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85 道试题
1 .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均衡的营养。下图分别表示食物内某些生物大分子的局部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            )。
A.淀粉B.糖原C.纤维素
(2)①乙所示化合物是DNA的一条链,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②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连接起来的。
A.①       B.②       C.③
(3)图丙所示化合物是由______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据此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
(4)下列包含的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有(       
A.米饭中的淀粉
B.香菇青菜中的纤维素
C.零卡可乐中的木糖醇
D.红烧肉用的蔗糖
(5)蛋黄、动物内脏等食物富含胆固醇,动物细胞膜上也有胆固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厨师在对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变性______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A.影响       B.不影响
②原因是______
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的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的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h、2h、3h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实验期间学生志愿者不食用其他食物,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7)根据实验数据,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进入血液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分泌
B.餐后 1h 时,胰岛素浓度达到最大值进而导致血糖浓度降至最低
C.餐后高糖组血糖浓度上升最快,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D.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是因为血糖浓度偏低
(8)上午最后一节课时,小王同学饥饿难耐,但机体内的血糖仍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这是由于人体细胞能够分解某种糖类物质,供生命活动的需要,此时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A.血糖进入肝细胞,储存为肝糖原
B.血糖进入肌细胞,储存为肌糖原
C.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转化为血糖
D.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转化为血糖
2024-05-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图1、2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图解及某一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       
A.B→A→BB.A→B→AC.A→BD.B→A

(2)图2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的比值是1:2,出现该比值的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的(       
A.G1B.中期C.后期D.末期

通过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会进行受精作用,产生新的个体,这是进行有性殖的生物体产生新个体的重要方式。
(3)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3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D.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

图4是某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4)图4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B/C/D)
(5)图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有 (      )(A/B/C/D)
(6)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      )(A/B/C/D)
(7)该动物是_____(填“雌性”或“雄性”),细胞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8)细胞B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的时期),该图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
蜈蚣草小孢子母细胞(即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部分显微图像如下图所示。

(9)请根据减数分裂的顺序对图中细胞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
(10)关于a图中下面的一个单个细胞和c图细胞的比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两者的染色体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C.两者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两者的DNA数目不同

(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图d中的两个细胞称为_________细胞。若在人体中,图d中的两个细胞各有___条染色体。
(12)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AB,AB,aaB,B四个精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③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异常
2024-04-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3 . 细胞自噬是细胞组分在溶酶体或液泡中降解和再利用的过程,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图1示意某细胞溶酶体形成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表示了溶酶体pH的维持机制。

(1)溶酶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囊泡,组成其膜的主要成分是___;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图1细胞一段时间,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有___(编号选填)。
①脱氧核糖②磷脂③脂肪④蛋白质⑤mRNA
(2)图1中属于细胞自噬途径的是___(甲/乙)过程。该过程中,包裹着待降解物质的泡状结构需沿着___运到溶酶体并与溶酶体融合。
(3)结合图1信息推测,溶酶体可能含有___等多种水解酶,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编号选填)合成、加工、转运这些水解酶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___
①蛋白酶②溶菌酶③脂肪酶④ATP合成酶⑤高尔基体⑥核糖体⑦内质网⑧质膜
(4)酸性环境的维持对溶酶体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图2分析,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为___(单选)。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

(5)研究表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少量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主要原因是___(单选)。
A.水解酶泄漏后立即被分解
B.溶酶体能将水解酶吞噬
C.pH较高导致酶活性降低
D.细胞质基质缺少酶作用的底物

(6)下列关于细胞自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细胞自噬可发生于细胞核中
B.各细胞器在功能上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C.自噬过程产生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全部重复利用
D.蛋白质是执行细胞自噬的主要物质
2024-04-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I.脂肪细胞是动物体内以储存脂质为主要功能的细胞,按照形态一般分为单泡脂肪细胞和多泡脂肪细胞,两种脂肪细胞部分结构如图。

(1)脂滴中储存的脂质主要为脂肪,脂肪与糖类在结构上共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编号选填),在功能上共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都以碳链为分子骨架②都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③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④都参与细胞质膜的构成
(2)现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寒冷刺激等可促进机体内的单泡脂肪细胞往多泡脂肪细胞转化,据图推测转化过程中细胞会发生的变化可能有__________
A、细胞核数量增多 B、脂滴数量增多 C、线粒体数量增 D、多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强
(3)脂滴是由膜包裹脂质形成,据图推测,与单泡脂肪细胞相比,多泡脂肪细胞内膜系统的相对面积会__________(大/小/相同/无法确定)
II.脂肪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瘦素(一种蛋白类激素),瘦素通过参与调节机体的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抑制脂肪的合成等使体重减轻。
(4)下列选项中不可作为瘦素的合成原料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5)据题意可知,瘦素分泌出脂肪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6)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瘦素的生命活动需要由以下结构发挥作用合作完成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糖体合成②高尔基体修饰③囊泡运输④内质网加工⑤细胞核相关基因转录⑥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供能
2024-04-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多囊肾病(PKD)是常见的遗传性肾功能障碍疾病,为单基因遗传病。
(1)正常人的肾细胞DNA数为2n=46,研究发现病变的肾细胞的一个细胞核中DNA数却可达8n甚至32n。据此推测病变肾细胞的异常细胞周期可表示为(       
A.   B.   C.   D.   

下图是一多囊肾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中的患病个体所含突变基因序列相同,相关基因用A/a表示。

   

(2)据图分析,该家族的多囊肾病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据图推测,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A. “AA”或B.“Aa”或C.“aa”)。Ⅱ-3与Ⅱ-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______(A.“1/4”或B.“1/6”)。
(4)Ⅲ-2与正常男性生育的男孩患有PK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       
A.Ⅱ1B.Ⅱ2
C.III-1D.Ⅲ-2的发生了基因突变的配子

(5)下图表示该家族一个体内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以及该病相关基因的图像,则该细胞可能出现在该家族下列个体中______。(编号选填)

   

①I-2             ②Ⅱ-2             ③Ⅱ-3             ④Ⅲ-3
(6)调查显示某地区人群中PKD致病基因携带率约为16.8%,且多数人只是“携带”,不表现出任何肾脏异常的症状。建议该地区加强______。(编号选填)
①婚前体检             ②遗传咨询             ③产前诊断             ④患儿治疗
(7)若Ⅱ-1与Ⅱ-2计划生育一胎,为避免PKD患儿出生,Ⅱ-2怀孕后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A.遗传咨询B.B超检查
C.基因检测D.染色体分析

位于11号常染色体上的IGF2基因和H19基因与胚胎发育有关。来自母源与父源的11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表达情况如图所示。

   

(8)据图可知,父源和母源HI9基因表达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母源H19基因的启动子去甲基化,RNA聚合酶能和启动子结合,开启转录;
②母源H19基因的启动子去甲基化,RNA聚合酶不能和启动子结合,不能转录;
③父源H19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RNA聚合酶能和启动子结合,开启转录。
④父源H19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RNA聚合酶不能和启动子结合,不能转录。
(9)已知,母源的H19基因启动子可与一种CTCF蛋白结合,进而阻碍了DNA分子上的“增强子”作用于IGF2的启动子。据此推测,父源IGF2表达的原因是(       
A.IGF2的启动子去甲基化
B.CTCF蛋白与IGF2的启动子结合
C.CTCF蛋白与增强子结合
D.H19启动子甲基化阻碍其与CTCF蛋白结合
2024-04-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月考试题
6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5-氟尿嘧啶(5-FU)能抑制T淋巴细胞中KLHL22基因的表达,KLHL22蛋白可促进PD-1蛋白进入蛋白酶体被降解,从而减少细胞质膜表面的PD-1蛋白(如下图所示),而PD-1蛋白可影响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免疫作用。

(1)在上图的KLHL22基因表达中,化合物①和②的差别表现在(       
A.碱基种类B.碱基数目C.五碳糖类型D.空间结构

(2)由上图所示的5-氟尿嘧啶(5-FU)结构判断,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中和葡萄糖不同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C   ②H   ③O   ④N   ⑤F
(3)据上图及所学知识分析,5-FU进入T淋巴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4)下列细胞中,基因表达和上图过程最相似的是(       
A.乳酸菌B.叶肉细胞C.大肠杆菌D.骨骼肌细胞

(5)除了上图所示细胞结构外,参与PD-1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至细胞质膜以及降解过程的细胞结构还包括(       
A.线粒体B.核糖体C.中心体D.细胞骨架

(6)研究人员在敲除KLHL22基因(KO)和未敲除KLHL22基因的小鼠(WT)体内接种黑色素瘤细胞,然后分别注射PD-1抗体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最后检测数天后肿瘤大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题干和下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5-FU可增加质膜上PD-1数量
B.PD-1抗体能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C.敲除KLHL22基因不利于杀死肿瘤细胞
D.KLHL22基因表达量增加可增加质膜上PD-1数量。
2024-04-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月考试题
7 . 探究睡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睡眠时大脑会释放促睡眠因子(PGD2)。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PGD2在脑毛细血管中大量积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度分泌、抗病毒能力下降等,部分机制如图1所示。其中,VLPO神经元通过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诱发睡眠;I表示免疫细胞;IL-6是一种促进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FNA是一种抗病毒的细胞因子;①~⑩表示过程。

(1)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睡眠状态下,机体内含量增加的物质有______。(多选)
A.腺苷B.PGD2C.IL-6D.肾上腺素

(2)据图1及已学知识分析,当“促睡眠”的信息传递至VLPO时,该细胞的质膜上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 K+通道开放程度增大                                        ② Na+-K+泵的活动加强
③ Cl-通道开放程度增大                                  ④ Na+通道开放程度增大
(3)研究发现,脑中还存在激发觉醒的神经元(TMN)。有学者提出“VLPO-TMN‘跷跷板’模型”,以解释机体在睡眠与觉醒之间的调节机制。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与上述调节机制类似的过程有______。(多选)
A.②B.③C.④D.⑤

(4)据图1及相关信息,阐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患病毒性感冒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5)研究人员分别检测身体状况良好的志愿者在正常睡眠(睡眠时间为23:00~6:00)与睡眠剥夺(睡眠时间为3:00~6:00)两种情况下,体内IL-6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探究睡眠与IL-6含量的关系,以下推断与图2中的数据相吻合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 IL-6的含量变化受昼夜节律的调控
② IL-6的含量与白天疲劳程度呈正相关
③ 白天IL-6的含量与夜晚睡眠时间呈负相关
④ 夜晚深度睡眠质量与IL-6的含量成负相关
8 . 治理公园的生态环境
上海市虹口区精武体育公园,昔日以“曲阳公园”之名著称。在20世纪80年代,曲阳公园因其显著的人流量、常年开放的钓鱼项目、中心湖与周边湖泊的隔离状态以及湖畔密集的落叶植物等特点,一度遭遇了严重的中心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这一问题源于水中N、P含量过高,最终导致蓝藻大量滋生,严重影响了公园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通过构建图1所示的“沉水生态系统”,中心湖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1)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中心湖生态系统稳态被破坏的进程依次是______。(编号排序)
① 中心湖的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被严重破坏
②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发,消耗水体溶解氧
③ 残饵、垃圾、落叶等沉积水底,释放氮、磷营养物质
(2)1985~1995年间中心湖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能维持一定的功能,这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单选)
A.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B.较弱的抵抗力稳定性
C.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D.较弱的恢复力稳定性

(3)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建构“沉水生态系统”能有效改善中心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原因包括______。(多选)
A.拦污帘拦截水生动物的尸体避免污染物排放
B.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用于生长
C.吸附在生物栅栏上的固氮菌吸收并固定水体中的N
D.水生动物通过食物网降低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

(4)研究人员测定了常见挺水植物“菰”的部分生理指标,如图2所示。据图2推测,在中心湖深水区域种植“菰”的优点包括______。(多选)

A.吸收水体中更多的营养物质B.为水生微生物附着提供空间
C.避免因过度繁殖成为优势种D.为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供氧

(5)研究人员利用生态瓶探究水生动植物治理水污染的效果,相关内容如表所示。据表及相关信息分析,下列关于水体氨氮去除率的推理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生态瓶的成分

沉水植物

30株伊乐藻(6~10月生长旺盛、9月初人工捕捞)

浮叶植物

1株睡莲(5~9月生长旺盛、10月下旬进入休眠期)

水生动物

2条鲤鱼(6~7月食量大、8月后食量下降)

含氨氮量高的污水

A.6~7月水生植物生长快,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氨氮去除率提高
B.6~7月鲤鱼摆尾强烈,促进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物质,氨氮去除率提高
C.8月鲤鱼活动力差,睡莲与伊乐藻种间竞争激烈,氨氮去除率下降
D.9月人工捕捞鲤鱼,导致对睡莲和伊乐藻的捕食率降低,氨氮去除率提高

(6)曲阳公园中心湖“沉水生态系统”利用食物链(蓝藻→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来净化水质。据题干信息及已学知识分析,投放肉食性鱼类净化水质的优势及风险。___
9 . 人类的学习、记忆、运动等都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如图1所示,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A、B表示不同结构,其中甲是结构B的放大。

(1)据图1所示,信息在A、B结构处的形式分别是____。
A.生物电、生物电B.化学信息、化学信息
C.生物电、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生物电

(2)信息在神经系统的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编号选填)
①A处信息传导的单向性
②B处信息传递的单向性
③A、B处信息传递都具单向性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一般认为是由ATXN3基因中CAG序列重复扩增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般CAG序列重复56~86次就导致患病,且CAG序列扩增的长度与疾病表型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与疾病的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图2表示某SCA3家系图,其中Ⅰ1不携带SCA3致病基因。

(3)根据题干分析,引起SCA3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片段重复
C.基因重组D.染色体片段易位

(4)Ⅲ3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为____。若要预防Ⅲ3患SCA3,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A.基因检测     B.染色体数目分析
C.B超检查     D.染色体结构分析
(5)经检查发现,Ⅲ1和Ⅲ2都是SCA3致病基因携带者,但都未出现任何SCA3症状,原因可能是____
SCA3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小脑和脑干神经元内突变的蛋白质ATXN3容易聚集,从而在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包涵体引起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神经元的死亡。
(6)神经元内形成的包涵体可破坏线粒体功能。下列神经元的生理过程会因此受到影响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Na+-K+泵的运行
②Na+大量进入膜内
③K+大量向膜外扩散
④神经递质的释放
(7)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的形成,进而导致神经元的死亡,这种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____(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8)研究发现,SCA3患者存在广泛的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图3中表示周围神经系统的是____(用数字编号表示)。

目前尚没有药物被批准用于SCA3患者的常规治疗。干细胞技术为治疗SCA3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9)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各种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是SCA3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细胞类型。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
A.强大的增殖能力B.来源方便,易于培养
C.多向分化的潜能D.特有的分化全能性
10 . I.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酸性土壤中会有较多的离子态铝形成铝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我国酸性土壤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2%。土壤中离子态铝可以吸附在根尖细胞壁,降低细胞壁的弹性和可塑性,同时会对细胞内的生长素(IAA)进行调节,部分机理如图1。现有科研人员用一定浓度的铝溶液对植物拟南芥进行铝胁迫实验,图2为实验结果。

(1)据图2可知,遭受铝胁迫的拟南芥叶绿素含量降低,将影响到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 光能的吸收② 水的光解③ 三羧酸循环④ 卡尔文循环⑤ 糖生成⑥ 糖酵解
(2)据图2信息和已学知识分析铝胁迫拟南芥与对照组相比,鲜重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有             
A.有机物合成速率降低B.根的数目减少C.外界溶液浓度低不利根吸水D.根吸水的总面积较小

(3)结合图1、图2及相关信息,请分析铝胁迫下拟南芥的根长发生明显变化原因___________
II.已有研究表明,甜菜体内的甜菜红素(一种紫红色的水溶性色素)对植物抵抗铝胁迫有一定的作用。现将与甜菜红素合成相关的基因BURY利用农杆菌转化到拟南芥中,经元件处理该基因可在拟南芥原本白色的根细胞中高效表达,以提高拟南芥抵抗铝胁迫的能力。表1和表2分别是实验过程中某一步骤所需的反应物质和反应条件。
表1

组分

体积(30μL)

载体

3μL

缓冲液

3μL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0.5μL

蒸馏水

23.5μL

表1
2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25-37℃2h
65℃20min
4℃59min

(4)在表1、表2对应的步骤完成后,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A.PCR获取并扩增BURY基因B.构建含BURY基因的表达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拟南芥细胞D.筛选含BURY基因的拟南芥细胞

(5)表2反应程序中65℃处理20min的目的应是           
A.载体DNA分子变性所需B.载体DNA分子退火所需C.使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失活,结束反应D.维持载体DNA分子的稳定结构

(6)以下最能说明抗铝胁迫的转基因拟南芥培育成功的是           
A.BURY基因存在于根细胞B.BURY基因转录出对应的mRNAC.根部呈现紫红色D.鲜重与野生型拟南芥没有显著差异

III.农杆菌是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到的一种细菌,下表为用来培养农杆菌的LB培养基配方,下图是对培养的农杆菌进行菌落计数。
胰蛋白胨10.0g
酵母浸粉5.0g
NaCl10.0g
蒸馏水1L
配制完成后,将pH调至7.0

(7)LB培养基中给农杆菌提供碳源和氮源的主要是表3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8)图中的a、b、c、d中加入的都是LB培养基,结合图文信息判断,b、c、d中的是__________(编号选填)培养基,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 液体② 固体③ 选择④ 鉴定⑤ 平板划线法⑥ 稀释涂布平板法
(9)经接种培养后,b、c、d中农杆菌菌落数分别为48、57、60,则在a中农杆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个/mL。
农杆菌转化是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一般植物的转化如图。但在转化拟南芥时可以使用蘸花法:待拟南芥开花后将花序浸润在农杆菌悬液中1-2min,或吸取农杆菌悬液滴加在花蕾上,定期重复操作几次,农杆菌会随着萌发的花粉管进入胚囊,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进入囊胚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待果实成熟,即可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拟南芥种子。

(10)图的①-④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激素种类和比例的是____________ (图中编号选填),不同细胞中表选择表达的基因差异较大的过程有________ (图中编号选填)。
(11)若图中的植物细胞只有1个BURY基因导入并整合到了染色体上,那么在获得的转基因植物中,单个细胞内最多可同时存在________个BURY基因。
(12)农杆菌蘸花法转化拟南芥前,需将拟南芥植株已形成的果实和已经开放的花去掉,保留花序上的花蕾再进行菌悬液浸润花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能保证在同一时段收获种子,便于管理B.减少需要操作的花的数目,利于完全浸润C.保证浸润后受精发育而来的种子有足够营养供给D.提高含BURY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

(13)根据以上图文信息简要分析,为获得能合成甜菜红素的拟南芥,如图所示方法和蘸花法转化的差异(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