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甲与动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相关曲线,其中N表示动物甲与动物乙种群的现有数量,K表示它们的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t1前,动物甲的种群数量多于动物乙
B.t1~ t2,动物乙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t1时,动物甲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t1前后,动物甲的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动物乙
2 . 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只/hm2。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___法。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
(3)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法。
(4)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该实验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
(5)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123456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个/mL。
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增加、减少)。
(7)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进而增加人口密度。
3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重要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是科研工作者的常见工作内容。某小组用标记重捕法对一片面积为 3 hm² 的草原上的藏羚羊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 a只藏羚羊,全部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了b只藏羚羊,其中有c 只藏羚羊带有标记,由此可以估算该草原上藏羚羊的种群密度为_____ 只·hm⁻²。若上述过程中有标记物脱落的现象,则理论上实际值会_____ (填“大于”或“小于”)估算值。
(2)图甲表示一段时间内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情况,请在图乙中画出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若有其他地区的藏羚羊迁入该草原,则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_____ (填“会”或“不会”)增大,原因是_____

   

(3)调查后发现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衰退型的年龄组成特征为_____,该小组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会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是_____
4 . 假设某棉田生态系统只存在“棉花→棉铃虫→食虫鸟”一条食物链。其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字母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食虫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f
B.用于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等于b-d-e
C.若食虫鸟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棉花的生物量为(a/g)kg
D.棉花、棉铃虫和食虫鸟之间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字母代表部分组成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或生产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生态系统的不同组成成分间循环往复运动
B.图中D为第三、四营养级,最多能获得A同化能量的4%
C.把图中“CO₂”换成“热能”,并去掉①过程,该图就可以表示能量流动过程
D.非生物环境也可以为P提供信息,如物理信息光、温度等
6 . 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在不断的变化,如图表示某种群的种群数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a、b、c代表不同的种群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横坐标表示时间,则从开始到d的这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的数量为a,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如ab段,则该种群的数量会减少
C.若该种群的数量为b,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如bc段,则该种群的数量会增加
D.除了出生率、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等
7 . 科研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病毒蛋白基因C 导入番木瓜,培育出转基因抗病番木瓜,所用的 Ti 质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的原理是农杆菌的拟核DNA 与番木瓜基因发生重组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C.可利用 PCR 技术筛选出含有抗病毒蛋白基因C 的受体细胞
D.可利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检测是否成功构建抗病毒番木瓜
8 . 据统计,日前我国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已经达到50%左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人类遗传学上,可以利用试管婴儿技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解决不孕不育问题,甚至可以通过筛选胚胎等方法避免遗传病患儿出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涉及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等技术
B.使用性激素来促使母体超数排卵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C.采集到的精子在体外受精之前要在体外进行获能处理
D.试管婴儿的早期胚胎发育经历了由桑葚胚→原肠胚→囊胚
9 .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常用于真菌的筛选,其配制过程如下: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至其软烂,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B.除碳源外,马铃薯浸出液还提供氮源和无机盐
C.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核苷酸等物质
D.加入碘液后,周围为蓝色的菌落一般能产生淀粉酶
10 .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对转基因生物产品进行标注,供消费者自主选择
B.为挽救患病的孩子取用婴儿的器官
C.在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初期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
D.全面禁止对转基因微生物的研究以免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