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近代以来,在约开商埠外商享有免除缴纳厘金的特权。1915年“二十一条”中,中国政府允诺在山东省内自择合宜地方,自开商埠。1924年日方刻意曲解以上条款,围绕青岛是约开商埠还是自开商埠向中方交涉,但至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日本也没有达到目的。这一结果缘于
A.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人民的斗争B.华盛顿会议推动山东问题解决
C.北洋政府统治期间的军阀割据D.国民大革命推动群众反帝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这一规定的达成意味着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A.英国继续维持其海上霸主的地位B.列强在限制海军军备上暂时妥协
C.日本全面丧失在亚太地区的优势D.美国成为这一协定的最大受益国
2021-04-15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六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1年,在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五国条约》,该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从而开启了五国长达15年的“建舰休息期”。据此可知《五国条约》
A.暂时缓和了列强间的军备竞赛B.大大提高了美国海军的影响力
C.有效限制了日本主力舰的发展D.严重冲击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务卿休斯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可以把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通过没有政治利益考量的、公正无私的法官来解决国家间的纠纷,而重组国际关系的首要工作是发展一套调解国家间纠纷的机制。共和党领导人把国际关系视为利益之争,认为一战的根源在于欧洲大国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如果各国在一个有序的国际关系框架内可以分享原料和市场,实现繁荣,战争就可以避免。而实现经济繁荣的途径是把美国门户开放原则国际化,促进主要工业国在获取原料和开发欠发达地区等方面实现合作。但是,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家间的安全困境,可能导致一战那样的战争,而且大量资金用于军备而不是生产也会损害各国经济和世界贸易,增加各国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繁荣,从而削弱和平的基础。《凡尔赛条约》并没有给欧洲带来稳定与和平,欧洲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欧洲的经济复兴;二是欧洲的安全和稳定。没有欧洲经济的复兴,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无法解决,稳定与和平也就无从谈起;而安全问题不解决会带来欧洲局势不稳定,势必又会妨碍美国资本的流入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欧洲经济的长期萧条还会影响美欧之间贸易,拖累美国经济,并可能带来欧洲各国严重的社会动荡,导致布尔什维主义向中欧和西欧传播。

——摘编自王立新《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921—192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犹如基督徒不能放弃圣地那路撒冷的言论,震撼了欧美代表。此后,中国人民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群众运动遍及全国各地。1921年7月,美国提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消息传出后,日本急切谋求在会议召开之前与中国直接交涉山东问题。美国政府亦意识到,不能解决山东问题便不能够维持远东的长久和平,因此同意调停山东问题。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应将德国旧租借地胶州湾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日本将胶济铁路及一切附属产业移交中国;青岛海关及原由日本占有或经营的矿山、盐场、海底电线、无线电台等,均移交中国。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能够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材料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对于中日如何解决“山东问题”,首先在谈判方式上,美国提出了“边缘会谈”的方案,即“在海军裁军会议之外,另行组织会谈”,“所达成的协议,应载入华府会议记录,作为会议所接受的记录的一部分”。为了避免中日直接对话,派观察员列席会谈,观察以及必要时出面调解纠纷以弥合分歧。这种谈判方式不仅把会谈与会议紧密相连,也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避免了在会外直接交涉中可能遇到的威胁和逼迫,保证了山东问题交涉的正常进行。在山东铁路的赎回问题上,日本曾避过英美,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直接交涉,遭到英美强烈反对。美国随后提出四种赎路方案:一是用债券赎路,二是借款赎路,三是现款赎路,四是用国库券赎路,“期限12年,3年后得一次还清,还清前聘日本人为车务长、会计长”。日本代表在第四种方案基础上修改出新方案。最终,在英美的调解、安排之下,中日两国达成协议,初步“解决”山东问题

——摘编自邢欣欣《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对华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主动调解中日“山东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初步“解决”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