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吗啡与脑内的神经递质脑啡肽共同参与痛觉调节,具有镇痛作用。图1为痛觉传入示意图,图2为注射吗啡后痛觉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有关的神经元。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a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导
B.某种与痛觉形成有关的神经递质,可与b神经元上的多种受体结合,引起b神经元兴奋
C.痛觉传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吗啡和脑啡肽能使a神经元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使b神经元动作电位不能产生或产生的较弱

2 . 中国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减退等症状。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肢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胶氧化酶是种单肢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抑郁症患者大都出现生物节律素乱的现象,生物节律的控制相关结构是下丘脑
B.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可有效缓解抑郁
C.情绪是人对环境所做出的反应,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作为一种抗抑郁药物
3 . 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功能角度看,乙的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B.多巴胺只能在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无法在甲与乙之间传递信息
C.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D.吸食可卡因之后,多巴胺受体会增加,从而使吸食者感到愉悦
4 .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它在突触处发挥作用后会被多巴胺转运载体运回突触前膜(如图A所示)。毒品可卡因可通过影响脑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作用,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因此被吸毒者滥用并吸毒成瘾,其成瘾机制如图B~C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接受刺激时,突触小泡中的多巴胺以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图A中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巴胺在突触处发挥作用后,愉悦的信息传至_____________会产生愉悦感。据图A、B分析可知,吸食可卡因使人产生愉悦感的时间延长的原因是________
(3)长期吸食可卡因后,突触会产生图C所示的变化,据此分析吸食可卡因成瘾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吸毒者吸食毒品后,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这一事实说明吸毒还会损伤人体的_____________系统。
2023-08-2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检生物测试卷(新教材)
5 . 河豚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但其体内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像塞子一样凝固在Na+通道的入口处,从而导致神经麻痹等,使人迅速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极微量的河豚毒素可以作为镇痛和局部麻醉的药剂
B.Na+通道持续开放将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C.促进Na+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河豚毒素中毒症状
D.河豚毒素的毒性机理是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
2023-08-15更新 | 33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22-23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6 . 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请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当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时,支配肾上腺的神经兴奋,兴奋以_____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并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产生短期压力效应。在此过程中,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
(2)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5-羟色胺的信号传递(见图2所示)。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_____通道打开,使该离子内流,从而引起_____,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5-羟色胺。发挥作用的5-羟色胺很快被突触前膜回收,这种机制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递质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

神经细胞内突触小泡中5-羟色胺的量

神经细胞内突触小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

正常大鼠

正常

正常

长期情绪低落大鼠

正常

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

正常

正常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并结合(1)(2)解释持续“情绪压力”引起长期心境低落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心情低落有可能引发抑郁,在众多解释抑郁病因的理论中,单胺类学说是最经典的一种: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如5-羟色胺等)系统功能失调。SSR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请根据下图阐述该药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彩色麻古”的主要成分是冰毒,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促进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分泌,如图是其部分作用机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谷氨酸与 A受体结合后,会使突触后膜______内流,此时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
(2)谷氨酸与 N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会促使______与N受体分离,从而打开______通道。细胞内 Ca2+浓度升高会激活其中蛋白激酶C,并逐步促使______转化成NO,NO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突触前神经元中______,进一步促进谷氨酸的释放。
(3)研究表明,细胞中Ca2+浓度持续增加会激活相关蛋白酶、激酶等,最终导致细胞中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______的崩解,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等自由基,从而造成______等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对待毒品的态度应该是______(答两点)。
8 . 阿尔茨海默症,也叫作老年性痴呆,它是由大脑皮层的神经元老化、变性而导致的,阿尔茨海默症发病前常表现为短时记忆减退,但年轻时候的事情会记得很清楚,注意力、空间识别能力等受损。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乙酰胆碱酯酶能降解乙酰胆碱,谷氨酸受体激活导致Ca2+内流并触发下游信号转导,产生兴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神经可能释放较多谷氨酸,也可能释放乙酰胆碱较少
B.患者短时记忆受损可能与突触数目减少无关,患者的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可能没有改变
C.患者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加速乙酰胆碱的分解,使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能阻止谷氨酸进入突触后膜
D.患者空间识别能力受损可能与大脑皮层右半球受损有关
9 .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并产生愉悦感,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回收。可卡因作为一种兴奋剂,会使突触前膜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并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可卡因还能干扰交感神经,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吸食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降低
B.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内流
C.吸食可卡因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大脑皮层言语中枢S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D.正常情况下,多巴胺被回收既能调节细胞外多巴胺的浓度,又能使多巴胺得到重复利用
10 . 为揭示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某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蟾蜍的神经细胞依次浸浴在低、中、高3种浓度的NaCl溶液中.然后给子相同的刺激,记录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有关
B.据图可知,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与Na+浓度无关
C.据图可知,外界溶液Na+浓度与动作电位幅度正相关
D.某毒素阻断钠离子通道,则不会影响动作电位的产生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