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31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m、r的位置如图 1所示。一批纯种窄叶白花植株经诱导产生了如图 2 甲、乙、丙所示的突变。现有一株由纯种宽叶红花诱导得到的突变体,其体细胞内发生的变异与 M 无关,且为图 2 甲、乙、丙所示变异类型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甲、乙、丙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该宽叶红花突变体的变异类型是图示甲、乙、丙类型中的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1)图2甲、乙、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具体表述)。
(2)实验步骤:①用该突变体与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植株杂交。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3)结果预测:I、若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_______,则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为图 2甲所示变异类型II、若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_____,则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为图 2乙所示变异类型Ⅲ、若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为_______,则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为图 2 丙所示变异类型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在拟南芥的幼根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根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地上部分,地上部分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然后根尖的生长素再通过皮层回流。在幼根的中柱和皮层细胞中,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见图1。将拟南芥横放后,其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信号,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根向地生长,见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____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____
(2)图1中,生长素在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的原因是____
(3)据图分析,拟南芥横放后,由于____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向地弯曲生长。
(4)有研究者曾经认为根的向水性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载体PIN蛋白。请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根的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____(只写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材料:培养7天的正常拟南芥和PIN缺失突变体若干、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培养基左上侧含水量明显低于右下侧)、遮光罩。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 · 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其能促进芽、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盐胁迫会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科学家为此研究了外源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图甲所示,其中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6组是在180mmol·L-1的NaCl胁迫下进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分裂方面,油菜素内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而与____________(答出1种激素)相拮抗。
(2)盐胁迫会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从第1—3组可知,油菜素内酯可以____________(填“加剧”或“缓解”)这种效应。
(3)影响玉米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除了盐胁迫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2例)。
(4)为探究光照、油菜素内酯在根生长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分别设置光暗、BL和蒸馏水处理组,观察、统计水稻根的不对称生长情况,结果如图乙,则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光照和BL都能促进根不对称生长,但BL的促进作用_____
(5)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③块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有利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
2024-06-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4 . 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环境下,皮肤中的___________兴奋,该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增加散热。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增加。
(3)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发热

①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在一片长有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进行统计,马尾松和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C,做出曲线如图所示。请据下图回答:

(1)两个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
(2)两个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
(3)在a年的优势种是_________,在d年的优势种是________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_______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要。
(4)下图是某地—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103kJ/m2·a),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024-06-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构建如图所示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为N3
C.鸭子种群数量在a→b→c的变化过程中,其增长率大于0
D.该模型能反应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2024-05-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图是铃声使狗的唾液分泌与消退过程中的相关刺激转换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刺激1是条件刺激,则刺激1应在无关刺激(食物)之后出现,且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若刺激1和刺激2属同种条件刺激且效应相同,则不需要食物的适时刺激
C.若食物刺激不再出现,则条件刺激1可转变为无关刺激2
D.若食物刺激不再出现,则刺激2仍为条件刺激且效应与刺激1相反
2024-05-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8 . 某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培养液中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研究人员在该生物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将一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基因A1和一个双链均被13C标记的基因A2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在普通12C培养液中培养,先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再发生如图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Ⅱ分离
B.8个子细胞中,最多有4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
C.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1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1个卵细胞含13C标记
D.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6个极体含有13C标记
9 . 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ATTEC,它能将自噬标记物LC3和空间结构改变的蛋白质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其过程如图1所示。

   

(1)ATTEC与异常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______;溶酶体膜和自噬体膜能相互转化的原因是_____,转化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_______
(2)研究发现,在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的大脑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会使得纹状体神经退行,造成神经元的大量死亡,最终表现为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研究表明,ATTEC可有效治疗HD,试分析其作用机制______
(3)网织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细胞内存在大量血红蛋白,若某些血红蛋白出现错误折叠形成不正常的空间结构,则它们会被降解。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条件下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解率,结果如图2.

   

①图2结果表明:在实验pH范围内,ATP能够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先促进后抑制”)蛋白质的降解;科研人员认为催化该反应的酶并不是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试分析其判断依据是_____
②为研究血红蛋白错误折叠的网织红细胞中B蛋白诱导自噬体形成的机理,研究人员将正常B蛋白或失活的B蛋白与纳米金颗粒(能与B蛋白结合,起到标志物的作用)、脂质体(人工构建的脂双层球体)进行共同孵育,观察到图3所示结果。实验观察到正常B蛋白存在时,金颗粒聚集在脂质体与脂质体连接处,而失活的B蛋白存在时无此现象。试推测B蛋白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
10 .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能够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研究者以小鼠作为实验材料,探究瘦素该功能的作用机制。
(1)研究者检测了一系列和脂肪分解有关的酶在瘦素含量增加时的变化,其中活化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p-HSL)含量明显______________。因此,除了直接检测脂肪组织体积外,还可以选择p-HSL的含量作为检测瘦素作用的指标。
(2)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兴奋脂肪组织处的交感神经也具有与瘦素处理类似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瘦素通过使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脂肪分解:
假设2.交感神经兴奋后,会促进瘦素分泌,进而促进脂肪分解;
假设3.瘦素和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脂肪分解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根据以上假设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备选材料: A.生理盐水B.瘦素C.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D.激活交感神经的药物E.抑制瘦素作用的药物
实验一:为验证假设1,在I~Ⅳ注射的物质(或药物)分别是I: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Ⅲ:C IV:____________(填上述正确选项的字母)。若假设1成立,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
实验二:为验证假设2,在I~Ⅳ注射的物质(或药物)分别是I: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Ⅲ:E IV:___________(填上述正确选项的字母)。若实验组脂肪减少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则假设2成立。
综上,若___________,则假设3成立。
(3)经实验证明假设1成立,假设2、3不成立,据此可知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调控脂肪含量。多数肥胖患者体内并不缺少瘦素,而是存在“瘦素抵抗”,请你根据本文提及的所有研究成果,分析导致“瘦素抵抗”的两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