,努力与欧美列强调整关系。抗战爆发后,中国积极争取,在一定时期内争取了德国的中立,获得了苏联大规模援助,并促成英美政策由中立向援华制日方向发展。抗战后期,中国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不平等条约终告废除,中国名列“四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中国仍未能真正与其他强国平起平坐,雅尔塔协定的出台与中苏条约的交涉便说明了这。

——摘编自王建朗、荣维木主编《中华民国史·第四册——志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一个观点,自拟题目,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据《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据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了“与会目标”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