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7 道试题
1 .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智力低下综合征,因细胞中X染色体末端可显示如同断裂的脆性部位而得名。研究发现X染色体上F基因的某区域存在n个(CGG)三个核苷酸片段重复,F基因不同变异的相关差异如下图所示,该病严重程度与F蛋白含量负相关。

(1)下列关于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只要表达F蛋白的个体,表现即为正常
B.含f基因的男性一定患病
C.该病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D.含f基因的女性可能患病

(2)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某家系谱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Ⅱ-1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若经基因检测发现 II-3 体内只含正常基因,则Ⅰ-1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

(3)下图表示II-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图(图中所示仅为性染色体)是______

(4)对II-1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其相关序列上存在甲基化现象,这是一种______遗传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影响中心法则中哪一过程______(选填编号)。

(5)根据以上信息判断Ⅱ-2患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概率是______
(6)若Ⅰ-1和Ⅰ-2准备再生一个孩子,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
A.通过羊水抽查对胎儿进行染色体分析可判断是否患病
B.通过B超检测胎儿性别,若为女孩则一定不会患病
C.若生出患儿,可通过注射F蛋白来彻底治疗该疾病
D.通过敲除受精卵中的全突变基因可避免生出患儿

(7)已知F蛋白是一种可以与mRNA结合促进翻译的蛋白质,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获得F基因失活的模型小鼠,检测发现模型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分支减少,树突的总长度降低。请据此推测该病患者智力低下的原因______
2024-06-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班
2 . 生菜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人工种植蔬菜之一。为提高经济效益,研究员探究了光质、胞间C02浓度和温度对生菜品质的影响。图为生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PSI、PSII和PQ与电子传递等有关; 字母A~F表示物质; I、 II、 III表示反应场所。

   

(1)图为生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_________ (A.“光反应”或B.“碳反应”)过程。
(2)图中吸收和转换光能的场所是_________ (A.“I”或B.“Ⅱ”或C.“Ⅲ”); 叶绿体内能量转换的部分路径是_________。(编号排序)
①电能 ②光能 ③NADP+ ④NADPH ⑤三碳糖 ⑥三碳化合物
A. ②→①→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①→③→⑤
(3)据图及已学知识判断,生菜叶肉细胞内H+浓度较高的场所是_________ (A.“I”或B.“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A光解产生H+   ②PQ将I中的H+泵入III③D分解为C和H+ ④H+穿过 ATP 合酶到达I
实验1:探究不同光质对I、 II、III三种生菜生长状况的影响。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绿素总量、壮苗指数与对照组的比值,如图所示。

(4)为提高经济效益,图中生菜品种与光质的最佳组合是(       
A.品种I; 红:蓝=2∶1B.品种Ⅱ; 红∶蓝=1∶1
C.品种I; 红:蓝=1∶2D.品种Ⅱ; 红:蓝=1∶2

实验2:探究高温对生菜植株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为测得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实验步骤需要保持一致的有(       
A.植物生长时的光照强度
B.提取色素时加入的提取液体积
C.选取的叶片在植物上的位置
D.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叶片质量

(6)据图分析,高温处理使叶绿体色素的种类_________ (A.“不变”或B.“增多”或C.“减少”), 叶绿素含量_________ (A.“不变”或B.“增多”或C.“减少”)。据此推测,若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植物对光能的捕获与能量转换能力会_________(A.“不变”或B.“增强”或C.“减弱”)。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生菜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小贾同学制作了水培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7)该实验需要设置的自变量是_________;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
①光照强度     ②水培溶液的温度     ③室内温度        ④植物的生长状况
(8)生菜水培溶液应选择_________ (A.“缺少某种矿质元素”或B.“矿质元素齐全”)的溶液。
(9)检测该实验因变量的合理做法是(       
A.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B.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C.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D.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10)研究发现,持续高温下生菜叶片中叶绿体膜损伤严重,类囊体松散,线粒体结构无明显变化。试分析在持续高温影响下,生菜植株是否仍能获取ATP?并阐述论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美国科学家罗斯曼、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聚德霍夫因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而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囊泡在细胞内主要是指由磷脂分子有序组成的密闭双分子层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如下图中的各种小球形结构。

(1)写出下列序号所标注的细胞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中所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A.细胞核B.核糖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
(3)下列选项中,与囊泡的运输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骨架D.核糖体
(4)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蛋白质从合成到分泌所经历的细胞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5)①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小肠上皮细胞,她_______看到囊泡结构。
A.能              B.不能
②她继续用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发现不同光照强度下,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移动对光照作出不同的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叶绿体的移动与细胞质的流动有关
B. 叶绿体弱光下的响应有利于吸收利用光能
C. 叶绿体对光强的响应可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D.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6)罗斯曼等发现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请推测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什么?___________囊泡是怎样实现精准识别,从而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的?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甲状腺能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富含滤泡细胞,见图。滤泡细胞能从血液中摄取碘,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 (TG) 于滤泡腔内碘化后贮存(MIT和DIT是两种碘化酪氨酸)。当受到刺激时,滤泡细胞能在细胞结构丙的帮助下把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TG)水解,并将产生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释放入血液。

(1)图的①、②、③中,代表细胞质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_,处于不断“流动” 状态的是 __________。(选填编号)
(2)图中与甲状腺球蛋白(TG)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甲、乙、丙B.甲、乙C.甲、丙D.乙、丙
(3)从功能角度分析,图中的碘泵最可能是一种(       
A.通道蛋白B.载体蛋白
C.受体蛋白D.激素蛋白
(4)据图分析,滤泡细胞摄取碘的方式最可能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
(5)据图分析,碘化的TG进入滤泡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6)据题干信息和图推断,结构丙最可能是哪一种细胞器__________
(7)据图分析,滤泡细胞通过质膜上的碘泵从血液中摄取碘与下列哪些过程密切相关(       
A.Na+外排B.Na+内流C.ATP水解D.T3和T4释放入血液

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重要元素,但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研究发现,高碘处理时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线粒体会发生肿胀、嵴模糊等现象。
(8)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分析,高碘处理对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生命活动会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 (选填编号)
① 导致滤泡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
②滤泡细胞从血液中吸收碘的能力下降
③滤泡细胞合成 TG 的量减少
④TG囊泡在滤泡细胞内的运输速度减慢
2024-05-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自然界中的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到发育为完整生物体,体内的细胞都放弃了各自独立性,顽强地结合在一起,承担着特殊的功能,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减少自身繁殖,只增长到它们履行其功能所需要的数量。图1、图2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图解及某一时期的图像。

(1)图1中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____。
A.A→B→AB.B→A→B
C.A→BD.B→A

(2)图2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的比值是1:2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____。
A.G1B.中期C.后期D.末期

细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发生。图3示雌激素在特定条件下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癌细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D)的合成量增加,cyclin D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乳腺癌的恶性发展。

图3

(3)cyclin D的合成场所是____。若细胞核DNA含量开始增加,说明细胞周期开始进入图2中的____(X/Y/Z)期。
(4)据图2及所学知识推测,下列药物中能抑制乳腺癌恶性发展的是____。
A.CDK4/6活性抑制剂
B.雌激素受体抑制剂
C.cyclin D基因表达激活剂
D.纺锤体形成阻断剂

(5)CDK-cyclin复合体是由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有多种类型)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有多种类型)组成的,该复合体可以调控细胞周期内相邻时期之间的转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cyclin和CDK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即具有生物活性
B.调控前期转换成中期与中期转换成后期的CDK—cyclin复合体一定相同
C.抑制cyclin和CDK的结合,可能影响生物体的正常发育
D.不同CDK的功能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6)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过程分别代表的是____。

A.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D.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

(7)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2024-04-2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图1是噬菌体DNA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4的名称是____(中文名称),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同位素标记的是图中____(填序号)位置。
(2)图2所示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若经离心处理后,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上清液出现了较高的放射性,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有____
2024-04-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人体中O2主要由血管中的红细胞运输。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表现为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目高于参考值的血液疾病,有多种类型。如与低氧适应有关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缺氧诱导因子(HIF-1a)在缺氧状态下通过调控促红细胞生长因子(EPO)基因的表达而造成红细胞数目增加的情况,相关机制示意如图,其中甲-丁表示生理过程。

(1)EPO基因所蕴含的遗传信息是___(单选)。
A.磷酸数量B.五碳糖种类
C.碱基序列D.氨基酸序列

(2)图中过程甲是___,需要的原料有___(编号选填)。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氨基酸⑤脱氧核苷三磷酸⑥核糖核苷三磷酸
(3)若过程乙中甲硫氨酰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为5'-CAU-3',则其识别的密码子序列为5'-___-3'。
(4)促红细胞生长因子(EPO)是由16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推测EPO基因至少含有___个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5)图中过程丙为___(单选)。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
C.细胞伸长D.细胞生长

(6)下列对过程丙和过程丁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过程丙和过程丁均伴随蛋白质合成
B.过程丙细胞功能改变,过程丁细胞功能不变
C.过程丙遗传信息改变,过程丁遗传信息不变
D.过程丙细胞数量不变,过程丁细胞数量改变

(7)运动员们通过高原训练以提升运动机能。据图推测,在高原运动训练者体内可能发生___(编号选填)。
①EPO基因表达增强②红细胞数目升高③EPO分泌减少④EPO基因含量升高
某种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细胞内EPO受体基因的第1299—1305位序列缺失导致,如下图所示。患者的EPO受体对EPO高度敏感,使得红细胞生成增加。

(8)结合上图分析,该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是由于___(单选)。
A.基因重组B.染色体片段缺失
C.基因突变D.染色体片段易位
2024-04-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I.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为细胞提供约95%的所需能量。细胞中糖、脂肪和氨基酸的有氧分解最终都在线粒体中完成。除了产生能量外,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基质代谢、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如图是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E代表物质,①、②、③代表生理过程。

(1)上图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过程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字母B、C、D、E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B. ____C._____D.______E. ____
(3)如下图所示,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使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结构①能将H+运回线粒体基质,同时催化ATP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通过质子泵和结构①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B、结构①具有物质转运和催化ATP合成的功能
C、抑制结构①的活性也会抑制无氧呼吸过程中ATP的产生
D、叶绿体内膜上也含有大量能促进ATP合成的结构①
(4)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包扎伤口时用透气的纱布,可以避免伤口细胞缺氧而坏死储存水果和粮食的仓库,可通过降低温度和氧气含量等措施以延长储存时间高等生物保留部分无氧呼吸的能力,不利于其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II.研究发现,缺氧会严重损伤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低压、缺氧的高原旅游,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原反应”后会逐渐适应。
(5)缺氧条件下,高等动物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来应对有限的氧气供应,据所学知识推测此时机体的变化有____________
A、血红蛋白数量增加       B、红细胞数量增多
C、丙酮酸氧化分解增强       D 、糖醇解增强
(6)下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C、AB段血液中增加的乳酸,主要是在肌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的
D、BC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III.2021年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日。近年研究发现,帕金森病(PD)的发病与线粒体的功能异常、自噬途径受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7)异常的线粒体,细胞可通过自噬作用将其清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能分解葡萄糖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B、自噬途径和溶酶体有关,也与内质网有关,其过程需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C、适当强度的细胞自噬可发生在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中
D、衰老线粒体的分解产物可以留在细胞内再利用
(8)“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生动地描述了岁月催人老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会逐渐变白,手、面部皮肤上出现“老年斑”,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行动迟缓等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A、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B、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呼吸酶活性降低所致
C、行动迟缓与酶活性降低及代谢速率下降有关
D、皮肤干燥、皱纹增多与细胞内水分减少有关
2024-04-1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珊瑚礁常位于营养较贫乏的水域,却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如可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珊瑚礁由珊瑚虫的骨骼聚结形成,其绚丽多彩的颜色是因珊瑚虫体内生活的虫黄藻所致。虫黄藻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28℃,盐度范围是27%~40%,超出这些范围会使虫黄藻逃离珊瑚虫。图1表示虫黄藻和珊瑚虫,图2表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的关系,黑色箭头表示捕食。

(1)据图2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___(编号选填)。
①浮游动物②珊瑚虫③虫黄藻④其他藻类⑤核果螺
(2)下列生物学事实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___。
A.不同藻类分布在海洋不同深度
B.虫黄藻生活在珊瑚虫体内
C.珊瑚礁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D.鱼类可以是第二营养级

(3)据图1和图2判断珊瑚虫和虫黄藻的种间关系,下列曲线中符合珊瑚虫数量变化的是___(①/②/③)。

(4)通过测定动物组织的15N比值可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15N比值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大。研究发现,随着季节更替大法螺的15N比值一年四季会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已有知识推测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季节更替___(多选)。
A.大法螺的食物来源和种类发生改变
B.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改变
C.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改变
D.温度的变化直接导致15N比值发生改变

(5)假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只存在“藻类→食藻鱼类→食肉鱼类”营养结构,流经这三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分别为a,b,c,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___(编号选填)。
①a+b=c②a<b<c③a>b+c④a>b>c⑤a=b+c
2024-04-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0 . 某海岛北侧是游客聚集地,水体浑浊度显著高于南侧。科研人员在该岛的南北两侧分别对两种优势珊瑚(杯型珊瑚、滨珊瑚)采样,并检测它们体内虫黄藻的相关指标。图1是计数板上一个中方格的视野。图2表示两种珊瑚体内虫黄藻的相关指标。

(1)图1所示的中方格中,虫黄藻的数量是___
(2)分析图2,南侧两种珊瑚体内虫黄藻的光合速率相对值均比北侧高,可能的原因___(多选)。
A.北侧海水的温度低于南侧海水
B.南侧虫黄藻容易获得充足光能
C.北侧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大
D.南侧虫黄藻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3)进一步研究发现,岛屿北侧两种珊瑚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并无明显差别。可能的原因是北侧___(多选)。
A.杯型珊瑚增加了虫黄藻密度
B.滨珊瑚降低了虫黄藻密度
C.滨珊瑚增加了捕食浮游动物的数量
D.杯型珊瑚中的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增强

(4)综合上述信息推测,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水异常升温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___
2024-04-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