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盐渍化是影响吉林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甜菜是吉林省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耐盐性。某研究组利用一定浓度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探究盐胁迫对甜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低温弱光是影响甜菜幼苗正常生长发育、限制稳产与高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下表为该研究组在实验组温度为10℃、光照强度为4klx,对照组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klx,对不同品种甜菜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

光合速率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a+b

品种1

-13.79

-23.94

-28.76

-25.34

品种2

-40.55

+24.77

+12.37

+21.28

品种3

-48.50

-61.20

-80.27

-69.09

品种4

-63.89

-24.73

+7.100

-16.79

品种5

-54.37

-62.42

-64.64

-63.08

注:表中数据为实验进行到第7天时的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的±%;
光合速率单位为μmol·m-2·s-1,叶绿素单位为mg·g-1
(1)在实验期间,不管哪种盐胁迫,甜菜的光合作用强度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据图分析,当Na+浓度为140mmol·L-1时,________(填“NaCl”“Na2SO4”或“混合盐”)胁迫对甜菜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小。有同学据图1得出结论,“用NaCl和Na2SO4溶液对甜菜幼苗进行处理一定会减弱光合速率”,这种说法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据表分析,与常温相比,低温条件下甜菜的光饱和点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根据5个甜菜品种的光合速率大小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它们的产量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
(4)据表推测,对低温弱光适应性较好的是品种1和品种2,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 . 鲟类是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誉为鱼类的“活化石”。我国学者新测定了中华鲟、长江鲟等的线粒体基因组,结合已有信息将鲟科分为尖吻鲟类、大西洋鲟类和太平洋鲟类三个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鲟类的形态结构和化石记录可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B.地理隔离在不同水域分布的鲟类进化过程中起作用
C.鲟类稳定的形态结构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研究鲟类进化关系时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有重要价值
7日内更新 | 145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辽宁卷
3 . 在光下叶绿体中的C5能与CO2反应形成C3;当CO2/O2比值低时,C5也能与O2反应形成C2等化合物。C2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完成光呼吸过程。上述过程在叶绿体与线粒体中主要物质变化如图1。

光呼吸将已经同化的碳释放,且整体上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是______过程。
(2)与光呼吸不同,以葡萄糖为反应物的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将改变光呼吸的相关基因转入某种农作物野生型植株(WT),得到转基因株系1和2,测定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图3。图2中植物光合作用CO2的来源除了有外界环境外,还可来自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7—10时株系1和2与WT净光合速率逐渐产生差异,原因是______。据图3中的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株系1的总光合速率,理由是______
(4)结合上述结果分析,选择转基因株系1进行种植,产量可能更具优势,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40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辽宁卷
4 . 某些香蕉植株组织中存在的内生菌可防治香蕉枯萎病,其筛选流程及抗性检测如图。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大量感染香蕉枯萎病的香蕉种植园内,从感病植株上采集样品
B.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收集冲洗液进行无菌检测
C.将无菌检测合格的样品研磨,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内生菌的单菌落
D.判断内生菌的抗性效果需比较有无接种内生菌的平板上的病原菌菌斑大小
7日内更新 | 145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辽宁卷
5 . 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接种,构建腹泻模型。用某种草药进行治疗,发现草药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对于空肠、回肠黏膜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3(AQP3)的相对表达量也有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吸收以自由扩散为主、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为辅
B.模型组空肠黏膜细胞对肠腔内水的吸收减少,引起腹泻
C.治疗后空肠、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提高,缓解腹泻,减少致病菌排放
D.治疗后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可使回肠对水的转运增加
7日内更新 | 147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辽宁卷
6 . 为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砷抑制拟南芥生长的原因,研究者检测了高浓度砷酸盐处理后拟南芥根的部分指标。据图分析,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砷处理6h,根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会减少
B.砷处理抑制根的生长可能与生长素含量过高有关
C.增强LOG2蛋白活性可能缓解砷对根的毒害作用
D.抑制根生长后,植物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下降而影响生长
7日内更新 | 123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辽宁卷
7 . 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是一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利用该技术,人们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提取出来,加以改造后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了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2n=26),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G)也能在棉花植株的细胞中成功表达。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在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研究中,科学家寄希望于将抗虫基因(G)整合(或连接)到棉花细胞的染色体上,以便使抗虫基因(G)能随着棉花细胞中染色体上DNA的复制而复制。DNA复制的意义是通过DNA复制,将_______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使生物表现遗传现象。若在DNA的复制中出现了差错,导致_________,就发生了基因突变。
(3)为确定不同棉花株系导入的抗虫基因(G)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科学家用获得的甲、乙、丙3个转基因抗虫棉纯合株系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①让3个纯合株系植株分别与非转基因植株正、反交得F1,再让F1自交获得F2,若F2中有抗虫性状的植株与不具有抗虫性状的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则表明每个株系的G基因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将上述3个纯合株系植株间进行分组杂交,即甲×乙、甲×丙、乙×丙,每个组合获得F1,F1自交获得F2.若F2中有抗虫性状的植株与不具有抗虫性状的植株的比例为15:1.则说明______。通过上述等诸多实验及其结果,可以推测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置是随机的。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模块考试生物试卷
8 . 超高压技术和木瓜蛋白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为探究木瓜蛋白酶在高压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某科研小组将木瓜蛋白酶溶液分别在0.1MPa(对照组)、200MPa和600MPa的压力下处理,测定其平均氢键数量(处理50纳秒(ns)的平均值)和木瓜蛋白酶相对活性变化的数据(注:氢键是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重要非共价结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压力

0.1MPa

200MPa

600MPa

平均氢键数(个)

157.5

155.5

150.5

木瓜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120

80

A.木瓜蛋白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B.实验过程中适当增加木瓜蛋白酶的浓度会增加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性
C.实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适宜在最适温度、最适PH和200MPa压力下保存
D.600MPa下,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性降低可能与该压力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有关
9 . 稻田综合种养是绿色生态的农渔(禽)发展模式,契合当下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粮养双赢”的良好效益。下图是稻鸭共作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碳元素转移过程,箭头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碳元素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转移,图中箭头指向需修改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鸭子的食物比例由水稻、杂草:植食性昆虫=1:2,调整为3:2,那么调整后鸭子获得的能量值是原来的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倍。
(3)与稻鸭共作模式相比,稻单作模式下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更高。
(4)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二化螟幼虫喜钻入稻茎为害,稻纵卷叶螟幼虫喜取食上表皮及叶肉。苏云金芽孢杆菌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可制成杀虫剂(Bt药液)。科研人员比较不同剂量的Bt药液对二化螟幼虫和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题干信息分析,Bt药液对_____幼虫的杀灭效果较好,另一害虫存活率相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稻田中的基本组分进行合理组织,设计了一个生态缸。下列关于生态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缸中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生态缸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
C.生态缸需要放在不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D.生态缸中生物死亡、水质恶化造成生态系统进一步失衡属于正反馈调节
E.生态缸是密闭的,外部环境对生态缸的生态平衡没有影响
10 . 荠菜既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于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图甲是荠菜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部分路径示意图,图乙表示春末夏初晴朗白天,25℃条件下,荠菜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相关指标的柱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过程中,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为________,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为________,能够为卡尔文循环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
(2)根据图乙数据分析,遮光率超过40%以后,气孔导度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原因是_________。遮光率由40%提升至60%过程中,胞间CO2浓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提高荠菜光合作用速率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列举2项)。
2024-05-20更新 | 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辽宁卷变式题19-2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