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421 道试题
1 . 豌豆为两性花,营养价值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功能,是孟德尔遗传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实施测交实验时,需对两亲本在未开花前去雄
B.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可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第二年即可选育出纯合黄色圆粒豌豆
D.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连续交配两代,F2中杂合子占比为1/4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H+浓度高),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B.抑制液泡膜上 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C.O2在线粒体基质中与[H]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D.图示过程说明液泡和线粒体之间只有分工没有合作
3 . 如图表示某蔬菜叶肉细胞的某细胞器中进行的一项生理过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 A表示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B表示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C表示的物质 是____________ ;图中的①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 ,③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
(2)当①中的光照突然减弱时,短时间内③中 B的含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选填 “上升 ”、“不变 ”、“下降 ”),C的含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选填“上升 ”、“不 变 ”、“下降 ”)。当①中释放的 O2与该蔬菜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长期相等时,该蔬菜 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_______(选填“能 ”、“不能 ”、“无法判断 ”)。
(3)③中催化 CO2固定的酶(Rubisco)是一个双功能酶,CO2浓度高时,倾向于催化五碳 化合物和 CO2反应;O2浓度高时,倾向于催化五碳化合物和O2反应生成 CO2(称为光呼吸)。 因而当光呼吸较强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会降低,据此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甲、乙、丙三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 CO2的 释放量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 B 点释放的 CO2来自 _______________(填场所),当氧气浓度达到 M 点以 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 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 YZ∶ZX=4∶ 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量的 ______________, 图中无氧呼吸强度降为0时,其对应的氧气浓度为 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

   

(4)某同学用上图装置测定密闭容器中发芽的小麦种子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 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若发现装置甲中墨滴右移的实验数据为 X,装置乙中 墨滴左移的实验数据为Y,则装置中种子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Y:____。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 25℃下一定时间内,若装置甲中墨滴左移10mm,装置乙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呼吸熵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土壤盐分过高对植物的伤害作用称为盐胁迫。SOS 信号转导途径是在拟南芥中发 现的介导盐胁迫下细胞介导外排Na+ ,是维持 Na+ /K+平衡的重要调节机制。盐胁迫出现后,磷脂分子 PA 在细胞膜迅速聚集并与能催化底物磷酸化的蛋白激酶 SOS2 结合,致使 SOS2 接 触激活钠氢转运蛋白 SOS1,并使钙结合蛋白SCaBP8 磷酸化。具体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_____ ,磷脂分子 PA在SOS信号转导途径中作为________________   起调节作用。
(2)盐胁迫条件下,周围环境的Na+____________方式顺浓度梯度大量进入根部细 胞,磷酸化的 SCaBP8减缓了对 AKT1的抑制作用,导致细胞中K+浓度 ______________(填“增 大 ”或“减小 ”)。从结构方面分析,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转运蛋白SOS1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该过程所消耗 的能量来源是 ______________ ,主动运输方式对于细胞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抗膜蛋白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表达 N 蛋白胞外段,制备相应的 单克隆抗体,增加其对 N 蛋白胞外段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1)N 蛋白胞外段抗原制备,流程如图 1.用脂质体将重组慢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导入病 毒包装细胞,质粒被包在 _______________(填“脂质体内部 ”或“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 之间 ”)。质粒在包装细胞内组装出慢病毒,该病毒的结构由 _______________ 组成。随后 用慢病毒感染海拉细胞进而表达并分离、纯化 N 蛋白胞外段。

(2)N 蛋白胞外段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如图 2.用 N 蛋白胞外段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取小鼠脾组织用 ____________ 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置于含有混合气体的___中培养。
(3)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接种到 96 孔板,进行 ______________ 培养。用 ____________ 技术检测每孔中的抗体,其原理是_________ , 筛选出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经体外扩大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
(4)利用N 蛋白胞外段抗体与药物结合,形成___________ ,实现特异性治疗。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为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条件,将兔的成熟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置于含有 5.0%葡萄糖 的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结果如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培养条件肌肉细胞成熟红细胞
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 5.0% 5.0%
加入呼吸抑制剂 4.7% 3.5%
不做任何处理 2.5% 3.5%
A.该实验的对照组为甲组,因变量为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B.甲组与丙组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通道蛋白
C.乙组与丙组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能量
D.实验结果说明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既有主动运输,也有协助扩散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 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 ACE2 受体结 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图 1 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图 2为筛选、制备抗 S 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吞噬细胞的表面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后,将病毒的抗原暴露在细胞表面
B.B 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经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需使用胰蛋白酶分散处理
D.给小鼠注射 S 蛋白,提取激活的 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即可获得杂交瘤细胞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图为类囊体膜蛋白排列和光反应产物形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光解产生的 O2 若被有氧呼吸利用,最少要穿过 3 层膜
B.NADP+与电子(e-)和质子(H+)结合形成 NADPH
C.产生的 ATP 可用于暗反应,也可用于其他消耗能量的反应
D.电子(e-)的有序传递是完成光能转换的重要环节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 H+转 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 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 pH 降低。pH 降低 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 高于细胞质基质
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 CO2 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
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 ATP 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
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 NADH 增多以缓解酸中毒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