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3月,英法意在斯特雷扎举行的反德扩军会议上,墨索里尼公开表示:“三国政策的目的,就是在国际联盟组织机构下,集体维护和平。三国一致同意,要采取各种可行的方法,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背和约的行为,并将为了达此目的,采取密切而真诚的联合行动。”英国外交部人员明白墨索里尼的意思,墨索里尼一方面表示愿意同英法合作防止德国重整军备;另一方面又要为他对非洲阿比西尼亚的侵略埋下伏笔。通过讨论,英国认为这个时候对意大利提出不得入侵阿比西尼亚的警告是不合时宜的,这等于把墨索里尼这么重要的合作者推向德国一侧。为了拉拢意大利以壮声势,法国对这一问题也是三缄其口。193510月,英法主导下的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发动对北非阿比西尼亚的侵略问题推行了绥靖政策,这直接导致国联在道义与威望上的急剧衰落,进而加速了英法主导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摘编自姜鹏《砝码国家何以自抬身价?--两极格局下同盟政治中的“科林斯难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意大利参加反德扩军会议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对待意大利态度的影响。
2022-02-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陆军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1934年英国国防需要委员会向议会提交第一份《弥补国防缺陷报告》,指出需要陆军建立一支远征军,用以保护低地国家,履行“大陆义务”,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个月,“大陆义务”才被英国政府正式接受。首相张伯伦对于英国承担“大陆义务”是极其勉强的,他表示,“我相信如果只要外交部多加重视,重整军备与同德意搞好关系的双重政策能够使我们安全度过危险时期”。当时英国社会普遍认为,陆军的领导者应该为一战期间西线发生的恐怖杀戮负责。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陆军始终难以发展壮大。有人指责政府和害怕遭受空袭而偏宠空军,实际上是当时英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允许三个军种都得到同样的待遇。英国政府一直存在这样的想法:法国要承担陆地上的义务,英国主要承担海上和空中的义务。然而,英国政府绝不会想到法国会像后来现实中那样迅速的溃败。

——摘编自耿志《“大陆义务”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陆军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陆军难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陆军政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10月,德国借口退出裁军会议,1019日,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摆脱了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他的束缚。1935年,萨尔区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德国大获全胜,于是希特勒的扩军步伐大大向前了一步。法国对德国的军事行动深感不安,于是1935411日联合英国意大利召开了斯特某萨会议。一致对德国的违约行为表示遗憾,并声明要采取联合行动,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这样结成了抗衡德国的斯特某莎阵线。但是,英国、意大利两国都表示不考虑制裁,因而大大缩小了阵线的威慑力。19356月,英、德两国以换文的形式缔结了《英德海军协定》,英国瞒住斯特莱莎阵线的伙伴,同阵线的针对国作交易,使得两个月前刚形成的抗德阵线事实上化为乌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特莱莎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特莱沙阵线瓦解的原因。
2022-01-11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2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年,法国国防部长马奇诺在“停战车厢”揭幕仪式上说,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193471316日,前往贡比涅森林朝圣的法国老兵J.埃泰写道:“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利用复仇情绪上台的德国纳粹党在1940年占领法国后,德军凯尔特将军在“停战车厢”内宣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法国投降仪式结束后,德军将这节车厢运到柏林。

20世纪50年代,“停战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两国民众面对过往时,愈发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20181110日下午,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在贡比涅森林“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停战车厢”在法德两国人民心目中象征意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原因。
2021-12-27更新 | 1766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

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

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于殖民地的安排,除英法荷在远东的殖民地被保留下来,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

4)联合国。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摘编自杨鹏飞《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亚与世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幕末维新时期,南进思想初露锋芒。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抢占琉球,殖民台湾,后又占领德属南洋群岛,其构建东亚统治圈的行动初见成效。1936年,日本政府明确了向“南方海洋扩张”的新国策。二战爆发后,日本企图把侵略中国与南进东南亚结合在一起。1940年7月日本正式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半年内,日本就占领东南亚各地,取代了美、英等欧美殖民地宗主国,将其纳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损失惨重,被迫调整侵略构想,试图以帮助菲、缅独立诱使其对“大东亚共荣圈”建设给予配合。到1943年时,日本召集被侵占地区傀儡政权“首脑”开会,开始极力避免使用“大东亚共荣圈”这一词汇,企图以此来确保东南亚各地的民心与合作。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苦心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轰然崩塌。

        ——摘自《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与“南方共荣圈”的幻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侵略步骤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幻灭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策动“华北自治”无疑鼓励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1934年12月意大利制造了瓦尔·瓦尔事件,向埃塞俄比亚军队开火,反而要求埃政府道歉和赔款,遭到埃政府严正拒绝。伴随着英法的妥协政策,1935年10月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埃塞俄比亚开始了为期6年的抗意战争。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始终关注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发展,并给予广泛的声援。在抗意战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赞赏其不屈的抗争精神。在抗意战争第一阶段即正规战时期,中国政府颁布对意制裁办法,一些进步报刊纷纷歌颂埃塞俄比亚军民英勇抗敌的战绩。在抗意战争第二阶段,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埃塞俄比亚的游击战争。1939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展开,英军也在东非战场向意军发起反攻。1941年,埃塞俄比亚军民终于取得了抗意战争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张忠祥《现代中非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一中国人民声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埃俄比亚抗意战争的中国元素。
8 . 对战争的反思是维护和平的必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战后)赔款、波兰走廊,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对于世界大战能否避免的问题,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不可笼统地说能够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战争推到了一个……“临界点”。物极必反,今后人类已经不能再把自己的全部能力和手段都投入战争了。

——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维护和平带来的启示。
2021-07-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于第一次战争,其回答是要决定该怎样重新安排欧洲;对于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的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是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人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
(2)材料二是怎样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的战略目标既不是与英法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对抗德国,也不是帮助德国建立起世界霸权或对抗苏联,而是取得法国在环地中海地区一南欧与北非一的区域霸权地位。墨索里尼凭借自身的政治能力在战前把意大利对南欧、北非诉求的报价抬到了最高。1935年3月,英法意在斯特雷扎举行反德扩军会议,墨索里尼在会上公开表示:“三国政策的目的就是在国际联盟组织机构下,集体维护和平。”英国外交部立即明白其意图,墨索里尼一方面愿意同英法合作防止德国重整军备;另一方面他又要为侵略非洲阿比西尼亚埋下伏笔。英国认为此时警告意大利不得入侵阿比西尼亚不合时宜,这等于把墨索里尼推向德国,法国对这一问题也是三缄其口。1935年10月英法主导下的国联对意大利侵略北非阿比西尼亚推行了绥靖政策,这直接导致国联在道义与威望上的急剧衰落,进而加速了英法主导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摘编自姜鹏《两极格局下同盟政治中的“科林斯难题”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参加反德扩军会议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对意大利态度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