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89 道试题
1 . 图1是噬菌体DNA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4的名称是____(中文名称),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同位素标记的是图中____(填序号)位置。
(2)图2所示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若经离心处理后,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上清液出现了较高的放射性,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有____
2024-04-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叶片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棉花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酶a为碳反应的关键酶,酶b为催化光合产物向淀粉或蔗糖转化的关键酶,字母A-G代表物质。

(1)据图判断,物质A是_____,物质B是_____,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物质B的去路是_____
(2)图中酶b可以催化三碳糖合成淀粉,却不能催化三碳糖合成蛋白质,说明酶具有_____。
A.专一性B.高效性C.稳定性D.重复性

(3)研究表明,高温胁迫(40℃以上)主要影响植物碳反应中酶a的活性。推测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图中含量会暂时上升的物质是_____。
A.物质BB.物质CC.物质ED.物质F

(4)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_____。
A.H+转运B.Mg2+吸收
C.CO2的固定D.O2扩散

(5)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_____。
A.电子传递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D.光能的吸收

(6)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棉花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移动对光照作出不同的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叶绿体的移动与细胞中的微管和微丝有关
B.叶绿体弱光下的响应有利于吸收利用光能
C.叶绿体对光强的响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D.叶绿体的移动是随机的没有任何意义

(7)摘取棉花的叶片,在实验室里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
①用75%乙醇提取色素
②在聚酰胺薄膜的粗糙面划线
③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含量时,所选用的光质为红橙光
研究者以两种棉花品种S为材料,探究高温胁迫(40℃以上)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CK组为对照,数据为30℃下测得;HT组数据为4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度Gs/mol•m-2•s-1

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1

酶a相对活性

酶b相对活性

CK

27.78

0.66

275.17

9.16

9.39

HT

20.06**

0.59**

260.55**

6.99**

8.3*

*和**分别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8)根据已学知识、题干、表和图中的信息,推测高温胁迫会降低棉花品质的原因是:_____
2024-05-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图1、2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图解及某一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       
A.B→A→BB.A→B→AC.A→BD.B→A

(2)图2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的比值是1:2,出现该比值的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的(       
A.G1B.中期C.后期D.末期

通过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会进行受精作用,产生新的个体,这是进行有性殖的生物体产生新个体的重要方式。
(3)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3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D.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

图4是某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4)图4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B/C/D)
(5)图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有 (      )(A/B/C/D)
(6)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      )(A/B/C/D)
(7)该动物是_____(填“雌性”或“雄性”),细胞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8)细胞B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的时期),该图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
蜈蚣草小孢子母细胞(即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部分显微图像如下图所示。

(9)请根据减数分裂的顺序对图中细胞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
(10)关于a图中下面的一个单个细胞和c图细胞的比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两者的染色体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C.两者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两者的DNA数目不同

(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图d中的两个细胞称为_________细胞。若在人体中,图d中的两个细胞各有___条染色体。
(12)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AB,AB,aaB,B四个精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③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异常
2024-04-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4 . 细胞自噬是细胞组分在溶酶体或液泡中降解和再利用的过程,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图1示意某细胞溶酶体形成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表示了溶酶体pH的维持机制。

(1)溶酶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囊泡,组成其膜的主要成分是___;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图1细胞一段时间,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有___(编号选填)。
①脱氧核糖②磷脂③脂肪④蛋白质⑤mRNA
(2)图1中属于细胞自噬途径的是___(甲/乙)过程。该过程中,包裹着待降解物质的泡状结构需沿着___运到溶酶体并与溶酶体融合。
(3)结合图1信息推测,溶酶体可能含有___等多种水解酶,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编号选填)合成、加工、转运这些水解酶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___
①蛋白酶②溶菌酶③脂肪酶④ATP合成酶⑤高尔基体⑥核糖体⑦内质网⑧质膜
(4)酸性环境的维持对溶酶体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图2分析,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为___(单选)。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

(5)研究表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少量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主要原因是___(单选)。
A.水解酶泄漏后立即被分解
B.溶酶体能将水解酶吞噬
C.pH较高导致酶活性降低
D.细胞质基质缺少酶作用的底物

(6)下列关于细胞自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细胞自噬可发生于细胞核中
B.各细胞器在功能上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C.自噬过程产生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全部重复利用
D.蛋白质是执行细胞自噬的主要物质
2024-04-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人体中O2主要由血管中的红细胞运输。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表现为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目高于参考值的血液疾病,有多种类型。如与低氧适应有关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缺氧诱导因子(HIF-1a)在缺氧状态下通过调控促红细胞生长因子(EPO)基因的表达而造成红细胞数目增加的情况,相关机制示意如图,其中甲-丁表示生理过程。

(1)EPO基因所蕴含的遗传信息是___(单选)。
A.磷酸数量B.五碳糖种类
C.碱基序列D.氨基酸序列

(2)图中过程甲是___,需要的原料有___(编号选填)。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氨基酸⑤脱氧核苷三磷酸⑥核糖核苷三磷酸
(3)若过程乙中甲硫氨酰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为5'-CAU-3',则其识别的密码子序列为5'-___-3'。
(4)促红细胞生长因子(EPO)是由16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推测EPO基因至少含有___个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5)图中过程丙为___(单选)。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
C.细胞伸长D.细胞生长

(6)下列对过程丙和过程丁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过程丙和过程丁均伴随蛋白质合成
B.过程丙细胞功能改变,过程丁细胞功能不变
C.过程丙遗传信息改变,过程丁遗传信息不变
D.过程丙细胞数量不变,过程丁细胞数量改变

(7)运动员们通过高原训练以提升运动机能。据图推测,在高原运动训练者体内可能发生___(编号选填)。
①EPO基因表达增强②红细胞数目升高③EPO分泌减少④EPO基因含量升高
某种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细胞内EPO受体基因的第1299—1305位序列缺失导致,如下图所示。患者的EPO受体对EPO高度敏感,使得红细胞生成增加。

(8)结合上图分析,该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是由于___(单选)。
A.基因重组B.染色体片段缺失
C.基因突变D.染色体片段易位
2024-04-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使用显微镜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某学习小组利用显微镜对蚕豆叶下表皮永久装片、人血涂片永久装片进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小萌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1。若想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___。

A.向左上方B.向右上方
C.向左下方D.向右下方

(2)小萌同学打算用高倍镜(40×)进一步观察上图中箭头所指的淋巴细胞(低倍镜已观察清晰并移至视野中央),需要拨动___(填“物镜”或“转换器”)更换物镜,在高倍镜视野中,发现观察的细胞数量变___(填“多”或“少”)。
(3)下图2是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局部视野,小萌同学若想在视野中看到气孔的数量最多,应该选择下列哪一种镜头组合___。

A.目镜4×和物镜10×B.目镜10×和物镜10×
C.目镜10×和物镜40×D.目镜16×和物镜40×

(4)在图2的视野中,小萌同学发现细胞中央有黑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___。
A.线粒体B.核糖体C.中心体D.细胞核
2024-05-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生物考试 
7 .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对太阳能的利用过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生存的基础,它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下图为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C表示的是___;F表示的是___;阶段Ⅱ的名称是___,发生的场所是___
(2)叶绿体中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是___(多选)。
A.胡萝卜素B.叶黄素
C.叶绿素aD.叶绿素b

(3)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时,聚酰胺薄膜最上端的色素名称和颜色分别是___。
A.叶绿素a、蓝绿色B.叶绿素b、黄绿色
C.胡萝卜素、橙黄色D.叶黄素、黄色

(4)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的最终来源是___;图中阶段Ⅰ所示过程中能量变化是___
(5)图中B通过ATP合酶进入到叶绿体基质中的运输方式是___。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

(6)图中A从产生部位进入临近细胞内,需要经过___层膜。
(7)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8)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充足的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低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的三碳化合物(C3)、五碳糖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D.上升、下降、下降

(9)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图如图所示。圆圈中出现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午休”现象,请解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__

2024-05-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生物考试 
8 . I.脂肪细胞是动物体内以储存脂质为主要功能的细胞,按照形态一般分为单泡脂肪细胞和多泡脂肪细胞,两种脂肪细胞部分结构如图。

(1)脂滴中储存的脂质主要为脂肪,脂肪与糖类在结构上共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编号选填),在功能上共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都以碳链为分子骨架②都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③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④都参与细胞质膜的构成
(2)现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寒冷刺激等可促进机体内的单泡脂肪细胞往多泡脂肪细胞转化,据图推测转化过程中细胞会发生的变化可能有__________
A、细胞核数量增多 B、脂滴数量增多 C、线粒体数量增 D、多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强
(3)脂滴是由膜包裹脂质形成,据图推测,与单泡脂肪细胞相比,多泡脂肪细胞内膜系统的相对面积会__________(大/小/相同/无法确定)
II.脂肪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瘦素(一种蛋白类激素),瘦素通过参与调节机体的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抑制脂肪的合成等使体重减轻。
(4)下列选项中不可作为瘦素的合成原料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5)据题意可知,瘦素分泌出脂肪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6)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瘦素的生命活动需要由以下结构发挥作用合作完成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糖体合成②高尔基体修饰③囊泡运输④内质网加工⑤细胞核相关基因转录⑥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供能
2024-04-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1。

(1)图1中细胞Ⅱ为______,细胞Ⅳ为______
(2)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影响肠道免疫的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皮肤、黏膜分泌的杀菌、抑菌等物质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C.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D.细胞Ⅰ和Ⅲ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当细胞因子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多,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
(3)图1中物质a名称为______。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相同调控方式的激素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素   ③性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5-HT),继而诱发呕吐现象和“恶心”样行为。研究者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停止注射毒素一段时间内,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再给小鼠提供樱桃味糖精溶液时,小鼠品尝的次数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
(4)毒素引发呕吐属于______反射(编号选填),在味觉回避反应中,樱桃味糖精溶液属于______刺激。(编号选填)
①非条件反射   ②条件反射   ③无关刺激   ④条件刺激   ⑤非条件刺激
(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嗜铬细胞释放5-HT的方式为胞吞
B.迷走神经上存在5-HT的特异性受体
C.5-HT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相应的酶降解
D.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蠕动,导致呕吐

人体血液中微量的分子X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膜上转运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转运,如图2。

(6)从下列①~⑥中选择并按顺序表示Na+转运蛋白从合成到定位的路径:______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溶酶体   ④高尔基体   ⑤质膜   ⑥胞外
(7)据图2分析,健康的人体内分子X含量升高时,肾小管腔的Na+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血液中K+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8)下列与分子X有关的事件,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______。
A.分子X的合成
B.肾小管腔中Na+浓度变化
C.分子X的运输
D.分子X与X的受体结合
(9)根据分子X发挥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分子X的特点是______。
A.属于信号分子
B.少量即可对细胞产生较广泛影响
C.属于无机盐
D.只与特定分子发生作用
(10)下列因素中,会对分子X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饮水量②膳食营养结构③外界环境温度④神经系统兴奋性
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的突起包裹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图3)。

(11)图3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___
(12)图3所示髓鞘形成过程中,OL细胞发生了______。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13)根据题中信息,下列对髓鞘物质组成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含有脂质B.不含蛋白质C.含有纤维素D.不含碳骨架
(14)根据图3中髓鞘的位置与形态,下列对髓鞘功能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阻断同一轴突上电信号的传导
C.保护轴突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电信号干扰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4,I~V是发病过程的各阶段。

(15)据图4,MS症发病阶段Ⅰ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______。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16)据图4,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Ⅳ参与免疫应答的是______;(编号选填)在阶段V能合成抗体的是______。(编号选填)与病情反复髓鞘损伤加重有关的免疫细胞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记忆B细胞   ②记忆T细胞   ③浆细胞   ④细胞毒性T细胞
(17)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者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___
2024-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卷
10 . 分析遗传性青光眼的致病机理:眼球中的小梁网由小梁网细胞构成,小梁网细胞凋亡可能引发青光眼,最终损伤视神经。线粒体是小梁网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部分机理如图(1)所示。其中APAF1为细胞凋亡激活因子;Bcl-2与Bax是调控线粒体凋亡的相关蛋白,两者结合后会使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细胞色素c外流。检测发现,小李患JOAG型青光眼,该病由位于1号染色体的MYOC基因突变所致。MYOC基因编码链上部分碱基序列以及小李家庭成员MYOC基因扩增、酶切后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1)据已学知识推测,组成视神经的神经纤维受损,最可能引发的现象是______。
A.光信号不能转化为电信号B.视神经传递神经冲动受阻
C.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D.视神经传递化学信号受阻

(2)研究发现,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中MYOC突变蛋白因肽链折叠出错会阻碍其进一步加工。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断,折叠错误的肽链最可能堆积在______。
A.核糖体B.细胞核C.高尔基体D.内质网

(3)进一步研究发现,小梁网细胞内MYOC蛋白肽链折叠错误会促进Bax与Bcl-2结合。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JOAG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内可能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 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的ATP增多② H+与O2结合生成的水减少③ 细胞色素c抑制APAF1蛋白活性④ 释放内容物危害周围的细胞
2024-05-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人体稳态与调节-【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