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法国历史学家梯也尔认为:“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这位伟大人物”是(   
A.伯利克里B.乔治·华盛顿C.拿破仑·波拿巴D.路易·波拿巴
2020-05-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无数杰出人物,他们的活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梭伦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等级

名称

资格

权利

第一等级500斗级地产收入在500斗以上的公民可担任高级官职,执政官从这一等级挑选
第二等级骑士级地产收入在300—500斗之间的公民可担任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双牛级地产收入在200—300斗之间的公民可担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雇工级地产收入在200斗以下的公民只有公民大会的参与权和选举权,以及充任民众法庭审判员的被选举权

(1)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位平民领袖,他将国家引上了民主的轨道。依据上表信息,结合所学分析梭伦改革的中庸原则。

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为什么“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2020-05-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法律思想与实践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治;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民用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步意义。

材料二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判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法国《民法典》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法律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民法典》颁布的意义。

材料三 (中国古代刑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豺狼。……是故天下虽极治,其刑罚终不能以必中,而侥幸之人,或可与法相遁。

若夫今世欧洲之立宪,宪非其君之所立也,其民既立之,或君民共立之,而君与民共守之者也……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

——《严复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严复对中国古代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基本观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严复的这一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方针和改革措施,大都是通过立法活动得以贯彻和实施的。罗斯福新政六年,其立法活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自罗斯福就任总统至1935年为第一阶段,1935年至1938年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立法主要集中在“百日新政”内,有1933年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15个重要法律。第二阶段的立法,以社会保障法、国家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关系法为标志。

——张永生《浅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立法活动》


(4)根据材料四,比较罗斯福新政两个阶段立法目的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020-04-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3届高三3月联考综合练习(二)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材料一

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历史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的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材料二

拿破仑的主要经历简表

①1779年,进入军事院校学习,深受卢梭、伏尔泰思想影响

②1793年,赶走英国人,收复南部重镇土伦,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③1797年,征服意大利,与奥地利签订了康波福米奥和约,标志着第一次反法同盟的终结

④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主持制定共和八年宪法,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⑤1800年,创立法兰西银行

⑥1802年,颁布《公共教育基本法》

⑦1802年,与英国签订《亚眠和约》,英国将其在西印度群岛和印度占领的法国殖民地归还法国

⑧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

⑨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战胜三皇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

⑩1807年,颁布《商法典》

1808年,进攻西班牙,当地人民武力反抗,打破了拿破仑大军长胜不败的神话

1812年,远征俄国

1815年,滑铁卢之战

(2)任选一个角度,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三条信息,对拿破仑进行评价。

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18-09-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时,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为此他采用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了国家银行。这一措施有利于
①巩固国家信用   ②稳定货币   ③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       ④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3-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高度评价了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此人是
A.克伦威尔B.拿破仑C.华盛顿D.林肯
2020-03-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法律制度不仅确保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时代发展需要。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民法典》第8条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不在此限。

——《民法典》第54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民法典》第1134条


(1)拿破仑曾经说过“我们已经结束了大革命的传奇,现在我们必须着手于它的历史了,只需要在运用革命诸原则中那些现实的,切实可行的东西,不要那些纯理论的,假设的东西。”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民法典》运用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哪些“革命原则”?

(2)该图描绘的是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夫妇前去颁布《日本帝国宪法》时,皇家出行仪仗图。阅读本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的社会状况。指出这部宪法对日本社会现代化发展产生的意义。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概述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历史背景。
2020-05-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

材料三   



(2)结合材料二、三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上有何不同?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

9 .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具有时代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

(1)比较古代中国与西方法律思想的差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和西方法律思想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拿破仑法典》是欧洲第一部民法典,它体现了民法的若干原则:如第八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又如法典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该法典用一千多条文规定契约,如“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拿破仑法典》不仅影响欧洲的立法,而且影响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民法参考了《拿破仑法典》,一些国家全文照搬,一些国家略加修改。恩格斯指出《拿破仑法典》是“全世界法典编幕的基础”。

——摘编自宣善传《从拿破仑法典的实施所想到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法典》的原则,分析法典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1907年4月,清民政部奏请厘定民法:“查东西各国法律,有公法私法之分……二者相因,不可偏废……中国律例,民刑不分,而民法之称,见与《尚书孔传》历代律文,户婚诸条,实近民法,然皆缺焉不完……拟请饬下修律大臣斟酌中土人情政俗,参照各国政法,厘定民律,会同臣部奏准颁行,实为图治之要。”1911年8月《大清民律草案》完成。法律涉及民众的财产、身份等私权关系,与社会个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包括总则、债权、特权、亲属、继承五编。前三编主要以日本《民法》为草本,同时也参考了德国、瑞士的《民法》,而后二编在采纳近代民法斟酌原则的同时,也较多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惯。

——摘编自曹全来著《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等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角度,解读晚清时期中国民法的发展。(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与分析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反抗专制统治的过程中,英国革命曾有一个阶段背离了出发点,走向反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B.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建立护国公政体D.议会发动了政变,拥立威廉和玛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