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50 道试题
1 . 使用显微镜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某学习小组利用显微镜对蚕豆叶下表皮永久装片、人血涂片永久装片进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小萌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1。若想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___。

A.向左上方B.向右上方
C.向左下方D.向右下方

(2)小萌同学打算用高倍镜(40×)进一步观察上图中箭头所指的淋巴细胞(低倍镜已观察清晰并移至视野中央),需要拨动___(填“物镜”或“转换器”)更换物镜,在高倍镜视野中,发现观察的细胞数量变___(填“多”或“少”)。
(3)下图2是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局部视野,小萌同学若想在视野中看到气孔的数量最多,应该选择下列哪一种镜头组合___。

A.目镜4×和物镜10×B.目镜10×和物镜10×
C.目镜10×和物镜40×D.目镜16×和物镜40×

(4)在图2的视野中,小萌同学发现细胞中央有黑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___。
A.线粒体B.核糖体C.中心体D.细胞核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生物考试 
2 .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对太阳能的利用过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生存的基础,它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下图为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C表示的是___;F表示的是___;阶段Ⅱ的名称是___,发生的场所是___
(2)叶绿体中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是___(多选)。
A.胡萝卜素B.叶黄素
C.叶绿素aD.叶绿素b

(3)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时,聚酰胺薄膜最上端的色素名称和颜色分别是___。
A.叶绿素a、蓝绿色B.叶绿素b、黄绿色
C.胡萝卜素、橙黄色D.叶黄素、黄色

(4)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的最终来源是___;图中阶段Ⅰ所示过程中能量变化是___
(5)图中B通过ATP合酶进入到叶绿体基质中的运输方式是___。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

(6)图中A从产生部位进入临近细胞内,需要经过___层膜。
(7)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8)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充足的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低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的三碳化合物(C3)、五碳糖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D.上升、下降、下降

(9)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图如图所示。圆圈中出现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午休”现象,请解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__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生物考试 
3 . 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1。

(1)图1中细胞Ⅱ为______,细胞Ⅳ为______
(2)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影响肠道免疫的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皮肤、黏膜分泌的杀菌、抑菌等物质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C.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D.细胞Ⅰ和Ⅲ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当细胞因子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多,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
(3)图1中物质a名称为______。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相同调控方式的激素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素   ③性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5-HT),继而诱发呕吐现象和“恶心”样行为。研究者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停止注射毒素一段时间内,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再给小鼠提供樱桃味糖精溶液时,小鼠品尝的次数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
(4)毒素引发呕吐属于______反射(编号选填),在味觉回避反应中,樱桃味糖精溶液属于______刺激。(编号选填)
①非条件反射   ②条件反射   ③无关刺激   ④条件刺激   ⑤非条件刺激
(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嗜铬细胞释放5-HT的方式为胞吞
B.迷走神经上存在5-HT的特异性受体
C.5-HT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相应的酶降解
D.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蠕动,导致呕吐

人体血液中微量的分子X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膜上转运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转运,如图2。

(6)从下列①~⑥中选择并按顺序表示Na+转运蛋白从合成到定位的路径:______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溶酶体   ④高尔基体   ⑤质膜   ⑥胞外
(7)据图2分析,健康的人体内分子X含量升高时,肾小管腔的Na+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血液中K+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8)下列与分子X有关的事件,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______。
A.分子X的合成
B.肾小管腔中Na+浓度变化
C.分子X的运输
D.分子X与X的受体结合
(9)根据分子X发挥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分子X的特点是______。
A.属于信号分子
B.少量即可对细胞产生较广泛影响
C.属于无机盐
D.只与特定分子发生作用
(10)下列因素中,会对分子X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饮水量②膳食营养结构③外界环境温度④神经系统兴奋性
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的突起包裹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图3)。

(11)图3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___
(12)图3所示髓鞘形成过程中,OL细胞发生了______。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13)根据题中信息,下列对髓鞘物质组成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含有脂质B.不含蛋白质C.含有纤维素D.不含碳骨架
(14)根据图3中髓鞘的位置与形态,下列对髓鞘功能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阻断同一轴突上电信号的传导
C.保护轴突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电信号干扰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4,I~V是发病过程的各阶段。

(15)据图4,MS症发病阶段Ⅰ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______。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16)据图4,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Ⅳ参与免疫应答的是______;(编号选填)在阶段V能合成抗体的是______。(编号选填)与病情反复髓鞘损伤加重有关的免疫细胞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记忆B细胞   ②记忆T细胞   ③浆细胞   ④细胞毒性T细胞
(17)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者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卷
4 . 分析遗传性青光眼的致病机理:眼球中的小梁网由小梁网细胞构成,小梁网细胞凋亡可能引发青光眼,最终损伤视神经。线粒体是小梁网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部分机理如图(1)所示。其中APAF1为细胞凋亡激活因子;Bcl-2与Bax是调控线粒体凋亡的相关蛋白,两者结合后会使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细胞色素c外流。检测发现,小李患JOAG型青光眼,该病由位于1号染色体的MYOC基因突变所致。MYOC基因编码链上部分碱基序列以及小李家庭成员MYOC基因扩增、酶切后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1)据已学知识推测,组成视神经的神经纤维受损,最可能引发的现象是______。
A.光信号不能转化为电信号B.视神经传递神经冲动受阻
C.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D.视神经传递化学信号受阻

(2)研究发现,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中MYOC突变蛋白因肽链折叠出错会阻碍其进一步加工。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断,折叠错误的肽链最可能堆积在______。
A.核糖体B.细胞核C.高尔基体D.内质网

(3)进一步研究发现,小梁网细胞内MYOC蛋白肽链折叠错误会促进Bax与Bcl-2结合。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内可能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 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的ATP增多② H+与O2结合生成的水减少③ 细胞色素c抑制APAF1蛋白活性④ 释放内容物危害周围的细胞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人体稳态与调节-【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5 . 细胞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精妙”的变化,稍有差池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早老症”又名早衰综合症,幼儿时期皮肤松弛变薄,面容布满皱纹,器官也很快衰老而造成生理机能下降,患儿平均寿命为13至14岁。
(1)图1表示人体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要经历的生理过程,对比图中细胞Ⅱ、细胞Ⅲ、细胞V,三者具有相同的____。

A.遗传信息B.蛋白质种类
C.细胞器数量D.生理功能
(2)经研究发现,P蛋白抑制皮肤中某些干细胞“特化”为包括脂肪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使得患儿皮肤变薄,罹患此病。据此推测,P蛋白与图1中____过程有关(填图中字母)。
(3)经测序发现P蛋白基因的编码链部分序列为5'—GGACTGATT—3',由此转录获得的mRNA区段序列为____。参与此mRNA指导合成P蛋白过程的物质与结构有____。(编号选填)
①RNA聚合酶 ②tRNA ③氨基酸 ④核糖核苷酸三磷酸 ⑤内质网 ⑥核糖体
科学家尝试采用健康干细胞移植的方式治疗该病,体外培养干细胞时,获得其细胞分裂的部分特征,如图2所示。

(4)据图2左图判断,干细胞分裂间期时长为____小时。
(5)图2右图中干细胞A正在发生的变化____(编号选填)。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利于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②DNA自我复制 ③染色质螺旋化 ④出现细胞板 ⑤核膜与核仁的消失
图3为某患病家族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

(6)据图3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显性遗传
D.伴X隐性遗传
(7)Ⅱ—3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____
(8)下列属于Ⅲ—1直系血亲的有____。(编号选填)
①Ⅲ—3   ②Ⅱ—3   ③Ⅱ—5   ④Ⅰ—4
(9)为降低该家族后代的发病率,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
A.禁止近亲结婚B.基因检测
C.B超检查D.遗传咨询
2024-05-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合格考)生物试题
6 . 苍蝇喜欢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活动,极易附着病原体传播疾病,但它们自身却不容易“生病”。
(1)在动物粪便中往往存在肝炎病毒、沙门氏菌、寄生虫等病原体,请比较这些病原体,完成下表格。(用“√”表示有,“×”表示无)

结构

细胞

细胞质膜

成形细胞核

核糖体

肝炎病毒

____

____

____

____

沙门氏菌

____

____

____

____

寄生虫

____

____

____

(2)为了检测某菜市场中售卖的预加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取样后在显微镜下镜检,图2是图1虚线部分更换物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沙门氏菌时的视野,要从图1的视野变换到图2的视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移动装片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粗准焦螺旋
E.升高镜筒
(3)苍蝇“不生病”与其功能强大的免疫系统有关。其中吞噬细胞可以识别、吞噬许多病原微生物,其细胞结构如图3所示。苍蝇的吞噬细胞可以借助质膜上的____(填图3中编号)结构来识别各种病菌。除此之外,苍蝇的免疫系统会“释放”抗菌活性蛋白将“侵犯”自己的病菌杀死。图3中参与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填图3中编号)

(4)抗菌活性蛋白被“释放”出吞噬细胞是通过下列四种方式中的____。
A.B.
C.D.
(5)苍蝇的吞噬细胞将病原微生物吞入细胞后,借助于细胞内的溶酶体彻底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没有溶酶体的细胞不发生吞噬清除的代谢活动
D.溶酶体中的残余物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6)科学家从苍蝇体内提炼出4种抗菌活性蛋白,发现其中蛋白甲与蛋白乙均对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为比较两种蛋白的抑菌能力,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把培养的沙门氏菌分为两组。
步骤二:向组1加入蛋白甲;向组2中加入____
步骤三:相同条件下培养数日,观察沙门氏菌的____
实验结果:若观察到____,则说明蛋白甲的抑菌效果更强。
(7)由于某种变异,使这种抗菌活性蛋白中的某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请推测它是否仍具有原来的抗菌作用,并阐述原因____
(8)下列证据中能支持苍蝇不易“生病”的有____。
A.苍蝇的消化管道长而复杂
B.苍蝇的消化液中含有强酸和酶
C.苍蝇的免疫细胞能分泌抗菌活性蛋白
D.苍蝇有“边吃边吐”的进食习惯
(9)据测量,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直径约100μm,其部分结构的数据见下表。为了在社区举行的“讲卫生、树新风”科普活动中展示免疫细胞的功能,小明课外兴趣小组制作了吞噬细胞的模型,如图4。

细胞结构

一般数据

细胞核

直径5~20μm

叶绿体

长径5~10μm,短径2~4μm

线粒体

直径0.5~1μm,长1.5~3μm

中心粒

直径0.2μm,长0.4μm

溶酶体

直径0.2μm至数微米

在制作细胞模型时要注意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大小比例等科学性,根据表4及所学知识,从图4找出他们制作的细胞模型中需修改的结构____。(填图4中编号)
2024-05-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合格考)生物试题
7 . 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研究发现堆肥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从堆肥中筛选分离出高效降解角蛋白的嗜热菌的流程如图2

       

(1)为筛选高效降解角蛋白的嗜热菌,将堆肥样品处理后接种至以________(填“尿素”、“角蛋白”或“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根据图1分析可知,堆肥样品在_________(填“a”、“b”或“c”)点取样,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根据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判断,步骤③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该方法步骤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单选)。
A.酒精灯B.涂布棒       C.培养皿D.显微镜
(3)步骤③接种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两种菌落,甲菌落周围无透明圈,乙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为筛选目标菌,应该选择_______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理由为__________
(4)有人推测,甲菌可能利用了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若要进一步确定甲菌能否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即____________
(5)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角蛋白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角蛋白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答一点)。某学校多个研究小组按图2所示操作步骤筛选出降解角蛋白能力较高的菌株1和2。下表为某一小组配制的过程③和过程④培养基的成分表。

成分

过程③

过程④

葡萄糖

+

+

(NH4)2SO4

+

-

NaCl

+

+

KH2PO4

+

+

微量生长因子

+

+

角蛋白

-

+

琼脂

+

+

“+”添加;“-”未添加
(6)表中过程③和过程④中的培养基成分配制的不合理之处有__________。
A.过程③中没有添加角蛋白
B.过程③中不应添加(NH4)2SO4
C.过程④中不应添加角蛋白
D.过程④中应添加(NH4)2SO4
E.过程④中不应添加琼脂
2024-04-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肿瘤细胞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和清除,但有时也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发生免疫逃逸。图1为T淋巴细胞针对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

   

(1)图1中,T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TCR不能直接识别肿瘤抗原,需要抗原呈递细胞协助。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抗原,抗原经加工后其抗原信息表现到抗原呈递细胞的表面,进而被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TCR识别。图1中,细胞a为________(单选)
A.细胞毒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
C.记忆T细胞D.浆细胞

(2)图1所示过程属于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特异性免疫   ②非特异性免疫   ③细胞免疫   ④体液免疫   ⑤第一道防线   ⑥第二道防线   ⑦第三道防线
(3)图2中,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启动T淋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引起免疫逃逸。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单选)
A.这种细胞死亡的方式称为细胞凋亡
B.这种细胞死亡的方式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C.PD﹣L1与PD﹣1的表达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PD﹣L1与PD﹣1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已有研究发现,免疫疗法可能改善人体自身的衰老细胞或衰老疾病,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相关实验。
(4)研究者检测衰老小鼠模型中表达PD-L1蛋白的衰老细胞比例,结果如图3,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推测:衰老细胞可能通过_________方式,“迷惑”免疫细胞,逃脱免疫监视。

   

注:年轻小鼠是2月龄,衰老小鼠是24~26月龄
(5)进一步研究衰老细胞中PD-L1含量的变化机制,科研人员在PD-L1蛋白含量低的衰老细胞中分别加入相关蛋白酶抑制剂E或B后,检测PD-L1的蛋白含量及PD-L1+衰老细胞群比例,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ACTB是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在细胞中表达稳定,PD-Ll+衰老细胞群为表达PD-Ll的衰老细胞
(6)根据实验信息和所学知识,评价研发PD-1抗体或PD-L1抗体作为潜在治疗衰老疾病的优势和不足___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篮球运动一次进攻的时间限制是24s,因此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剧烈运动时心跳过快,血压升高;此时机体可以通过动脉压力反射来调节,使心率和血压恢复正常,其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进行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随后位于血管壁上的_______(编号选填)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_________,使血压降低。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体心脏在营养液中可保持正常跳动。电刺激离体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副交感神经释放物质甲,会抑制心脏跳动。为验证物质甲会影响心脏跳动,请在下表1中完成实验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离体蛙心脏+营养液

离体蛙心脏+营养液

处理方法

向心脏灌注①

向心脏灌注等量的营养液

预期实验结果

心跳正常

①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强度运动结束后运动员感到肌肉酸痛、疲劳。为减轻运动员高强度运动训练后的肌肉酸痛感,将24名运动员随机分成2组,训练结束后,实验组增加30min低强度整理运动,而对照组直接休息。检测血液乳酸半时反应时间(乳酸浓度下降一半时所用时间),结果如图2。

(4)据图2可知,实验组的乳酸半时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说明30min整理运动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血清乳酸的消除。据此,请为篮球运动员提出一条有关缓解肌肉酸痛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乳酸从肌细胞扩散到血液中,进而在肝脏中重新转化为葡萄糖再释放到血液中,最终又回到肌细胞中。从物质与能量的角度解释出现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
(6)科学家研究发现,尽管有乳酸等物质的干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其维持稳定的原因有__________。
A.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B.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排出CO2
C.小肠中的碱性物质与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的缓冲作用
D.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的缓冲作用
2024-04-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用iPS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流程运用了重组DNA、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
B.①过程的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突变为iPS细胞
C.③过程中使用有活性的病毒处理的目的是诱导细胞融合
D.组蛋白乙酰化和去甲基化有利于重构胚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