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1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Ⅰ过程异常
2 . 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结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晚期,联会复合体解体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SC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
B.SC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DNA、RNA
C.SC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发挥重要作用
D.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合成某些DNA
2022-02-17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江苏专用)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3 . 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用三种不同荧光分别标记一个精原细胞的A、a、B基因,再检测该细胞①②③三个时期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如下表。同时检测三个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6816
848
044
A.I、II、III对应的是染色单体、染色体、核DNA
B.①时期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
C.②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
D.③时期的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数有1、2、3三种可能
2023-01-18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研究表明卵母细胞发育早期有8种关键基因表达。科学家诱导胚胎干细胞表达这些基因,将胚胎干细胞转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DIOL)。DIOL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但不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发育成早期胚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IOL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产生1个极体
B.DIOL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D.DIOL受精后可发育为正常二倍体胚胎
2021-05-12更新 | 63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5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幻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分裂过程只发生在该动物某种器官内
B.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AbY、aBX、bY
C.图示细胞中有四分体,含6条染色体,核DNA分子数为12
D.该细胞由图示状态继续完成分裂过程,会出现均等分裂现象
6 . 已知某一对染色体三体的植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该染色体的配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型如图所示。若该植株自交,子代没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2/15B.1/18C.1/4D.1/9
7 . 研究人员在研究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如图1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并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的分配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逆反”减数分裂是获得重组染色体概率高的卵细胞的途径之一
B.“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DNA数与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C.“逆反”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逆反”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8 . 如图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细胞,图示为染色体(用数字表示)及所带部分基因(用字母表示)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细胞产生了一个AXBY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精细胞为AXBY、A、a
B.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2号和4号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仅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不能出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
D.若该细胞正常分裂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图中细胞相同
9 . 下图是某变异果蝇(2n=8)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变化示意图,部分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均导致精子死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异的类型是染色体缺失
B.该变异改变了果蝇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C.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单体
D.按B方式产生的精子一半是致死的
10 . 鸭子的羽色受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C、c和T、t控制,C控制黑色素的合成,T促进黑色素基因C在羽毛中的表达,请根据以下三个杂交实验回答:

(1)c、c和T、t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T基因与t基因中存在__________(填序号)。
①隐性致死效应:在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时有致死效应的基因称为隐性致死基因,隐性致死基因所表现出来的效应称为隐性致死效应。
②显性致死效应:杂合状态时即表现致死作用的致死基因称为显性致死基因,显性致死基因所表现出的效应称为显性致死效应。
③T基因的剂量效应:个体内T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
(2)实验一F1中白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实验二中亲本雄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实验中亲本白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若将实验一F1的灰羽自由交配则后代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白羽的概率是__________
(4)若要确定实验一F1中灰羽的基因型,可以选择实验二F1中白羽与其杂交,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灰羽的基因型与亲本一致。
(5)若实验三F1中出现一只基因型为cccT的白鸭,请从亲本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产生该白鸭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2022-11-14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