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儒家有着丰富的人口伦理思想。孔子称赞卫国人口富足,指出“足食、足兵”百姓就会信任统治者。孔子把人口分为“君子”和“小人”;孟子则进一步把人口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荀子将人口划分为“士农工商”,认为“工商众则国贫”。孔子认为人民生活富足后就应该接受教育,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为国效力的合格人才,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性,主张“礼之用,和为贵”,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孟子首次系统提出了建立“人和”社会的理念,认为战争、政治胜负的关键是“人和”。

——据蒋琴《先秦儒家人口伦理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认为“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患矣”。1924年,他却指出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相比人口数量,孙中山更重视人口的其他问题。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饬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令”等,同时力主引进外资和“外才”;在国内移民方面以国家的力量来主导,以外国有经验的人士辅助,达到发展经济、舒缓人口和巩固边防的作用。他还主张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设想,以“为人民谋社会种种之幸福”。

——据李道缉《孙中山人口思想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人口思想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近代人口思想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提倡民生主义的原因,并分析其实现民生主义的理想途径是否能达到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辞职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伟大品质。
2022-03-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4年,孙中山说:“农民之生活愈趋愈苦,城市无容身之地,乡村无养身之地,中国不革命,农民实无机会。”“中国实业之发展,须待革命之成功。工人当参加革命,以促革命成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强调当时民众生活的艰辛B.建立工人农民联盟政权
C.对三民主义思想重新阐释D.增强反帝反封建的力量
2022-01-2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与保皇党进行论战时,孙中山针对保皇党成员将形容汤武革命的“天下归心”也用来形容华盛顿(称“十三州人民归心也”),明确予以批驳,华盛顿“为十三州国民之一分子,虽职有等差而分皆平等,同心-致以赴公义,固无所谓谁归心于谁也”。孙中山的批驳
A.强调了古今革命具有相通性B.意在论证反清民族革命的合理性
C.体现了其民权主义的精神内涵D.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缺乏群众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涣散,相继则走……谈及将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命以十年,种种灰心,互相诟谇,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几于一蹶不振。”据此,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
A.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B.群众基础极其薄弱
C.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18661925年)的民族国家思想产生于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是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国家建构的思想。其基本要义是:在大一统的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包容差异,形成统一自由的“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用民族自决权实现中国独立,维护国家尊严并参与国际事务。孙中山认为凡国家要强大,都应以民族主义为旗号,团结民众、改革内政、发展国力,与列强争高下,获得民族尊严,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他认为国际的民族主义是用来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适合本民族文明进步的,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就是好的民族主义。孙中山意识到,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必须借助传统社会即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广大的家族、宗族团体的力量。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成为国民党应对国内国际问题的依据之一。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国际国内环境,该思想的施行面临巨大的困难。

——摘编自林影清《社会变革与国家建构: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的意义。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昨夜,天安门广场中山像摆放工作连夜展开。6米高、近两吨重的中山像被安置在天安门广场正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每年五一、十一都要摆放孙中山画像,以示对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纪念。但今年摆放孙中山先生画像又有不同凡响的意义,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纷纷准备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摘自2011428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胡锦涛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材料三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请回答:
(1)1905年,孙中山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提到,全国各地纷纷准备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亲密的合作者”,请你列举一个国共合作下的重要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三,谈一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作为当今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020-11-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28岁的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明确提出:“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往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材料可以说明孙中山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寄希望于清政府进行改革
C.认同洋务运动的强国主张D.认为思想进步能拯救中国
2020-03-2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言表明孙中山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③不贪恋总统职位
④追求民族振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19-03-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09福建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