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86 道试题
1 . 精氨酸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大量生产。研究人员研究了大肠杆菌的精氨酸合成过程,并对菌株进行改造,获得了高产菌株。以下是该项研究的部分内容及结果。
【精氨酸合成机制研究】
精氨酸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合成过程如图1所示。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过多的精氨酸会抑制ArgA的活性。

(1)图1所示LysE转运精氨酸至胞外的方式属于___(单选)。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吐

(2)据图1推测,下列蛋白质中,降低其表达量可提高精氨酸产量的是___(单选)。
A.ArgEB.ArgFC.ArgGD.ArgH

(3)将另一种细菌来源的ArgA引入大肠杆菌,发现该酶不受过量精氨酸抑制。这是因为该酶与大肠杆菌的ArgA相比___(单选)。
A.催化类型不同B.分子结构不同
C.底物不同D.最适温度不同

【筛选方法设计】
为提高目标菌株的筛选效率,研究人员构建了重组质粒,部分结构如图10。导入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中,荧光蛋白表达量和精氨酸的量正相关。图2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特定DNA序列,与转录起始有关。

(4)据图2解释,为何荧光蛋白的表达量可反映精氨酸的量:___
【菌株的诱变和筛选】
将上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获取菌株A。对菌株A进行诱变,以筛选高产菌株,操作过程如图3,图中1~V是操作步骤。

(5)图3的步骤I~V中,须无菌操作的是___;须对菌株进行培养的是___
(6)结合实验目的,下列关于培养基①~④的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②是选择培养基
B.①~④的碳源的种类可以完全相同
C.④是选择培养基
D.①②的氮源及其比例可以与③④的不同

【高产机制分析】
研究人员对筛选到的高产精氨酸菌株B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0个基因存在突变,将这10个突变基因分别替换菌株A中的相应基因,获得A1~A10菌株,并测定精氨酸产量,结果如图4所示。

(7)分析并阐述菌株A6的精氨酸产量介于A、B之间的原因:___
2024-05-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2 . Rubisco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在光下O2和CO2竞争与其结合,分别催化C3的氧化与羧化。C3氧化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C3羧化则固定CO2合成糖;异戊二烯能清除活性氧,降低高温、强光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的伤害。高温下呼吸链受抑制,异戊二烯合成量增加。请据图回各下列问题:

(1)图1中,类囊体膜直接参与的代谢途径有_____(填序号),三碳糖GAP产生的场所有_____
(2)将叶片置于一个密闭小室内,分别在CO2浓度为0和0.03%的条件下测定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获得曲线a、b(图2)。

①曲线a,0~t1时段释放的CO2源于呼吸作用;t1~t2时段,CO2的释放速度有所增加,此阶段的CO2源于_____
②曲线b,当时间到达t2点后,室内CO2浓度不再改变,其原因是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验证高温使呼吸链抑制,导致异戊二烯合成增多,设计实验证明结论,需包含实验步骤,过程,现象与结论_____
2023-12-2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3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叶片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棉花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酶a为碳反应的关键酶,酶b为催化光合产物向淀粉或蔗糖转化的关键酶,字母A-G代表物质。

(1)据图判断,物质A是_____,物质B是_____,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物质B的去路是_____
(2)图中酶b可以催化三碳糖合成淀粉,却不能催化三碳糖合成蛋白质,说明酶具有_____。
A.专一性B.高效性C.稳定性D.重复性

(3)研究表明,高温胁迫(40℃以上)主要影响植物碳反应中酶a的活性。推测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图中含量会暂时上升的物质是_____。
A.物质BB.物质CC.物质ED.物质F

(4)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_____。
A.H+转运B.Mg2+吸收
C.CO2的固定D.O2扩散

(5)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_____。
A.电子传递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D.光能的吸收

(6)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棉花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移动对光照作出不同的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叶绿体的移动与细胞中的微管和微丝有关
B.叶绿体弱光下的响应有利于吸收利用光能
C.叶绿体对光强的响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D.叶绿体的移动是随机的没有任何意义

(7)摘取棉花的叶片,在实验室里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
①用75%乙醇提取色素
②在聚酰胺薄膜的粗糙面划线
③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含量时,所选用的光质为红橙光
研究者以两种棉花品种S为材料,探究高温胁迫(40℃以上)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CK组为对照,数据为30℃下测得;HT组数据为4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度Gs/mol•m-2•s-1

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1

酶a相对活性

酶b相对活性

CK

27.78

0.66

275.17

9.16

9.39

HT

20.06**

0.59**

260.55**

6.99**

8.3*

*和**分别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8)根据已学知识、题干、表和图中的信息,推测高温胁迫会降低棉花品质的原因是:_____
2024-05-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重症肌无力是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表现为肌肉易疲劳无力、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图为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示意图。

(1)图中乙酰胆碱是__________(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其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血浆/组织液/淋巴)。
(2)正常情况下,当神经冲动传递至突触前膜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神经冲动再通过神经-肌肉突触结构传递至肌肉并引起其兴奋而收缩,但不会持续收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3)下列①-⑨中,引起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的抗原可能是________,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有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乙酰胆碱②细胞因子③乙酰胆碱受体蛋白④肌肉细胞膜蛋白 ⑤细胞a⑥细胞b⑦细胞c⑧细胞d⑨细胞e
(4)重症肌无力的自身免疫属于_________(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5)据图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出现疲劳无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5 . 溶酶体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作用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才有自噬作用
B.清除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完成的
C.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各种酸性水解酶在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不变
D.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可通过加强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以维持基本生存
2023-12-21更新 | 98次组卷 | 39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6 . 早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开始发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已知AD与机体衰老和遗传有关,已知与AD有关的基因有第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第19号染色体上的APOE基因等。
正常的APP基因编码A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APP基因突变导致App形成Aβ聚合物,沉淀在神经细胞中不易被分解,导致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下表列举了几种已经发现的APP基因突变及其效应。

APP基因突变类型

APP717

APP670

APP671

APP692

突变基因的效应

生成更长的Aβ片段

使Aβ片段生成量增加


(1)APP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       
A.特异性B.普遍性C.多方向性D.低频性

(2)根据资料分析结合所学,下列关于AD治疗的思路可行的有(       
A.通过RNA干扰抑制突变的APP基因转录
B.给神经元细胞导入正常的APP基因
C.给神经元细胞注入正常的App蛋白
D.使用可特异性降解Aβ聚合物的药物

如图是一个有AD患者的家族系谱图,检测发现6号(目前已71岁,70岁时发病)所患AD为APP17型(相关基因用D/d表示)。

(3)据图分析,6号的基因型应为______,5号(68岁)目前没有患病,能否确定他们的子女7-10号(年龄在35-45之间)未来不会患同种类型AD,请分情况讨论,说说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检测发现7号APOE基因突变为APOE-4,该突变基因表达产物容易与可溶性Aβ结合,促进Aβ沉淀,8号APOE基因突变为APOE-2,该突变基因表达产物促进神经元细胞的生长与代谢。
(4)根据检测结果判断,7号和8号患AD的风险变化分别是(       
A.都增大B.7号患病风险增大,8号患病风险减小
C.都减小D.7号患病风险减少,8号患病风险增大

(5)若9号在基因检测中发现自己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已知1-10中没有红绿色盲患者,该家族中可能也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是(       
A.4号B.5号C.6号D.8号

(6)已知9号配偶不是红绿色盲患者,他们的女儿相关基因型为______,若9号再生一个儿子,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______
2023-12-1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使用显微镜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某学习小组利用显微镜对蚕豆叶下表皮永久装片、人血涂片永久装片进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小萌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1。若想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___。

A.向左上方B.向右上方
C.向左下方D.向右下方

(2)小萌同学打算用高倍镜(40×)进一步观察上图中箭头所指的淋巴细胞(低倍镜已观察清晰并移至视野中央),需要拨动___(填“物镜”或“转换器”)更换物镜,在高倍镜视野中,发现观察的细胞数量变___(填“多”或“少”)。
(3)下图2是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局部视野,小萌同学若想在视野中看到气孔的数量最多,应该选择下列哪一种镜头组合___。

A.目镜4×和物镜10×B.目镜10×和物镜10×
C.目镜10×和物镜40×D.目镜16×和物镜40×

(4)在图2的视野中,小萌同学发现细胞中央有黑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___。
A.线粒体B.核糖体C.中心体D.细胞核
2024-05-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生物考试 
8 .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对太阳能的利用过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生存的基础,它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下图为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C表示的是___;F表示的是___;阶段Ⅱ的名称是___,发生的场所是___
(2)叶绿体中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是___(多选)。
A.胡萝卜素B.叶黄素
C.叶绿素aD.叶绿素b

(3)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时,聚酰胺薄膜最上端的色素名称和颜色分别是___。
A.叶绿素a、蓝绿色B.叶绿素b、黄绿色
C.胡萝卜素、橙黄色D.叶黄素、黄色

(4)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的最终来源是___;图中阶段Ⅰ所示过程中能量变化是___
(5)图中B通过ATP合酶进入到叶绿体基质中的运输方式是___。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

(6)图中A从产生部位进入临近细胞内,需要经过___层膜。
(7)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8)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充足的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低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的三碳化合物(C3)、五碳糖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D.上升、下降、下降

(9)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图如图所示。圆圈中出现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午休”现象,请解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__

2024-05-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生物考试 
9 .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患者产生的自身抗体会结合到肌肉质膜的关键蛋白上,抑制兴奋的传递,引起肌肉收缩无力。图显示了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过程,过程I与MG发病的机制有关。

(1)图所示的肌肉质膜类似于突触中的______结构。
(2)与健康者相比,MG异常的结构属于反射弧五个环节中的______
(3)根据图,以下有关MG发病时细胞a-d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物质甲是AchR抗原肽
B.细胞b是抗原呈递细胞
C.结构乙是AchR抗原受体
D.细胞d是浆细胞

(4)图过程⑥中,细胞c发生了______。(多选)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5)关于图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单选)
A.图中抗体能阻止Ach与其受体的结合
B.Ach调控AchR离子通道对阴离子的通透性
C.MG患者肌肉质膜上的AchR离子通道数量较少
D.MuSK促进AchR离子通道聚集

(6)下列①-④措施中,可能缓解或治疗MG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增加乙酰胆碱酯酶②增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③提供AchR抗体的抗体④选择性杀死细胞d
10 . 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1。

(1)图1中细胞Ⅱ为______,细胞Ⅳ为______
(2)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影响肠道免疫的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皮肤、黏膜分泌的杀菌、抑菌等物质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C.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D.细胞Ⅰ和Ⅲ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当细胞因子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多,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
(3)图1中物质a名称为______。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相同调控方式的激素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素   ③性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5-HT),继而诱发呕吐现象和“恶心”样行为。研究者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停止注射毒素一段时间内,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再给小鼠提供樱桃味糖精溶液时,小鼠品尝的次数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
(4)毒素引发呕吐属于______反射(编号选填),在味觉回避反应中,樱桃味糖精溶液属于______刺激。(编号选填)
①非条件反射   ②条件反射   ③无关刺激   ④条件刺激   ⑤非条件刺激
(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嗜铬细胞释放5-HT的方式为胞吞
B.迷走神经上存在5-HT的特异性受体
C.5-HT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相应的酶降解
D.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蠕动,导致呕吐

人体血液中微量的分子X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膜上转运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转运,如图2。

(6)从下列①~⑥中选择并按顺序表示Na+转运蛋白从合成到定位的路径:______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溶酶体   ④高尔基体   ⑤质膜   ⑥胞外
(7)据图2分析,健康的人体内分子X含量升高时,肾小管腔的Na+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血液中K+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8)下列与分子X有关的事件,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______。
A.分子X的合成
B.肾小管腔中Na+浓度变化
C.分子X的运输
D.分子X与X的受体结合
(9)根据分子X发挥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分子X的特点是______。
A.属于信号分子
B.少量即可对细胞产生较广泛影响
C.属于无机盐
D.只与特定分子发生作用
(10)下列因素中,会对分子X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饮水量②膳食营养结构③外界环境温度④神经系统兴奋性
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的突起包裹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图3)。

(11)图3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___
(12)图3所示髓鞘形成过程中,OL细胞发生了______。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13)根据题中信息,下列对髓鞘物质组成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含有脂质B.不含蛋白质C.含有纤维素D.不含碳骨架
(14)根据图3中髓鞘的位置与形态,下列对髓鞘功能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阻断同一轴突上电信号的传导
C.保护轴突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电信号干扰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4,I~V是发病过程的各阶段。

(15)据图4,MS症发病阶段Ⅰ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______。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16)据图4,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Ⅳ参与免疫应答的是______;(编号选填)在阶段V能合成抗体的是______。(编号选填)与病情反复髓鞘损伤加重有关的免疫细胞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记忆B细胞   ②记忆T细胞   ③浆细胞   ④细胞毒性T细胞
(17)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者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___
2024-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