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α-淀粉酶催化淀粉生成麦芽糖直至葡萄糖的反应,一些具有独特性能(如低温催化)的α-淀粉酶在食品、日用品等多个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用途。
(1)为了找到性能优异的α-淀粉酶,科研人员从世界各地的微生物中鉴别出多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α-淀粉酶,其活性部位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可作为生物进化的______证据。
微生物名称α-淀粉酶活性部位氨基酸序列性能
黑曲霉…DVVANH…GEV…NHD…来自温带土壤,常温催化
假交替单胞菌…DVVINH…GEA…NHD…来自北极海底,低温催化
酵母菌…DGVFGH…GYG…NHD…来自温带海洋,常温催化
解淀粉芽孢杆菌…DVVLNH…GIW…HFN…来自热带土壤,高温催化
(2)为了比较不同来源淀粉酶的活性,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试在表格2中的①②③处填写相应的数值。
试剂(mL)管号1234
蒸馏水0.40.40.4____
缓冲液0.50.50.50.5
淀粉溶液2.02.02.02.0
假交替单胞菌提取液0.1
酵母菌提取液0.1
解淀粉芽孢杆菌提取液________
总体积3.03.03.03.0
(3)科研人员挑选表1中假交替单胞菌的α-淀粉酶基因Amy3与质粒pET-22b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根据图1所示信息,质粒应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开。

(4)已知大肠杆菌不能分泌表达出的重组α-淀粉酶,因此分离纯化重组α-淀粉酶的第一步操作应是____________。在很多情况下,获得的纯酶还需要固定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欲测定重组α-淀粉酶的活性,检测实验结果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6)科研人员在调查上述重组α-淀粉酶的最适pH时,使用了三种化学成分不同的pH缓冲液(因为每种缓冲液只能维持有限的pH范围),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试解释在pH为7.5和9.0时实验数据不吻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 . 氮素污染物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对清洁水体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研究其去氮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初步筛选时,样品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培养后,一般依据__________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2)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硝酸铵等营养物质、琼脂和酚红指示剂。培养后,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结果如图所示。__________(填“ZW2”或“ZW5”)菌株的去氮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对纯化得到的目的菌一般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长期保存。
(3)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5、171、268、178和31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__个。与此方法相比,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统计得到的细菌数量更__________
21-22高三下·江苏苏州·开学考试
3 . 家禽的谷物饲料中富含纤维素,但家禽消化道中缺少能降解纤维素的酶,降低了家禽对饲料的吸收与利用。乳酸杆菌是动物胃肠道中的优势有益菌之一,枯草芽孢杆菌可产生降解纤维素的一种酶,这种酶由W基因编码。研究人员将W基因转入乳酸杆菌,规模化生产后将其添加于饲料,以提高家禽的养殖效率。
(1)乳酸杆菌与家禽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____________,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是一种____________(选填“胞外”或“胞内”)酶。
(2)要在乳酸杆菌中表达W基因,需使用图1中的质粒为载体。图2为克隆得到的含W基因的DNA片段,W基因以乙链为转录模板链。

①启动子往往具有物种特异性,在图1质粒中插入W基因,其上游启动子应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
A.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             B.乳酸杆菌启动子             C.农杆菌启动子
②下表是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限制酶EcoRIBamHIKpnIMfeIHindⅢ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为获得能正确表达W基因的重组质粒,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割图1中的质粒,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割图2中含W基因的DNA片段。所得重组质粒转化乳酸杆菌后,使用含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以得到转入W基因的乳酸杆菌。
(3)为确定导入重组质粒的乳酸杆菌是否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研究人员用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下表所示菌种。所得部分菌液接种于固体鉴定培养基上,另取部分菌液上清液测定酶活力,实验方案及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菌种酶活性相对值
乳酸杆菌未检出
X未检出
导入了重组质粒的乳酸杆菌0.96
①表中的X应为_____________
②在配制固体鉴定培养基时,除加入无机盐、刚果红、维生素、氮源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导入了重组质粒的乳酸杆菌在此培养基上应出现_____________
2022-03-12更新 | 82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1(押江苏卷非选择题) 基因工程-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4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研究表明低温发酵可以显著提高果酒的口感,但发酵的速度却过于缓慢。为克服这一缺点,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在低温下具有较强发酵能力的固定化酵母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获取具有较强发酵能力的酵母菌,科研人员将普通酵母菌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__________处理,选择在低温条件上能大量繁殖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等量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然后置于低温、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适量发酵液离心,取__________与相应的显色剂反应后,用光电比色法测定酒精含量,从而选择高活性的菌种制成干酵母。
(2)在超净工作台中,将耐低温的高活性干酵母置于适宜温度的__________溶液中,待酵母悬液中出现气泡后,加入包埋介质制备成固定化酵母菌,最后用无菌水清洗以除去__________。用固定化酵母菌能明显缩短果酒发酵时间的原因是固定化使__________,形成酵母菌密度较高的发酵环境,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3)果酒在醋杆菌的作用下可转为果醋。将果酒、水、醋杆菌等混合液倒入发酵瓶时,不能让发酵瓶中有游离液体存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为鉴定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
(二)下图表示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培育过程,图中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使某种能被细胞吸收的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4)构建重组质粒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此过程通常需要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一段包含报告基因的T-DNA序列,因该片段能进入植物细胞并__________,从而使其携带的目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5)图中筛选1的目的是__________。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因此,进行筛选2时,应在培养基中加__________,并挑选__________的愈伤组织细胞,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6)将单个转化的愈伤组织细胞置于适当的液体培养基中,经过适当配比的__________诱导,可发育成胚状体,最后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此过程始终要在适宜温度、适宜培养基及__________等条件下进行。
2022-01-09更新 | 522次组卷 | 3卷引用:预测卷02-【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我国的酿酒工艺历史悠久,各种水果、各种粮食都可作为原料酿酒,如红薯酒就是利用红薯酿制的黄酒,酒精度约为9%。回答下列酿造红薯酒的相关问题
(1)原料处理: 鲜红薯常需要切去腐烂部位,该处理的目的防止影响红薯酒的_______。然后再加入10%蔗糖后入锅蒸煮。蒸熟后趁热挤碎,___________后拌入5%的麦芽,使其温度保持在55℃左右,约4小时搅拌令其出液。过滤后,取滤液入缸待用。蒸煮前拌入适量蔗糖的目的是___________。加入的麦芽的作用是_________
(2)发酵:待滤液温度降至25℃左右加入酵母菌,24小时后发酵液温度上升至30℃左右,此后每半天需搅拌一次,搅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10天左右,发酵液中糖分耗完引起________发酵终止。
(3)装罐储存:对发酵液进行过滤压榨,榨出的酒液静置2-3天用_____(填方法)取出上面澄清液,杀菌后装入经_____________处理的酒罐,密封低温保存。
(二)ACC氧化酶是合成乙烯的关键酶,由ACC氧化酶基因控制合成。科研人员将人工合成的ACC氧化酶基因反向插入到质粒的启动部位之后,构成反义ACC 氧化酶基因,再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转入番茄染色体DNA中。反义ACC氧化酶基因在番茄细胞中的转录产物能与ACC氧化酶基因的转录产物互补配对,抑制乙烯的产生,使番茄减缓成熟。请回答:
(4)科研人员能直接用化学合成ACC氧化酶基因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人工合成ACC氧化酶基因后,需用______________进行扩增。
(5)Ⅲ在构建重组质粒时,为确保ACC氧化酶基因反向插入质粒中,需用_________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Ti-质粒。为了便于转化后的筛选,表达载体还应具有________
(6)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液涂抹在无菌番茄幼苗的芽尖,适宜时间后,用__________冲洗芽尖除菌,接种于__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形成转基因植株。实验中选择番茄幼苗的芽尖作为外植体的原因是________
(7)反义ACC氧化酶基因抑制转基因番茄乙烯的产生,从基因表达的过程来看,是通过对______过程的调控来实现的。
2021-12-20更新 | 5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6)
21-22高三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6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苹果营养丰富,富含果胶、淀粉和纤维素等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榨汁过滤收集得到的果汁,因_______含量较高而澄清度低,添加_______可使其沉淀。果汁保存前,通常先灭菌处理,可用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方法检测灭菌的效果。
(2)可利用苹果皮渣制取果胶,为提高果胶得率,需对苹果皮渣进行热处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但若热处理的温度过高,果胶得率也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法分离果胶,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植物组织中的复合多糖体,从而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游离出来,有效提取果胶。为分离此类优良菌株,将待选菌群用__________方法接种在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并计数。
(4)进一步研究发现,筛选得到的菌株还能分解餐厨垃圾(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说明其能分泌________
(二)回答与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山羊研究的相关问题:
(5)转基因动物制备过程中,受精卵与体细胞相比有更高的_________能力,常作为受体细胞。因哺乳动物受精卵数量有限等原因,生产研究中多用雌性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来代替。使用时,将低温保存的雌性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__________后,接种到装有细胞培养液的卡式瓶中,再将卡式瓶放入____________中进行原代培养,以获得更多数量的细胞。
(6)通常将乳铁蛋白基因与载体构建形成重组DNA分子后,用显微注射法导入雌性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转化成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有关。为方便筛选含乳铁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细胞,所构建的重组DNA分子上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转入乳铁蛋白基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与羊的卵细胞构建成_______,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生产转基因山羊。为检测转基因山羊中乳铁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1-12-01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6)
7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猕猴桃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被称为“维生素C之王”。
(1)将猕猴桃清洗、去梗、破碎、压榨后直接制成的猕猴桃果汁通常含有较多的_____,因而比较浑浊。
(2)为获得无色澄清的果汁,首先需要进行_______处理,然后用________的果胶酶处理,以实现酶和底物的分离及酶的重复利用。
(3)猕猴桃果汁中加入活化的酵母菌悬液可用于猕猴桃酒的发酵。发酵开始后,在发酵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可提高果酒中________的含量。由于维生素C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形成红色产物,若要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猕猴桃酒中维生素C的含量,需要绘制以维生素C质量为横坐标,以_______为纵坐标的标准曲线。
(4)将猕猴桃酒稀释后加入醋杆菌可进行醋酸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不断的搅拌,目的是为了________(答出2点)。在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液pH的变化趋势分别为。___________
(二)回答与植物克隆和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
(5)MS培养基是常用的基础培养基,其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和_____。生根培养基与发芽培养基相比,除了激素的配比不同,还需要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两种培养基的灭菌方法都是__________
(6)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时,最好取刚长出的茎或叶,经消毒处理后切取小组织块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通过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______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7)将目的基因导入愈伤组织细胞进行遗传改造,主要途径有: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到经_______处理的农杆菌中,通过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也可将目的基因包裹在脂质体(具膜小泡)中,通过与_________融合,再分离纯化受体细胞,以便后续的筛选操作;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
(8)将改造后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成再生植株,经筛选后可获得高表达的植株。该过程中影响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目的基因表达的因素包括温度、pH、光照、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以及__________(答出2点)等影响。
2021-11-29更新 | 5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6)
8 . 扩展青霉是腐烂苹果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次级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是一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为研究腐烂苹果中Pat的分布,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病健交界处”为腐烂部位与未腐烂部位的交界处,取样分离的5个部分分别为①号部位、②号部位、③号部位、④号部位、⑤号部位。

(1)苹果腐烂部位的微生物除扩展青霉外,还有枯草杆菌。两种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活化扩展青霉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该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属于________培养基,其中能为扩展青霉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的是________
蔗糖NaNO3MgSO4KCIFeSO4KH2PO4蒸馏水
30g2g0.5g0.5g0.01g1g1000mL

(3)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扩展青霉时,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其他区域的划线上却均无菌落。操作失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接种扩展青霉前,应对苹果进行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研究人员测定了病斑直径为1、2、3cm的苹果中①~⑤号部位的Pat含量,结果如图。

(4)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腐烂部位中的Pat含量最高
B.病斑越大,腐烂部位的Pat含量越高
C.离腐烂部位越远的果肉中Pat含量越低
D.1cm和2cm病斑苹果中,从①号到②号部位的Pat含量下降幅度较大
(5)腐烂苹果去除腐烂部位后是否仍可放心食用?请判断并结合图中信息阐述理由:_________
2021高三上·江苏苏州·专题练习
9 . 微生物接种史微生物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下图是关于接种的操作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接种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灼烧后必须先将接种工具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进行划线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划线时不能划破嵌入培养基内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并且需要在离酒精灯火焰10cm范围内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三个平板培养三种细菌(E.coli,S.albus,B.subtilis),然后在培养基上分别滴一滴一定浓度的青霉素溶液,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以观察到一圈清晰区,这是抑制细菌生长所致。测量清晰区的直径,数据如下:
细菌不同浓度青霉素条件下清晰区直径(mm)
5μg/mL7.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
E.coli710161616
S.albus0581317
B.subtilis5791419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0μg/mL青霉素和20μg/mL青霉素在抑制E.coli和S.albus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微生物,制备培养基时,灭菌和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锅内水加热煮沸后,必须_____________,以保证灭菌温度达到121℃。
10 . 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 从培养基成分分析,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从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
(3)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 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________,或培养时间太长导致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____(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 ℃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1 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 mL融化并冷却至50 ℃左右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_______________(填“ 皿盖”或“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 ,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_
2021-07-31更新 | 1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湖南卷真题变式题20-2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