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为标志,西方外交由所谓旧外交演变为新外交。新外交倡导实行公开、民主和多边的外交:但新外交实质是帝国主义的伪善外交。在这种伪善外交的指导下,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了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一国际联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稳固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暂时的实力“均势”和力量对比,并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危机,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并形成了世界战争的策源地。

——摘编自王福春、张学斌《西方外交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实行新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方的新外交政策。
2022-01-14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综合卷(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威尔逊希望通过其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誉察的威望。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助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十和平原则中第大唱“公开外交”令英法大为恼怒。战后“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而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使拆散‘英日同盟’。因此,双方都不愿得罪日本”。

于是,德国将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与日本。到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提出,“建立在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1922年2月,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中国解决了山东问题。

——摘编自冯晖《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的态度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最终赢得解决的原因。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日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然而,将《五国条约》与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另外两个协议——《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相权衡,该条约的基地条款显得无足轻重。《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