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启蒙与革命

材料一   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启蒙思想家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打破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才能启迪人的智慧,推动思想进步。他们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是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止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实验中显示出来”。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华盛顿的担忧是什么?为了解决华盛顿所担忧的问题,美国政府的组织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   华盛顿确定了这样的行政管理理论,即内阁成员“应由总统委任,或至少由总统提名,并应接受总统的监督”。国会通过解散驻扎在西部边疆哨所的两个特别连队,试图通过减少陆军规模的立法,华盛顿对此进行了否决。

——摘编自《美国总统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
2020-08-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历届国民议会颁布了大量的法令。其中不少法令是一时狂热的产物……有些是与法国的民族性格格格不入的。他把旧的和新的法律加以鉴别取舍……利用已经打下的基础和他们十年辛劳所积累下来的材料……审议这部法典的会议共开了一百零二次,他亲自主持过了半数。他进行这一浩大工程所采用的办法不同于那些革命党人所使用的方法。当时,卢梭的信徒们坚持先验论的方法:如果制度不符合他们导师制定的原则,就将其一扫而光;至于对法国历史传统的了解、调和各方面利益的手腕……则统统为他们所鄙夷不屑。波拿巴甩掉那些学究式教条,而转向实际的统治艺术……一次只捡起一个折断了的线头,相信时间、技巧和耐心会把那一团乱麻整理得有条不紊。这样,在革命制造了混乱的地方,波拿巴这位实干家及其能干的助手们却成功地理出一个不可磨灭的头绪。

——摘编自[英]约翰霍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简要述评拿破仑的立法活动。
2020-07-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宅(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二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赤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

——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材料三   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羁轭。

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拿破仑“仍谋世袭”的史实。并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运动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关于人权方面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宣传民生主义的历史意义。
2020-10-2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李元明《拿破仑评传》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世界近现代史》


(1)拿破仑是如何评价他自己的?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对其评价进行分析说明。

材料二   对于鸦片战争,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称谓。这反映出各自文化阵营关于此次战争目的的看法差异,中国学者一般将此次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认为是反对走私的正义护国战争;而一些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商业战争,认为是为了打破贸易不公的局面。费正清就曾经提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中国没有以平等的状态参与到国际交往中,而英国却以武力打破了这一现状。

材料三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清末的鸦片战争成了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单向度的输出为主要交流模式。这个特点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高。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劲风急吹,使得中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与冲击,因此形成了中西文化的角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提供了契机。在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和林则徐提出“开眼看世界”,中西文化的交融不再是知识技术上的传导,而是出现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它反映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日渐转变。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雅思《中西方文化的角力与更新: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学者对鸦片战争的不同看法,并指出战争实质。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西方文化角力与更新的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2021-07-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一中、芦台一中、英华国际学校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历史现象,民法典编纂已成为现代法制国家的传统,也给全世界的法律思想打上了清晰的烙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还有《国家税地方税法草案》)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制度建设》等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1)依据材料一,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作用。
(3)材料三包含了哪些基本原则?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历史上的社会立法?
2020-09-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7 . 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了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得不加以改变,从而引发欧洲两大军师集团对峙的最终形成,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改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事件。并写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最终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以及其间最主要的矛盾。
2021-03-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拿破仑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颇具争议的杰出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们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拿破仑一生的功劳簿里,其军事成就是最辉煌的一页。在他整整15年的统治中,战争始终伴着他。可以说,拿破仑是靠军事起家,也是由军事垮台的。他既被誉为“战争之神”,也被称为“魔鬼”。

——摘编自赵立坤《伟人与历史论拿破仑的两重性》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最终“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的原因。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如何“完成革命”的。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被称为“战争之神”与“魔鬼”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基本原则。
2020-09-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遂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使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

——摘编自邓慧、袁古洁《理性法典化运动背景之探讨及其借鉴》

材料二   《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建自己期望的各种民事关系。《法国民法典》制定之前,法国南部、北部地区分受罗马法和习惯法的影响,存在因经济社会规则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引起的各种矛盾。《法国民法典》的施行结束了这种规则割据、冲突的局面,实现了法国境内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准则的统一。这部法典传到世界各地,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摘编自王静《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国民法典》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1689—1755)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1694—1778)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1712—1778)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的基本主张。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材料二   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马克思称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材料三   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约。……如恩格斯所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第一个人权宣言”是哪一份文献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指出材料三中“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是哪一份文献并简述其颁布的意义。
2021-05-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