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78 道试题
1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第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对F2进行连续自交筛选;第二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含花药壁细胞和花粉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再筛选;第三种方法是提取高秆抗锈病品种的T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导入矮秆不抗锈病品种中筛选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了解以上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通常可从F2的表型及比例得到答案
B.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操作正确)可能得到少数染色体正常的高秆抗锈病植株
C.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要对花药消毒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秋水仙素
D.若成功导入矮秆不抗锈病植株中一个T基因,只能通过自交才能得到纯合ddTT品种
2 . 北京钱学森中学高一某学生做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培洋葱根尖需要经常换水以增加溶氧,防止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烂根
B.图中③是甲紫对活细胞的染色体或染色质染色,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③④顺序颠倒,
C.图⑧中b区域属于已死亡的分生区细胞,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适当移动
D.镜检分生区细胞临时装片时,会发现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比较多
3 . CRISPR/Cas9是一种生物学工具,能够通过“剪切和连接”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机制来编辑基因组。这套系统源自细菌的防御机制,是一种对任何生物基因组均有效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由向导RNA(也叫sgRNA)和Cas9蛋白组成,向导RNA识别并结合靶基因DNA.Cas9蛋白切断双链DNA使其形成两个末端。这两个末端通过“断裂修复”重新连接时通常会有个别碱基对的插入或缺失,从而实现基因敲除,如图所示。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有时存在编辑出错而造成脱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s9蛋白能作用于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化学键
B.对不同目标DNA进行编辑时,使用Cas9蛋白和相同的sgRNA进行基因编辑
C.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使细菌获得抵抗溶菌酶或抗生素的能力
D.其他DNA序列含有与 sgRNA互补配对的序列,会造成 sgRNA错误结合而脱靶
4 .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在长时间的渐变过程中夹杂着短暂的大规模创新,即植物的基本物种也是在进化史早期的一次大爆发式突变中进化而来的。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科学家团队分析了248组植物的异同,发现植物结构组成的变化与整个细胞基因组加倍有关。这种加倍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产生了基因的重复拷贝。结合材料与进化理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研究说明植物进化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B.植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的重复拷贝虽未导致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但为植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上述研究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比较解剖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D.陆生植物比海洋植物进化地位上高等,适应能力更强
5 . IAA不能由花柄运输至子房,但可以由子房运出。科研人员据此推测子房发育成果实与芽产生的IAA无关。为验证该推测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处理:Ⅰ组施加3H-IAA和NPA(IAA运输阻断剂);Ⅱ组仅施加3H-IAA(图中数字为试剂施加位点,字母为检测部位)各区段均为幼嫩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组和Ⅱ组施加3H-IAA的部位均为1处,而Ⅰ组施加NPA的部位为2处,一段时间后Ⅰ组a段放射线强度大于Ⅱ组
B.Ⅰ组和Ⅱ组施加3H-IAA的部位均为1处,而Ⅰ组施加NPA的部位为2处,一段时间后两组子房均不发育,且c段两组的放射性强度为0,则说明推测正确
C.在3处施加3H-IAA一段时间后可以在b段检测到放射性则说明推测正确
D.在3处施加不同浓度的IAA,一段时间后可能存在果实发育情况相同的组
6 .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豌豆自然状态下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B.杂交时,需要在花粉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的操作
C.“在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是假说的内容之一
D.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是否正确
2022-07-10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现的问题是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两种重组性状
B.“演绎”是预测F1进行测交,子代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
C.为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物质配子之间的随机组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2022-06-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8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D.出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期结果为“高茎:矮茎=1:1”属于推理内容
9 . 内质网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只有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才会经囊泡运往高尔基体。未完成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当超过内质网质量控制能力的限度时,会造成内质网的损伤,从而引起UPR(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缓解内质网的负担和损伤。下列描述属于UPR的是(       
A.增加折叠酶的数量,促进蛋白质完成折叠
B.降低内质网膜的流动性,减少囊泡的形成
C.激活相关的蛋白质降解系统,水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D.影响细胞中相关核酸的功能,减少分泌蛋白质的合成
10 . 科学家发现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膜区室,称为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大多膜蛋白、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途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膜泡运输至细胞不同部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蛋白质错误分选运输至ERGIC,ERGIC会产生反向运输的膜泡将货物运回至内质网;对于正确分选的蛋白质,ERGIC通过膜泡顺向运输至高尔基体,再输送到特定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ERGIC对货物运输方向性选择与膜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有关
B.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C.若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功能发生紊乱,可能诱发细胞凋亡
D.此过程中,内质网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