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原产北美的少花蒺藜草是一种入侵杂草,目前已严重危害内蒙古草原等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植物多样性的情况,得到下表。图1为少花蒺藜草在不同生境中表型特征(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结果差异显著;小写字母相同表示结果差异不显著)。

采集地编号主要伴生物种

1

针茅、糙隐子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2

锦鸡儿、冷蒿、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3

蒙古冰草、沙生冰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4

狗尾草、茵陈蒿、白草、少花蒺藜草

5

针茅、羊草 、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6

榆树、黄柳、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1)上表和图1分别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
(2)表中常采用样方法获得,若想测算科尔沁沙地各物种种群密度,表中缺少的数据是________。在做样方调查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选择该地区物种密度较大的区域确定采集地1至6
B.在各采集地中随机选取多个样方
C.在各采集地中选取样方的面积大小一致
D.统计各样方物种数量,以数量最多的样方数据作为最终呈现数据
(3)表中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它们的生态习性相似,相互之间属于________关系。
(4)在少花蒺藜草入侵草原生态系统的初始阶段,其种群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模型,随后该地区部分伴生植物数量逐渐减少,这种群落演替为________演替。
(5)为探究少花蒺藜草适应入侵环境的机制,分别比较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少花蒺藜草和狗尾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叶绿素含量(Chl)的差异,如图2所示。

(“**”表示不同植物同一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差异不显著性)
①图2的c图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少花蒺藜草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
②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干旱等自然因素干扰后,被少花蒺藜草入侵的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之入侵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少花蒺藜草入侵导致该地区的________
A.物种丰富度下降
B.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上升
C.其他伴生物种的数量下降
D.种间关系复杂程度上升
③据图2分析,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适应干旱的主要机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A.通过提高POD活性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B.提高CAT活性加速H2O2分解来维持干旱胁迫下植物正常生长
C.延缓光合色素的降解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2 . 近年来随着甲醇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日益严重,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甲醇工程菌来有效利用甲醇。RuMP途径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甲醇同化途径之一,其中MDH酶是同化甲醇的关键酶之一,现科学家利用下图质粒构建表达载体,制备可利用甲醇的大肠杆菌。

(1)为了使目的基因能与图示质粒高效正确构建表达载体,需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加上__________的碱基序列。(编号选填)
①EcorR I②Kpn I③Acc65 I       ④Bgl Ⅱ
(2)结合上述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细胞应选取氨苄青霉素敏感型
B.可以使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重组质粒能够被其吸收
C.培养受体细胞的培养基必须加入甲醇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培养基上生长

(3)待培养12h后,挑取单菌落分离DNA进行PCR扩增,若扩增后的DNA样品电泳结果显示有968bp和1566bp两个片段,则下图(深色部分为目的基因区段)中对应两个片段的引物组合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图8中编号选填)

(4)检测上述构建的甲醇工程菌,其MDH的表达量远高于一般大肠杆菌,但仍无法确定是否成功构建能同化甲醇能力较强的工程菌。下列叙述中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尚未对工程菌合成的相关蛋白的活性进行测定
B.尚未对工程菌分解甲醇的能力进行鉴定
C.尚未在个体生物学水平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D.尚未对目的基因进行碱基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5)利用DNA探针(单链DNA)能与待测样本中mRNA互补结合形成双链复合杂交体,从而可确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检测发现部分受体细胞无目的蛋白却有目的基因,原因可能是表达过程中的_______过程受阻;现拟对原因做出进一步的精准判断,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3 .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无细胞壁、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是造成肺炎、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体,也可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MP感染发病机制主要倾向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和免疫学发病机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表为科研工作者对肺炎支原体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的IgG和IgM两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结果。

组别

IgG

IgM

肺炎支原体患者

7.61±2.56

1.36±0.37

健康者

7.50±2.52

1.12±0.33

P

0.570

0.000

注: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MP与人体细胞属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主要区别是MP无
A.细胞膜B.核糖体C.叶绿体D.核膜

(2)支原体肺炎患者常出现高热症状,在体温上升期时患者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骨骼肌战栗②肾上腺素分泌量下降③甲状腺素分泌量上升④胰岛素分泌量上升⑤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图所示肺炎支原体(MP)可破坏了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从而破坏了人体免疫的第_______(一/二/三)道防线。
(4)据表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被作为判断病情及其发展重要依据的免疫球蛋白是_____(IgG/IgM)。原因是_______
A.健康者与患者都有该免疫球蛋白
B.健康者与患者都无该免疫球蛋白
C.与健康者相比,患者体内该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D.与健康者相比,患者体内该免疫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
(5)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也会引发机体的细胞免疫过程,以下细胞或物质可能参与此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B淋巴细胞②T淋巴细胞③抗原呈递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⑤细胞毒性T细胞⑥浆细胞⑦细胞因子⑧ 抗体
(6)MP作为抗原与机体心、肺、脑、肝、肾、平滑肌等存在着共同抗原,因而能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请结合图、表以及所学知识,简述MP感染后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的机制。________
(7)目前,MP疫苗还在研发中,请结合题意和已学知识,请在以下方案中选出MP疫苗研制的可行性方案 ________。(编号选填)
①P1蛋白制作成疫苗②灭活或减毒的支原体作为疫苗③编码P1蛋白的基因制作成疫苗④将能与神经氨酸受体结合的药物制作成疫苗
4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是由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图 五)损伤所致。

(1)图 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________。(编号填空)
(2)根据已学知识,下列对图5中①的物质组成推测正确的是        。(单选)
A.含脂质B.不含蛋白质
C.含纤维素D.不含细胞骨架

(3)根据已学知识,下列对图5中②的功能推测正确的是            。(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引导轴突再生,修复神经损伤
C.含有纤维素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信号干扰

(4)AD患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学习能力下降,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
A.该病患者受到刺激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
B.该病患者丧失的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该病患者看不懂文字、不能讲话,说明大脑的视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
D.若大脑某一区域受损,则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5)AD 患者神经元中 Aβ“漏出”会导致周围神经细胞膜、线粒体膜受损,使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患者脑部 Aβ积累会引起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睡眠障碍是AD患者的先兆症状,与某些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K+通透性降低有关。此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_____(增大/减少/不变),导致神经元更容易________(兴奋/抑制),从而出现睡眠时间短,易觉醒的现象。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I-V是发病过程的各阶段。
     

(7)据图;MS症发病阶段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         (单选)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
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8)据图,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IV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是         。(单选)
A.记忆B细胞B.记忆T细胞
C.浆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

(9)下列能够产生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有         (多选)
A.辅助性T细胞B.浆细胞
C.巨噬细胞D.树突状细胞

(10)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人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水蛭的唾液腺可分泌水蛭素(一种蛋白质),研究表明它可与人体内的凝血酶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网(图),因此具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能辅助预防血栓的再次形成。
   
(1)根据题干信息及图推测,水蛭素抗凝血的原理可能是____
A.改变凝血酶的识别位点
B.改变凝血酶的空间结构
C.改变纤维蛋白原的空间结构
D.与纤维蛋白原竞争凝血酶的识别位点

(2)研究发现,若将水蛭素第47 位氨基酸由天冬胺替换为赖氨酸,可获得能提高人类抗凝血活性“新型水蛭素”。若对天然水蛭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则其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 (编号选填并排序)
①确定影响水蛭素活性的氨基酸序列
②分析并确定影响水蛭素活性的空间结构
③找到水蛭素需要改变的氨基酸位点
④从DNA水平确定水蛭素需要改造的碱基序列
(3)若想利用蛋白质工程高效生产提高“新型水蛭素”治疗血栓的功能,阐述其基本策略是____
2023-12-0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性X综合征(FXS)患者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四丝部位),是由于X染色体上编码F蛋白的基因(F基因)中序列CGG重复过度扩增突变成f基因所致。
(1)导致脆性X综合征出现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 .FXS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通过显微镜检测。
(2)若想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应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B.在患者家族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C.在患者家族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D.在人群中随机抽烟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下图中图1为某FXS患者家系图,该家系部分个体F基因的cDNA(由 RNA链逆转录形成的DNA)片段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3)下列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分子量越大,泳动距离越长
B.分子量越大,泳动速度较慢
C.核酸的泳动方向是从负极向正极
D.核酸的泳动方向是从正极向负极

(4)临床观察发现,FXS的男患者通常比女患者症状严重。据图2推测,FXS患者的f基因的CGG发生多次重复,可能会导致男患者的f蛋白____________,而女患者症状较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发现,FXS发病严重程度与CGG的重复次数有关。正常的X染色体有6~54次重复,而患者有230~2300甚至更多次的重复。CGG的重复次数有随代增加的倾向,科研人员提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如下图所示。
            
(5)据图分析,CGG重复次数随代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重症肌无力是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表现为肌肉易疲劳无力、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图为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示意图。

(1)图中乙酰胆碱是__________(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其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血浆/组织液/淋巴)。
(2)正常情况下,当神经冲动传递至突触前膜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神经冲动再通过神经-肌肉突触结构传递至肌肉并引起其兴奋而收缩,但不会持续收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3)下列①-⑨中,引起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的抗原可能是________,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有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乙酰胆碱②细胞因子③乙酰胆碱受体蛋白④肌肉细胞膜蛋白 ⑤细胞a⑥细胞b⑦细胞c⑧细胞d⑨细胞e
(4)重症肌无力的自身免疫属于_________(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5)据图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出现疲劳无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8 . 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 D,d 表示)。该病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 II-2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属于________性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 III-2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采取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措施将发病率尽可能降低,请将下列遗传咨询过程的基本程序用数字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再发风险率估计          ②病情诊断        ③提出预防措施        ④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方式
(4)若 III-1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__________(选填“父 亲 ”或“母亲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项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 B3(Cyclin B3)缺失的女性所产生的卵 细胞异常,但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能正常分开。为进一步揭示 Cyclin B3 的功能,研究者对正常女性与 Cyclin B3 缺失女性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关键 时期进行了对比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对正常女性而言,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填分裂时期)。中期 I 和中期 II 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推测 Cyclin B3 的功能是促进(       
A.纺锤体的形成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DNA 的复制D.着丝粒的分裂

(7)(4)题中 III-1 的妈妈是否 Cyclin B3 缺失这种情况(       
A.是B.否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出了基因编辑技术,或许在将来能通过这种方式治疗一 些遗传病,为遗传病家庭带来福音。科学家先利用细菌进行研究。
科学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合成了特殊的碱基 X 和 Y,它们能互补配对。 如下图示,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一个丝氨酸对应的编码序列 AGT 改造 成 AXC,并构建识别相应 mRNA 序列的丝氨酸 tRNA。将改造后的含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的 DNA 以及丝氨酸 tRNA 导入某细菌,并在含有 X 和 Y 的细菌培养基中培养。 检测结果发现细菌可以正常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8)图中过程①属于(       
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

(9)图中与改造后的丝氨酸 tRNA 配对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
(10)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碱基序列 AGT 被人工改造为 AXC,但依然能够表达出正常的荧光蛋白,原因可能是(       
A.基因的简并性
B.DNA复制过程中,X与Y互补配对,合成含 5’-GYT-3’的 DNA 模板链,从而转录出含AXC的mRNA
C.翻译过程中,改造后的 tRNA 可识别 mRNA 中的 AXC,引入丝氨酸,不改变绿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11)若只向细菌中导入含 X、Y 的 DNA,但未构建与之相匹配的 tRNA,会影响细菌生长所需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其原因可能是(       
A.RNA 聚合酶在含 X、Y 的 DNA 上移动受阻
B.核糖体在含 X、Y 的 mRNA 上移动受阻
C.RNA 聚合酶被含 X、Y 的 DNA 占用,影响其他 mRNA 的合成
D.核糖体被含 X、Y 的 RNA 占用,影响其他 mRNA 的翻译
2023-12-0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大嘉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9 . 科研小组对某小型湖泊进行了调查。 调查获得了如下图的结果,其中甲为 小型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乙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丙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 N、P 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同时,对罗氏沼虾的 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面表格所示结果。

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KJcm2•a-1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7.6

27.0

7.5

23.1


(1)该小型湖泊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_________,据图甲分析,露斯塔野鲮鱼位于第_________营养级,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A.捕食 B.种间竞争 C.寄生 D.共生
(2)该小型湖泊的的生物种类_________ (供选:“多”或“少”),营养结构__________(供选:“复杂”或“简单”),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 (供选:“强”或“弱”),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 (供选:“高”或“低”)。生物的生长曲线呈现________ 型(供选:“J”或“S”)。
(3)根据表中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____________ KJ. cm -2. a-1 。罗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去传递给露斯塔野鲮鱼的能量,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特点。(供选:“单向流动””或“逐级递减”)
(4)从图乙看,同样增重 2Kg,体长为 2.8cm 的露斯塔野鲮鱼需要藻类的量,至少是体长为4.2cm 的露斯塔野鲮鱼需要藻类的量的______________ 倍。(营养级效率均以 20%计算)
(5)该小型湖泊受到富含 P 的生活用水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 P。
①据图丙分析,选择的藻类应是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投放体长大于 4.2cm 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 。选择体长大于 4.2cm 的露斯塔野鲮鱼,原因是其________________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2023-11-30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大嘉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10 . 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所示。其中,I~VI代表生理过程。

       

(1)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相似。(单选)
A.遗传信息
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种类
D.磷酸与脱氧核糖组合方式

(2)据图分析,ZF4的特点有______。(多选)
A.能够增殖
B.具有其他细胞分化潜能
C.具有全能性
D.核质比大

(3)由受精卵最终发育成斑马鱼的过程中,I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实质是______
(4)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据此推测,
所处时期
处理时间
G1期(%)S期(%)G2+M期(%)
0h711811
12h801010
24h8389
48h9154
“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单选)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
B.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复制酶的合成
D.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 “饥饿胁迫”会激活斑马鱼ZF4的相关基因表达,据图及已学知识分析,在IV和VI中可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6)图中III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在atg/2基因的调控下,能促进细胞自噬的活动,从而分解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结构,图中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单选)
A.核糖体B.中心体C.线粒体D.溶酶体

(7)细胞自噬过程体现生物膜的功能是______。(单选)
A.流动性B.信息交流C.选择透过性D.物质交换

(8)据图推测,V所需的酶最可能是______。(单选)
A.DNA甲基转移酶B.RNA聚合酶
C.切割RNA的核酸酶D.组蛋白修饰酶

(9)图中经过VI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理现象可能是______。(多选)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衰老D.程序性死亡

(10)据图及所学知识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______。(多选)
A.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为机体提供新的细胞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I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II生命活动提供所需原料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