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科学家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的菌种,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合成塑料的选择培养基上
B.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嗜盐菌的生长越有利
C.扩大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应加入琼脂,放置摇床上培养,以便于挑取菌落获得纯化菌株
D.挑取菌落时,应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菌的PHA含量
2 . 乙醇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酵母菌可利用纤维素生产乙醇,此过程中产生的乙酸等物质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发酵,进而影响乙醇的产量。为选择合适的菌株,提高乙醇产量,科研人员进行下列实验。
(1)酵母菌细胞通过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产生乙醇,此生理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基于前期实验,获得两株高表达MRP8的酵母菌菌种P1和P2。将菌种________后,分别涂布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菌落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

   

(3)将野生型酵母菌和P2菌分别接种于含4.8g/L乙酸的两个发酵罐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发酵罐中葡萄糖消耗量和乙醇的生成量,结果如图2。

   

科研人员认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P2菌株比使用野生型菌株更有利用提高乙醇产量,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高浓度乙酸会导致野生型酵母菌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 积累,引起细胞器损伤,加速细胞衰老, 乙醇产量下降。为抵御ROS的伤害,野生型酵母菌细胞内SOD1增加,清除部分ROS。研究发现,与无乙酸条件相比,在5g/L乙酸条件下P2中MRP8表达量提高了约11倍、SOD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依据上述信息, 完善P2菌株乙酸耐受的机理:
乙酸→诱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器损伤程度降低→提高乙醇生产强度
2023-07-30更新 | 3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发酵工程-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如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基酸A

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改变面包霉的细胞膜通透性
B.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发酵
C.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D.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4 . 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接种到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接种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操作。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突变是发生在与链霉素接触之后
B.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5中观察到的菌落数可能大于初始接种到该培养基上的活菌数
C.4号和8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
D.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无法确定抗链霉素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
2023-05-06更新 | 1822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01 发酵工程-【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科学工作者利用菌株A和菌株B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A、B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菌株A和B的代谢产物不能改变彼此的遗传特性
B.混合培养的菌株不一定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C.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
D.菌株A和菌株B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
6 . 细菌X合成的tcel蛋白和tcil蛋白使其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其中tcel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细菌X及其不同突变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置一张能隔离细菌的滤膜,将一种菌(下层菌)滴加在滤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张滤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种菌(上层菌),共同培养后,对上、下层菌计数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培养皿、固体培养基和滤膜均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B.对上、下层菌计数可以将滤膜菌体稀释后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C.由甲、乙,丙三组结果可推测tcil蛋白能够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
D.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tcil双突变体和tcel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
2019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7 . 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所有平板进行计数,以平均数为实验结果
C.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 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 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55×108
D.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
2019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8 .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酶已经走出实验室,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根据下列相关酶的叙述和应用,回答有关问题:

(1)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中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质,查阅相关文献,得知: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一可知,______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______。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_____的量来表示。工业生产木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能将细胞壁中主要成分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来破除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
(2)图二是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三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图二中X溶液为________,其作用是使________
②图三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③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______加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应_________后,再与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如果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_________,使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2019-04-08更新 | 5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4月7日 《每日一题》选修1-每周一测
9 . 研究发现艰难梭菌本是肠道细菌的一部分,在其它肠道细菌比例失调后,艰难梭菌在肠道中快速生长繁殖,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许多人出现“大肚子”。下表为培养艰难梭菌的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蛋白胨K2HPO4FeSO4MgSO4.7H2O葡萄糖H2O抗生素
含量5g2g0.08g0.7g30g1000mL0.2万单位

(1)艰难梭菌同化作用类型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的原因是________。为获取艰难梭菌的单菌落,在该培养基上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成分。
(2)取肠道感染人的______加入到无菌水中进行稀释,通过_______________方法分离和计数;如果换成肠道健康的人,为了获得大量的艰难梭菌需要用_____________培养基。
(3)为治疗这种疾病,科学家提出了两个治疗方案:一是引入健康人的肠道微生物,目的是________;二是开发治疗艰难梭菌的口服细菌药片,这种药片对肠道细菌的作用是______
2019-04-03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步步高高二生物暑假作业:暑假作业(二十九)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10 .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可分别利用酵母菌和________菌制作果酒和果醋,这两种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后者为__________(填“厌氧”“好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
(2)加入苹果汁时,瓶内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3)酵母菌利用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_________,密封充气口后可用_____________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
(4)要利用苹果酒继续发酵生产苹果醋,接种发酵所用菌种后,需要将发酵温度改变为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
(5)图2中能表示装置内液体发酵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序号)。
2019-03-11更新 | 351次组卷 | 5卷引用: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练习)-【新教材精创】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备课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