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与保皇党进行论战时,孙中山针对保皇党成员将形容汤武革命的“天下归心”也用来形容华盛顿(称“十三州人民归心也”),明确予以批驳,华盛顿“为十三州国民之一分子,虽职有等差而分皆平等,同心-致以赴公义,固无所谓谁归心于谁也”。孙中山的批驳
A.强调了古今革命具有相通性B.意在论证反清民族革命的合理性
C.体现了其民权主义的精神内涵D.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缺乏群众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中,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其旨在
A.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
B.向社会解释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合理性
C.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
D.号召实行社会改良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019-01-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B.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C.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
D.共产国际的帮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大人物”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入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D.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决定进行国共合作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2018-03-02更新 | 10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分立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监察权。在孙中山看来,西方三权分立的主要弊端在于:
A.权力划分不细
B.官员的产生方式
C.民主具有虚伪性
D.不符合中国国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善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材料: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实施计划中描绘了以广州为龙头的南方经济区的设想:广州位于广州河汊之顶,为在中国最肥饶之冲击土壤。此地每年有三次收获,二次为米作,一次为杂粮……此河汊又产最关味之果实多种。……此所以纵有河汉沃壤所产出巨额产物,犹须求多数之食料于邻近之地与外国也。若在吾国共同发展事业计划之下,使用机器,助其工业,则广州不久复其昔日为大制造中心之繁盛都会矣。……以世界海港论,广州实居于最便利之地位。既已位于此可密航行之三江会流一点,又在海洋航运之起点,所以即为中国南方内河水运之中轴,又为海洋交通之枢纽也。《建国方略》还提到:就国际发展食物生产计划言之,须为同时有利益之下列二事:一测量农地;二设立农器制造厂。……设立农器制造厂欲开发废地,改良农地,以闲力归于农事,则农器之需要必甚多。中国工价甚廉,煤铁亦富,故须自制造一切农器,不必由外国输入。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认为南方经济区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农业现代化设想为什么在当时无法充分实施?
2011-07-22更新 | 6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甘肃省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