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分析遗传性青光眼的致病机理
眼球中的小梁网由小梁网细胞构成,小梁网细胞凋亡可能引发青光眼,最终损伤视神经。线粒体是小梁网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部分机理如图(1)所示。其中APAF1为细胞凋亡激活因子;Bcl-2与Bax是调控线粒体凋亡的相关蛋白,两者结合后会使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细胞色素c外流。检测发现,小李患JOAG型青光眼,该病由位于1号染色体的MYOC基因突变所致。MYOC基因编码链上部分碱基序列以及小李家庭成员MYOC基因扩增、酶切后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1)据已学知识推测,组成视神经的神经纤维受损,最可能引发的现象是______。(单选)
A.光信号不能转化为电信号B.视神经传递神经冲动受阻
C.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D.视神经传递化学信号受阻

(2)研究发现,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中MYOC突变蛋白因肽链折叠出错会阻碍其进一步加工。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断,折叠错误的肽链最可能堆积在______。(单选)
A.核糖体B.细胞核C.高尔基体D.内质网

(3)进一步研究发现,小梁网细胞内MYOC蛋白肽链折叠错误会促进Bax与Bcl-2结合。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内可能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 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的ATP增多                    ② H+与O2结合生成的水减少
③ 细胞色素c抑制APAF1蛋白活性              ④ 释放内容物危害周围的细胞
(4)研究发现,JOAG型青光眼是由MYOC基因的编码链第733位碱基“T”替换为“G”所致。突变后,MYOC蛋白第245位氨基酸由______变为______。若想利用PCR扩增MYOC突变基因开展研究,设计其引物的部分序列是______。(通用遗传密码:GAG为谷氨酸;CUC为亮氨酸;GGU为甘氨酸;UGU为半胱氨酸;ACA为苏氨酸;CCA为脯氨酸)
(5)据图(2)判断,小李家系JOAG型青光眼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其父母再生育二胎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6)调查发现,小李还患有红绿色盲(由OPN1LW基因突变所致)。一般情况下,小李体内OPN1LW突变基因与MYOC突变基因进行重组的过程发生在______。(编号选填)
① 精细胞                                                      ② 小梁网细胞                          
③ 精原细胞                                                      ④ 初级精母细胞
(7)研究还发现,TGF-β蛋白过量也会影响小梁网的功能,从而引发青光眼。据已学知识推测,TGF-β蛋白过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单选)
A.TGF-β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下降
B.TGF-β基因启动子区域与其他蛋白质结合
C.TGF-β基因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结构改变
D.体内部分RNA片段与TGF-β基因转录的产物结合

(8)结合题干及已学知识推测,为缓解青光眼所引发的症状,下列方案合理的有______。(多选)
A.移植正常的神经干细胞修复或再生视神经
B.阻断Bax与Bcl-2结合降低小梁网细胞凋亡
C.基因治疗修正MYOC突变基因并注入眼球组织
D.诱导多能干细胞产生小梁网细胞并注入眼球组织
2024-04-13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谚语“白露不露身”,是提醒人们“白露”过后,天气冷暖多变,要注意保暖。在正常情况下,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对于感冒易感人群而言,“寒冷”可能是引发感冒的诱因。从“防”的角度,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感冒的一种方法;从“治”的角度,口服中草药是我国治疗感冒的一种手段。图1为甲流mRNA疫苗制备的部分流程,其中I~Ⅺ分别表示过程;X、Y、Z分别表示DNA分子的长度;kb表示千碱基对。图2为研究人员利用“角茴香”(一种植物)治疗感冒的相关实验结果。

   

(1)据已学知识判断,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参与体温调节的生理反应有____。
A.骨骼肌战栗B.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C.皮肤血管舒张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甲流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人体内的物质与该病毒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相同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 DNA       ② ATP       ③ 磷脂       ④ 蛋白质
(3)在制备甲流疫苗的过程中,据图1判断,需要以核糖核苷三磷酸为原料的过程是____(编号选填);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的大肠杆菌的环形质粒长度可能是____kb;若用HindⅢ和EcoRⅠ完全酶切上述培养基中某个菌落的质粒,则凝胶电泳后可观察到的DNA条带长度是____ kb。
① II       ② Ⅲ       ③ Ⅴ       ④ Ⅵ
(4)据图1判断,若注射甲流mRNA疫苗后,机体内由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有____。(编号选填)
① Ⅷ       ② Ⅸ       ③ Ⅹ       ④ Ⅺ
(5)将甲流病毒抗原肽基因逆转录后的编码链部分序列为5’-GTGTAATATA-3’,若将该序列所编码的天冬酰胺替换为缬氨酸,可提高mRNA疫苗的安全性。据此及已学知识判断,采用定点突变改造天然抗原肽时,可作为PCR合成抗原肽突变基因引物的是____。(密码子:天冬酰胺5’-AAU-3’,缬氨酸5’-GUC-3’)
A.5’ -GTGTGTCATA-3 ’B.5’ -TATCAGACAC-3’
C.5’ -GTGTCTGATA-3’D.5’ -TATGACACAC-3’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在mRNA中通过Ψ(一种核苷,如图3所示)替换某种结构相似的核苷,获得性能优化的mRNA疫苗的研究。

   

(6)据此推测,下列核苷最可能被Ψ替换的是____

   

(7)据相关信息及已学知识推测,科学家通过Ψ替换mRNA特定位点的核苷所生产的mRNA疫苗的优点可能是提高____。(编号选填)
①安全性       ②转录效率       ③稳定性       ④翻译效率
(8)为探究角茴香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研究人员用角茴香提取液灌胃感染甲流的小鼠,5天后测定小鼠血液中能反映炎症反应程度的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评价,角茴香治疗甲流的疗效,并写出分析过程____
3 . 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CGGM)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及半乳糖障碍,严重患者容易腹泻。健康人小肠上皮细胞运输单糖等物质的部分机理如图所示,其中SGLT、GLUT2、GLUT5和Na+/K+ATP酶分别表示质膜上的转运蛋白。

(1)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据图比较,与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最相似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Na+进小肠上皮细胞
②K+进小肠上皮细胞
③Na+出小肠上皮细胞
④葡萄糖出小肠上皮细胞
(2)小明腹泻就医,医生对其进行各项检验,结果如表所示。据图及已学知识推测,表中各指标异常的可能原因,并用数字编号选填。

样本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正常参考范围

推测指标

异常的原因

血液

口服糖溶液后

30~180min血糖变化情况

血糖升高值

<1.1 mmol/L

血糖升高值

>1.1 mmol/L

(1)____

粪便

粪便pH

<5.0

6.9-7.2

(2)____

①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减少
②肠道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③消化道双糖或多糖水解酶活性降低
(3)进一步检测发现,小明是CGGM患者。据相关信息及已学知识推测,其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
A.Na+与葡萄糖或半乳糖竞争SGLT蛋白
B.SGLT蛋白与肠上皮细胞质膜结合异常
C.SGLT蛋白结构改变导致运输功能异常
D.SGLT基因甲基化导致SGLT蛋白减少
(4)对小明及其表型正常父母22号染色体上的SGLT基因进行检测,相关基因编码链的部分序列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CGGM的遗传方式及变异类型分别是________

父亲:5’-TCA……GCGGTTTGG-3’

5’-TCA……GCGGTTGG-3’

母亲:5’-TCA……GCGGTTTGG-3’

          5’-TAA……GCGGTTTGG-3’

小明:5’-TAA……GCGGTTTGG-3’

5’-TCA……GCGGTTGG-3’

(5)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小明父母再生一个患CGGM男孩的概率是____
(6)遗传咨询发现,小明祖父和外祖母都是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若小明父母欲生育二胎,则下列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参与受精后,可导致胎儿同时患有白化病(A/a表示白化病基因)和CGGM(B/b表示SGLT基因)的组合是____。(编号选填)

(7)研究发现,CGGM有多种致病类型。若小明的妹妹因SGLT蛋白的甘氨酸(密码子:5’-GGG-3’)被精氨酸(密码子:5’-AGG-3’)替换而引发CGGM,据此推测,小明妹妹SGLT突变基因转录过程中的模板链为5’-____-3’。
(8)若小明已到适婚年龄,从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的角度,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对其妻子进行基因检测
②评估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
③对其胎儿进行B超检查
④对其胎儿进行染色体分析
(9)目前CGGM的治疗以饮食控制为主,结合相关信息,请对CGGM患者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____
2023-12-1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生物试题
4 . 探究睡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睡眠时大脑会释放促睡眠因子(PGD2)。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PGD2在脑毛细血管中大量积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度分泌、抗病毒能力下降等,部分机制如图1所示。其中,VLPO神经元通过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诱发睡眠;I表示免疫细胞;IL-6是一种促进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FNA是一种抗病毒的细胞因子;①~⑩表示过程。

(1)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睡眠状态下,机体内含量增加的物质有______。(多选)
A.腺苷B.PGD2C.IL-6D.肾上腺素

(2)据图1及已学知识分析,当“促睡眠”的信息传递至VLPO时,该细胞的质膜上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 K+通道开放程度增大                                        ② Na+-K+泵的活动加强
③ Cl-通道开放程度增大                                  ④ Na+通道开放程度增大
(3)研究发现,脑中还存在激发觉醒的神经元(TMN)。有学者提出“VLPO-TMN‘跷跷板’模型”,以解释机体在睡眠与觉醒之间的调节机制。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与上述调节机制类似的过程有______。(多选)
A.②B.③C.④D.⑤

(4)据图1及相关信息,阐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患病毒性感冒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5)研究人员分别检测身体状况良好的志愿者在正常睡眠(睡眠时间为23:00~6:00)与睡眠剥夺(睡眠时间为3:00~6:00)两种情况下,体内IL-6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探究睡眠与IL-6含量的关系,以下推断与图2中的数据相吻合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 IL-6的含量变化受昼夜节律的调控
② IL-6的含量与白天疲劳程度呈正相关
③ 白天IL-6的含量与夜晚睡眠时间呈负相关
④ 夜晚深度睡眠质量与IL-6的含量成负相关
5 . 治理公园的生态环境
上海市虹口区精武体育公园,昔日以“曲阳公园”之名著称。在20世纪80年代,曲阳公园因其显著的人流量、常年开放的钓鱼项目、中心湖与周边湖泊的隔离状态以及湖畔密集的落叶植物等特点,一度遭遇了严重的中心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这一问题源于水中N、P含量过高,最终导致蓝藻大量滋生,严重影响了公园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通过构建图1所示的“沉水生态系统”,中心湖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1)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中心湖生态系统稳态被破坏的进程依次是______。(编号排序)
① 中心湖的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被严重破坏
②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发,消耗水体溶解氧
③ 残饵、垃圾、落叶等沉积水底,释放氮、磷营养物质
(2)1985~1995年间中心湖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能维持一定的功能,这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单选)
A.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B.较弱的抵抗力稳定性
C.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D.较弱的恢复力稳定性

(3)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建构“沉水生态系统”能有效改善中心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原因包括______。(多选)
A.拦污帘拦截水生动物的尸体避免污染物排放
B.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用于生长
C.吸附在生物栅栏上的固氮菌吸收并固定水体中的N
D.水生动物通过食物网降低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

(4)研究人员测定了常见挺水植物“菰”的部分生理指标,如图2所示。据图2推测,在中心湖深水区域种植“菰”的优点包括______。(多选)

A.吸收水体中更多的营养物质B.为水生微生物附着提供空间
C.避免因过度繁殖成为优势种D.为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供氧

(5)研究人员利用生态瓶探究水生动植物治理水污染的效果,相关内容如表所示。据表及相关信息分析,下列关于水体氨氮去除率的推理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生态瓶的成分

沉水植物

30株伊乐藻(6~10月生长旺盛、9月初人工捕捞)

浮叶植物

1株睡莲(5~9月生长旺盛、10月下旬进入休眠期)

水生动物

2条鲤鱼(6~7月食量大、8月后食量下降)

含氨氮量高的污水

A.6~7月水生植物生长快,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氨氮去除率提高
B.6~7月鲤鱼摆尾强烈,促进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物质,氨氮去除率提高
C.8月鲤鱼活动力差,睡莲与伊乐藻种间竞争激烈,氨氮去除率下降
D.9月人工捕捞鲤鱼,导致对睡莲和伊乐藻的捕食率降低,氨氮去除率提高

(6)曲阳公园中心湖“沉水生态系统”利用食物链(蓝藻→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来净化水质。据题干信息及已学知识分析,投放肉食性鱼类净化水质的优势及风险。___
6 . 利用生物工程生产宫颈癌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DNA病毒,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可能引发宫颈癌。感染HPV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Ⅰ~Ⅳ表示免疫细胞;L1为HPV病毒表面抗原,E6和E7皆为HPV病毒内部蛋白;p53蛋白和pRb蛋白皆为抑癌蛋白。

(1)人体感染HPV后,图1中细胞Ⅱ的功能是______。(多选)
A. 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B. 清除被病毒入侵的细胞I
C. 清除被病毒入侵的上皮细胞       D. 识别靶细胞抗原肽-MHC分子复合体
(2)图1中细胞Ⅲ参与的免疫应答属于______。(多选)
A. 非特异性免疫       B. 特异性免疫
C. 体液免疫       D. 细胞免疫
(3)据图1分析,长期感染高危型HPV诱发宫颈癌的原因可能是HPV的______。(多选)
A. E7蛋白降解pRb蛋白,促进上皮细胞DNA的复制
B. E7蛋白与pRb蛋白结合,促进上皮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C. E6蛋白与p53蛋白结合,抑制上皮细胞DNA聚合酶的合成
D. E6蛋白激活p53蛋白,促进上皮细胞纺锤体相关蛋白的合成
注射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制备预防型HPV疫苗的部分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Ⅰ~Ⅳ表示过程;kb表示1000碱基对;AbAr为真菌类抗生素(AbA)的抗性基因;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酶蛋白可将一种无色化合物(X-α-gal)水解成蓝色产物;pMD上仅在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两端存在BamHI和XhoI的酶切位点。

(4)据图2判断,基因工程生产预防型HPV疫苗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 BamHI                    ② MboI                           ③ XhoI                    ④ DNA连接酶
(5)据图1、2推断,基因工程制备预防型HPV疫苗的目的基因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 L1基因                    ② E6基因                    ③ E7基因             ④ MHC
(6)图2中过程Ⅳ所用的选择培养基需在通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_____。(编号选填)
① 琼脂                                               ② 生长因子                            ③ 水
④ AbA                                               ⑤ X-α-gal                                 ⑥ 无机盐
(7)据图2判断,将______(蓝色/白色)菌落中的pMD-HPV分子用过程Ⅱ中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完全酶切后,理论上凝胶电泳上出现的条带的长度为______kb。
(8)为提高HPV疫苗对免疫系统的激活能力,据相关信息及已学知识推测,可采取的做法有______。(多选)
A. 利用定向进化技术获得新型抗原蛋白
B.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获得天然抗原蛋白
C. 避免接种期间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D. 根据年龄、感染风险等制定接种方案
7 . 探究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机制
盐胁迫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及种植层,会对农作物造成盐胁迫,从而影响其产量。在盐胁迫环境下,番茄叶肉细胞的部分调节机制如图1所示。其中,①~⑩表示过程;I~IX表示物质分子。

       

(1)据图1推断,在盐胁迫环境下,番茄叶肉细胞排钠所需的能量来源有______。(多选)
A.IX氧化分解供能B.光合作用产生的IV
C.ATP磷酸基团转移D.光合作用产生的VI

(2)盐胁迫会破坏生物膜的结构,据此推测,图1中直接受盐胁迫影响的过程有______。(用图3中的数字编号填空)
(3)盐胁迫处理1周后,研究人员检测番茄叶肉细胞的相关指标,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及图1推测,盐胁迫使番茄产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多选)


Mg2+

(mg·g-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气孔导度(mol·m-2·s-1

PGK

(U·g-1

cyt

(nmol·g-1·h-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CK

4.7 a

356.0 a

0.43 a

70.1 a

166.3 a

8.3 a

S

2.8 b

335.4 a

0.12 b

36.2 b

53.7 b

3.5 b

注:CK与S分别表示对照组和盐胁迫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盐胁迫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小写字母相同表示盐胁迫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GK为图3过程⑩的关键酶;cyt为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
A.气孔导度下降会使过程⑨生成的化合物减少
B.PGK含量降低使过程⑩糖类的合成速率下降
C.cyt含量降低从而导致过程⑨、⑩的速率降低
D.Mg2+浓度降低从而导致过程⑦、⑧的产物减少

(4)据图1推测,番茄叶肉细胞应对盐胁迫的“策略”可能是______。(多选)
A.SOS1磷酸化激活B.SOS2和SOS3分离
C.NHX蛋白活性增强D.HKT基因表达量增加

研究人员探究了盐胁迫下,乙烯和茉莉酸对番茄胚根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5)据图2分析,概述实验结果是______
(6)研究人员进一步针对盐胁迫影响番茄胚根生长的机制提出以下2种假设:
假设1:盐胁迫分别调控乙烯和茉莉酸的合成影响胚根生长
假设2:盐胁迫通过乙烯调控茉莉酸的合成影响胚根生长
针对上述假设,请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 _____
8 . 研究人员欲探究在神经系统中参与调节等功能的星形胶质细胞质膜上K+通道对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将小鼠分别放置在超过其体长的水环境中进行“强迫游泳”实验。当小鼠不能积极应对环境压力,出现静止行为,则被视为“抑郁”。研究人员分别用K+通道阻断剂和开放剂处理小鼠,实验结果如图1(a)所示。研究表明,小鼠大脑存在“抑郁中枢”和“快乐中枢”共同参与情绪调控,抑郁中枢对快乐中枢有抑制作用。强迫游泳实验后,小鼠大脑中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细胞体发生的部分反应,如图1(b)所示。
   
(1)据图1分析,强迫游泳会____(促进/抑制)小鼠抑郁行为的发生。
(2)在正常情况下,快乐感觉不会持续发生。据图及已学知识推测,当机体持续产生快乐感觉时,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的数量将____(增多/减少/不变)。
(3)实验发现,用氯胺酮(谷氨酸离子型受体阻断剂)可以治疗抑郁症,但大剂量使用可能出现药物成瘾(通过刺激中枢神经造成兴奋或愉快感的一种超乎寻常的行为)。据图1及已学知识,分析上述机理____
研究人员欲探究运动、肠道有益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利用小鼠开展实验。
实验1:探究肠道有益菌群对健康小鼠运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2:探究改善抑郁症的策略。
   
(4)据图2分析,找出支持表中相应观点的证据,并用图中数字编号填空。

观点

支持观点的证据

用图2中的数字编号填空

观点1:使用抗生素会减弱运动力

____

观点2:补充肠道有益菌群能增强运动力

____

观点3:抗生素可能通过破坏肠道有益菌群影响运动力

____


(5)研究发现,运动能使小鼠产生多巴胺缓解抑郁症。结合实验1,简述实验2的设计思路____
9 . 工业烟气一般含高浓度的CO2(浓度范围为6%~99%),大量释放会加重温室效应。研究人员发现,微藻(单细胞藻类)是一类经济、环保、能循环固碳的微生物,欲利用其吸收烟气中的CO2。微藻固碳的部分机制如图1所示,其中,I~VIII分别表示反应过程;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物质,丁是微藻固碳途径中具催化功能的物质;蛋白1和蛋白2是促进无机碳运输的2种蛋白。然而,大量实验发现,微藻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对CO2的利用率低,且在酸性环境下容易出现细胞凋亡现象。为此,研究人员尝试采取多种策略,以期提高微藻对高浓度CO2的耐受能力。

(1)研究人员从某地取样后发现,水体中除微藻外,还有蓝细菌。据已学知识判断,图1中区分微藻与蓝细菌的细胞器是____
(2)据图1及已学知识判断,微藻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路经是____。
A.ATP、NADPH→糖类
B.糖类→ATP→电子传递链→ATP
C.光能→电能→ATP、NADPH
D.糖类→NADH→电子传递链→ATP

(3)据已学知识判断,图1中微藻细胞内甲既能在镁螯合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一种能在光照下释放高能电子的乙____;又能在铁螯合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戊,继而转化为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该蛋白参与能量载体分子____的合成。(编号选填)
①ATP合酶   ②叶绿素a   ③磷酸甘油醛   ④ATP   ⑤NADH   ⑥NADPH
(4)据题干及已学知识推测,图1中丁直接促进的反应过程是____。
A.C3还原B.五碳糖还原
C.CO2固定D.五碳糖再生

(5)研究发现,在烟气环境中与微藻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CDK4与cyclinD活性受抑制。上述蛋白能促进细胞从G1进入S期。据此推测,在烟气环境中,微藻细胞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
A.染色体数目加倍B.染色质螺旋化受抑制
C.加快RNA的合成D.纺锤体的组装受抑制

(6)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微藻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利用CO2效率低的原因可能有____。
A.铁鳌合酶活性增强导致细胞凋亡
B.镁鳌合酶活性降低导致II的速率降低
C.蛋白2活性受抑制导致IV的速率降低
D.蛋白1活性受抑制导致HCO3-浓度降低

(7)研究人员欲采用“CO2梯度驯化”实验驯化微藻,相关技术路线如图2(a)所示。将各驯化阶段的微藻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检测相关蛋白的活性,结果如图2(b)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并推测“CO2梯度驯化”能提高微藻CO2利用率的原因____
10 . I.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即利用自然方法来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社会问题。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基于NbS的理念,可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提高其固碳能力,以缓解温室效应。研究发现,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虚线箭头表示食物链,实线箭头表示微生物参与碳循环的主要过程。

(1)据题干信息及已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与NbS理念吻合的是____
A、防护林的可持续管理
B、退耕还林还草
C、合理耕作和秸秆燃烧
D、修建湿地公园
(2)据图1及已学知识分析,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
A、获得有机物       B、分解有机物
C、合成有机物       D、转化有机物
(3)调查发现,某地土壤微生物主要有放线菌、真菌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土壤中的微生物____(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据图1计算,若蜈蚣的食物由40% 行军蚁、60% 线蚓组成,行军蚁和线蚓的食物都分别由50% 植物凋零物和50% 土壤有机质组成,且该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效率为20%。若土壤有机质20%不能被利用,在仅以碳作为唯一能源物质的情况下,要满足100 kJ蜈蚣的生存,由微生物固碳后形成的土壤有机质至少为____ kJ。
II.“匍匐大戟”是一种适应能力强、匍匐生长的外来物种,为探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固碳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地多项生态学指标展开调查,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其中,PLFA是微生物细胞质膜重要的组成成分,其总量与微生物含量呈正相关。

经纬度

气候类型

入侵前后

土壤碳储量

变化的相对值

PLFA/(nmol/g-1

土壤小动

物总量/

(只/m3

植物物种丰富度/(种)

115°33’24”E 37°03’36”N

温带干旱型大陆性季风气候

入侵前

224.6

24.9

168

12

入侵后

182.5

33.1

224

10


(5)据图、表推测,匍匐大戟入侵后,该地土壤微生物固碳能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编号选填)
①植物固碳的总量下降
②非固碳微生物大量繁殖
③纬度高降水少影响植物生长
④土壤动物对土壤中碳的消耗量增加
(6)为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固碳能力,据图1及已学知识分析,可检测的指标有____。(编号选填)
①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②调查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③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④检测空气中CO2的浓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