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2021·全国·一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实现侵略扩张的野心,决定先吃掉波兰,解除其东方威胁,为尔后西攻英法、东侵苏联创造条件。波兰也视德国为主要威胁,结盟英法。1939年4月,德国制订“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集中主要兵力迅速突破和分割波军防线,尽快结束战争,将主力调至西线对付英法。波兰制订“西方计划”,其战略意图是在边境地区遏制德军攻势,待英法在西线参战后,向柏林和东普鲁士方向发动攻势,将战争推入德国境内,最后争取胜利。1939年9月1日凌晨,法西斯德国以与波兰的领土争议为借口,集中50多个师的兵力,从西里西亚、东普鲁士两个主要方向进行猛烈进攻,同时使用千余架飞机打击波兰主要战略目标。德军迅速突破波军在边境地区的防御,向纵深发展。波兰迅速崩溃,国家覆亡。

            ——摘编自安田《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稳定战局的努力及其失败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德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德战争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2 . 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利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并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9628日和约签订当天,德国各右翼报纸普遍在头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德意志报》更是在头版鼓吹:“复仇!德意志民族!”没有一个德国人将条约视为一项“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的公平的解决方案来接受它,所有德国人都打算一有机会就立即摆脱至少是和约的某些部分。法西斯纳粹的“族民共同体”不过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极端独裁专制的、极端反动的法西斯国家,可是它居然迷惑和吸引了德意志民族大部分芸芸众生。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不是德国“历史的中断”,纳粹的思想意识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多年统治德国的政治思潮基本一致。

——据刘自强《<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等整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希特勒拖到反人类战争中去的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国家被摧毁,民族被分裂。但是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争取民族统一的精神鼓舞下,在短短的十几年重又东山再起,进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最终冲决外力人为的藩篱,使分裂达整四十年的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神墙起来。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俾斯麦用“铁血”战争击败的三个对象,并阐述民族主义与德国统一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凡尔赛和约》与纳粹党上台之间的关联,概括“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产生的严重后果。
(3)简述二战后德意志“民族被分裂”的表现。根据材料三,概括促成“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于第一次战争,其回答是要决定该怎样重新安排欧洲;对于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的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是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人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
(2)材料二是怎样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法国外交由强硬的政策转向对德让步妥协的绥靖政策,是由一系列原因形成的。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得法国经济的复苏中止,在维护现有利益的前提下,法国开始谋求同德国和解和妥协。实质上,克里孟梭政府严格执行凡尔赛条约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执行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英国的外交政策,以及英国对法国的遏制。最后,法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对政府推行绥靖政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普遍和平主义、和平主义衍生出的民众革命主义及其对统治阶级的信号指示,人民要求下的民主机制规范了避战求和的思想,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图谋变异了祸水东引的判断,最终催生了绥靖主义。

——摘编自赵立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法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获利国,它们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并且操纵了国联,一度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但战后20年来,英法经济都处于衰退和不稳定状态。正因为如此,英法已不敢奢望战争给它们带来更多的好处。相反,他们却担心战争会动摇其霸主地位。虽然法国政府曾有抵抗的表示,但实力逐渐衰退的法国,不得不唯英国马首是瞻,处处按英国意志行事,绥靖法西斯,牺牲他国。此外,在20世纪30年代,英法和其他欧洲民主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流行一种强烈的和平主义思想。英国政府正是利用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思想,对苏联提出的对德强硬的主张加以拒绝。                                 

——文晓燕《欧洲集体安全制的失败与二战的爆发》

材料二    根本上来说,19393月,德国正式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事,彻底地改变了英国的民意,舆论一反过去妥协的语气,转而支持抵抗法西斯。民心向背既定,政府虽不情愿,也只有被迫从之。英国政府的政策转变了方向,法国政府别无他计,也只有立即跟进,追随自己这个唯一还算有点办法的盟友。于是破天荒的第一遭,英国国民同仇敌忾,决意与希特勒作殊死战,不再分歧不合——可是为时已晚,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德军铁蹄迅速无情踏进波兰。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欧洲主要国家对德国扩张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021-05-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夏季的欧洲,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结成了同盟,战争已迫在眉睫。19393月灭亡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如何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已成为德国的战略目标。英德之间在进行着秘密的接触谈判,德意日三国也在进行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苏联与英法的结盟谈判又陷入僵局。1939823日,苏联为了自身安全,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的失败,苏联不再提法西斯是发动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转而斥责英法是战争贩子。同时,苏联向德国输出了大批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19399月至19408月间,苏联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了战争防备缓冲带。

——摘编自刘子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影响。
2021-07-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致西班牙人民书(1937515日)“西班牙的政府和人民正在向德意法西斯蒂战斗,而德意法西斯蒂却正是极力支持在远东进攻中国之日本法西斯蒂……我们相信:中国人民的斗争是不能与你们在西班牙的斗争分开……我们激动的读着由各国人民组成的国际纵队(的消息、文章和照片)……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表示了这无限的团结和友爱精神。

——摘编自《毛泽东论文集》

材料二   “国际纵队”包括54个国家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其他无党派人士和天主教徒,他们当中有工人(占50%以上)、农民、职员、军人和知识分子,总计约4万人左右。在保卫马德里以及其他一些战役中,“国际纵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荣地牺牲在西班牙土地上的“国际纵队”战士,大约有7000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写这封信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纵队”的意义。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倘若将20世纪对半分开,两边的景象大相径庭。两场世界大战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降临。国际联盟这一大胆的构想,原以为可以阻止国际战争,最后却以失败告终。20世纪上半叶仍然有值得人们乐观的理由。共产主义实验曾让多少亿人欢欣鼓舞,心驰神往。20世纪初,亚洲还势单力薄,到了20世纪中叶,一系列大事件发生,它的地位大大提升——印度独立,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20世纪中后期的太空探索,是五百年前哥伦布和达·伽马跨越重洋以来,最为大胆的探索。20世纪的医疗发展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寿命越来越长,痛苦越来越少。人们史无前例地享受着物质的极大充盈。1901年时,有读写能力的人还不多,但到2001年能读会写已经司空见惯。严格来说,20世纪后半叶出人意料地是在历史长河中最少灾少难的五十年。

——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 20世纪简史》


概括材料中作者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9 . 二战带给人们永远的伤痛,我们只有清楚地剖析战争的成因才能吸取教训,更好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   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远不像西方国家想象的那样强大。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部队只有三个营,希特勒后来承认:“进入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在东非只有两个月的石油储存。如果西方国家禁止向意大利输送石油,意大利的飞机、坦克很快会陷入瘫痪状态。墨索里尼后来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

——根据《战争与和平》教材整理

材料三   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处理国际争端,坚决反对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基辛格对二战爆发原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基辛格认为“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终将被“推翻”的理由。从德国的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其会用“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凡尔赛体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爆发没能被阻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战争苦难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启示。
2021-05-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瓦尔一瓦尔地区是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与意属索马里接壤。1934年12月5日,埃塞俄比亚和英国划分疆界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军队护送下,来到该地区勘察边界,以解决与英属索马里之间的草地归属问题。意大利军队不但不许埃塞俄比亚军队扎营,而且突袭埃军,埃军被迫还击,双方各有伤亡。事后意大利人反诬埃方挑起事端,并故意提出一系列让对方难堪且无法接受的条件。这就是“瓦尔一瓦尔事件”。埃塞俄比亚当即向国际联盟报告,后又正式呼吁国联出面处理意埃纠纷。意大利极力反对国联过问,主张由双方解决。在英法的操纵下,国联直到1935年9月4日才召开会议讨论意埃争端问题。9月18日,五国委员会通过了实质上对埃塞俄比亚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9月22日意大利拒绝了该方案,于10月3日入侵埃塞俄比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尔-瓦尔事件”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瓦尔-瓦尔事件”的影响。
2021-03-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