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09 道试题
1 . 单基因遗传病囊性纤维病的诊断阵列是表面结合有单链DNA探针的特殊滤纸(其中“0”处放置正常基因的探针,“1~10”处放置不同突变基因的探针)将#1~#3待测个体DNA用有色分子标记,然后将诊断阵列浸泡在溶解有单链标记DNA的溶液中,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B.放置多种探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C.若#2与#3婚配,则后代携带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
D.诊断阵列上还可诊断猫叫综合征、先天性愚型等遗传病
2024-06-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2 . 农业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葡萄(2N=38)茎段上的芽,然后将茎段扦插以获得四倍体葡萄。研究发现,四倍体葡萄中约有40%细胞中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而剩余的细胞均表现正常,故被称为“嵌合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进染色体多次复制
B.“嵌合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38条染色体
C.“嵌合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2、4或8个染色体组
D.“嵌合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的三倍体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2024-06-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3 . 某二倍体雄性动物个体中E、e和F、f两对核基因独立遗传,其中基因F由15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胸腺嘧啶有400个。该雄性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基因F在复制中共需要110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基因E、e和F、f复制过程与染色体复制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C.两对基因的分离以及受精时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
D.基因E和F所在的DNA分子中碱基对A-T与G-C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直径
2024-06-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对根尖先后进行解离、染色、漂洗,再制成临时装片显微观察
B.图甲3区细胞生长较快,是观察有丝分裂最佳区域,且最好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的根尖进行制片观察
C.若将显微镜倍数继续放大,可看到视野中多个细胞存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实验过程中,持续观察可看到D细胞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的动态变化
5 . 如今的生产工艺导致新鲜的蔬果表面常有水溶性的有机农药残留。现取新鲜红苋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结果可绘制成下图的曲线(测得整个过程纯水的浓度变化较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没有水的交换
C.AB段发生质壁分离,BC段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对红苋菜加热,随水温升高,水颜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加热使叶肉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
2024-06-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6 . 细胞中的蛋白质常与其他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质粒复制、转录、翻译时会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B.由RNA—蛋白质复合物形成的核糖体与生长激素的合成有关
C.酵母菌的端粒是DNA—蛋白质复合物
D.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复合物减少有关
2024-06-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7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
(2)图1和图2是培养某土壤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不同,用这2种方法接种后的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______

(3)下列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表1   A培养基配方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浸膏

H2O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1000mL

表2   B培养基配方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1000mL

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______(填“A”或“B”)培养基配方,原因是______
(4)3位同学对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106的培养基中,取0.2mL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66;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246和256,取平均值238;
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4、212和259,取平均值165。
在3位同学的统计中,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
8 . 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是一种优良的食品防腐剂。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泌ε-PL的微生物,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Ⅰ~Ⅴ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培养基时,常需要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______。培养细菌时,培养基的pH需要调至______
(2)步骤Ⅰ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若经过步骤Ⅱ培养后发现菌落铺满了整个培养基、无法分辨出单菌落,则应在第Ⅰ步之前______再进行接种。步骤Ⅲ接种时,应挑选______(地“①”“②”或“③”)号菌落。
(4)培养过程中抽样检测活菌数量时,应采用______(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原因是______
9 . 随着草莓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草莓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育苗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种苗带毒现象普遍,造成优良品种逐年退化。研究人员利用草莓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实现了无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步骤①到步骤②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______。步骤②要进行照光培养,照光的作用是______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______

(3)若要获得突变体,适合作为诱变处理的对象的是______(填“茎尖”、“愈伤组织”或“试管苗”),原因是______
(4)研究人员以草莓幼苗茎形成层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愈伤组织细胞和胚状体细胞都已经出现了脱分化
B.暗处理时间的长短对脱分化率的影响小于再分化率的
C.暗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利于草莓胚状体的形成
D.草莓茎形成层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周
10 . 束顶病毒是引起香蕉束顶病的病原体。农业上,常用感病植株的茎尖作外植体培养脱毒香蕉,相关过程如图1所示。香蕉细胞会往细胞外排出有机物M。回答下列问题:

(1)与植物体其他部位相比,选取感病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的优点是______。处理外植体时经常使用次氯酸钠、______进行消毒。
(2)实验中过程①称为______,实验中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其相对用量会影响分化的方向。若要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芽,则两种植物激素的用量关系应该设置在图2的____________区域。

(3)脱毒苗______(填“会”或“不会”)有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该团队欲探究香蕉中的某有机物M是否具有抗癌作用,若设计实验,以乳腺癌细胞为材料,检测癌细胞的凋亡率,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