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1 .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①图1中甲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线粒体。甲过程发酵温度控制在18~30℃,经过10~12d,样液中是否含有酒精,可以用______来检验,该物质和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乙过程发酵的最适温度是______。②若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作果醋,制作过程中充气口应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③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反应简式是________
(2)腐乳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发酵食品,它易于消化吸收,原因主要是其含有丰富的_____、小分子肽、_________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
(3)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酸菜,在没有漏气的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同学A怀疑是杂菌污染导致的,同学B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2 . 土壤表层因水分蒸发、颗粒性砂石沉积等因素导致表层较硬,黄豆种子萌发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顶端弯钩”,破土而出后,其下胚轴会向光弯曲生长,幼叶长出前,子叶变绿,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幼苗生长(如图1)。研究发现,“顶端弯钩”和向光弯曲生长现象均与生长素的调节有关,生长素在弯钩A侧浓度低于B侧浓度,多种物质参与“顶端弯钩”的形成,其部分调控机制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3表示生长素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据图推测“顶端弯钩”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是:____
(2)黄豆种子萌发出土时形成“顶端弯钩”的意义是:____
(3)据图2可知:____(选填“赤霉素”、“茉莉酸”、“乙烯”或“水杨酸”)对“顶端弯钩”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的机制是____,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_
2024-02-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其中-S-S-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在胰腺的胰岛β细胞中,胰岛素的合成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下图是胰岛素的合成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它负责生产氨基酸相连的长肽——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是由_______、胰岛素B链、_______、胰岛素A链,共四部分构成。
(2)据图可知,胰岛素的合成经过两个过程,即前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原、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由此可推知:
①前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原的场所是_______,目的是去除_______
②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的场所是_______,目的是去除_______
③两阶段之间通过_______相联系。
(3)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分析,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说明了_______
(4)构成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结构通式是_______,-SH位于_______中。胰岛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肽键,若这些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023-11-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下面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可育的杂种植株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3)过程①要用到酶为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_,过程⑤相当于__________,其涉及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
(4)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进行到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阶段即可。
5 . 叶色突变是植物中一种常见的性状突变。某研究以某植物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材料进行实验,其相关生理特征见下表和图。
株系叶绿素含量(mg·g-1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突变型1.420.590.42
野生型2.470.780.32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测定叶片色素含量时,要先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的理由是_____
(2)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叶色偏黄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低和_____
(3)10:00~12:00间,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净光合速率变化的特点是_____,导致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出2点即可)。
(4)野生型和突变型净光合速率相同时,其总光合速率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理由是_____
6 . 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属于图甲中_____的同化量,C为_____的能量。若该生态系统中草的同化量为E,则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E。
(2)图甲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鹰的主要食物为鼠,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
(3)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导致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调节。
7 . 如下图是细胞内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AT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ATP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物质,在细胞中含量_____
(2)图中所示化学键________(填序号)最易水解,产物为___________
(3)在人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自________作用,右侧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举一例)。
(4)在绿色植物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自_____作用和_____作用。
(5)生物细胞中 ATP的水解一般与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8 .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标记的物质是噬菌体中的DNA
B.图1中的搅拌器的作用是将大肠杆菌与亲代噬菌体外壳分离
C.图2中上清液P含量为20%,原因可能是感染的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
D.若搅拌5min时被感染的细菌含量下降到90%,则上清液S含量会增加
10-11高三上·河南焦作·阶段练习
9 . 农田中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图表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类似物作除草剂可用于农田还是果园?理由是(  )
   
A.果园,果园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   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B.果园,果园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 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C.农田,农田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D.农田,农田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 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2023-12-08更新 | 24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焦作一中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10 .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和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IV入侵入体后,红细胞会被识别,是因为其表面也具有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细胞,对人体的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造成影响。
(3)在HIV入侵人体的早期阶段,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入侵的病毒后,活化的__________细胞可分裂、分化,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之后,暴露出的病原体可与__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5)衰老的红细胞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6)以下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__。
A.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文眉器械
C.与艾滋病患者热情拥抱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