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9年,北洋政府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希望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撤销领事裁判权等七项要求,但无功而返;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列强在《九国公约》中明确宣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这一变化体现了
A.五四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B.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C.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D.国民革命发生具有必然性
2022-03-05更新 | 44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结束后,欧美大国之间的较量仍在暗中继续。英国由于经济不景气对大规模扩张海军缺乏兴趣,甚至大量拆毁主力舰以减少海军的维护费用;而美国海军则处在舰队扩张的黄金时期,在近代海战中吃到甜头的日本人也在不断扩张海军。在华盛顿会议前,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种军备竞赛不仅会给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还会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强迫英、日、法、意等国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将美、英、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分别限定在5531.751.75的比例上。现代军事史学界都将《五国海军条约》签订至1936年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海军假日”时期。但这种状况并没有维持多久。1936年日本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到后来,这些海军条约基本成了一纸空文。

——摘编自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大力推行理想主义外交,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不久,美英卷土重来,重返亚洲,逐渐加大了对日遏制,发起了召开海军军缩会议的倡议。因与美英实力悬殊,日本试图把华盛顿会议作为外交战略转向的试金石,但遭遇滑铁卢。其后,日本外交由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开始与美英协调。华盛顿体制虽然暂时缓和了日美冲突,延缓了日本独霸中国的步伐,但并没有给远东带来永久的和平。在美英的遏制下,日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甘愿放弃在一战中攫取的“特殊权益”。日本一方面与美英协调,另一方面推行温和扩张,在“屈服”中“蛰伏”,在“收缩”中“膨胀”,以退为进,时机成熟时,必将打破华盛顿体制的束缚,构建以已为核心的东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陈太勇《一战后国际新秩序重建时期日本外交的战略转向》


(1)根据材料,分析一战后日本外交进行战略转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日本外交进行战略转向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美国变成头号债权国,黄金储备几乎占世界的一半,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日本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但工业水平仍落后于欧美国家,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所占比例很小,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很强。英国殖民地面积增加,垄断了75%的世界石油资源。但战争中英国损失巨大,战后的工业生产指数只及战前80.8%。国外市场缩小,出口贸易比战前减少了45%。

——《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22 年的《九国公约》有以下规定:(一)尊章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力巩固之政府;(三)为适用在中国门户开放,缔约各国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日、英三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展开激烈争夺的原因及目的。
(2)据材料二归纳美日英三国争夺的焦点,分析华盛顿会议带给中国的影响。
2020-06-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   1921年11月16日,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十点原则”:一、尊重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二、赞成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三、各国如不预先通知中国,不得缔结关系中国的条约;四、各国在华所得特殊利益,均当宣布,否则概认为无效;五、撤废各国对华政治上所加的各种限制;六、中国现有条约,须附以期限;七、凡解释让与权时,须以有利于让与者严格解释之;八、尊重战时中国的中立国权利;九、订立以解决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国际争端的和平条文;十、设立一讨论太平洋及远东问题的会议。11月21日,美国代表提出“四点原则”,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最终“四点原则”以条约形式被“法典化”,为列强所认同,成为国际协定。

——摘编自李祥麟《门户开放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提出“十点原则”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四点原则”法典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在美国倡导下,美、英、日、中等九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赞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等。美、英两国不满日本在中国的过度扩张,支持中国的主张。经中日在会外单独谈判,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保留了日本在山东的部分经济利益,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1922年2月,与会九个国家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一方面宣称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却宣称继续坚持美国对中国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政策,拒绝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治等合理要求。

——选编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有条件支持中国的原因。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条 ……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彼此同意放弃它们对于因为战争而担负的费用以及因为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
第二条 德国放弃其对俄国主张目前为止由于对德国国民或其私权以及德国及各邦的权利适用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法律和措施而可能产生的要求,以及可能由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或它的代表人对德国国民或其私权所采取的其他措施而产生的要求……
第三条 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和领事关系应予立即恢复。双方对于接纳领事的条件应以专门协定予以规定。
第四条 双方政府并同意,一方居住在另一方领土内的国民的法律地位和相互贸易和经济关系一般规则的建立,应按最惠国原则予以实现。……
第五条 两国政府在应付两国经济需要方面,应以彼此亲善的精神进行合作。……
--摘自《拉巴洛条约》(1922年4月17日)
(1)根据材料,概括条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签订该条约的原因。
8 .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缔结了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
——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长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6-12-13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给予中国完全发展的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个有力的政府;

各国在中国的商务机会均等,不能由于中国的现实状况,谋求特别权利;

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利

——《九国公约》

材料二首次世界大战曾在一个时内给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选集》第1卷

材料三这个条约(指《九国公约》)在1922年2月6日签字……在起诉书中所关联到的全部期间,日本均需受这个条约的约束。

……

日本主张它在世界文明社会中占有一席地位,那么就自愿负担以上所指定的促进和平、视侵略与战争为非法与减轻战争惨状的义务。因之被告的行为,必须与这些义务对照起来加以观察与判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1)分析材料一中《九国公约》规定的实际内涵。

(2)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九国公约》的影响与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