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6 道试题
1 . 为研究Atu5117启动子能否独立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Atu5117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嵌合序列”,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仅使用1种限制酶),以获得含有“嵌合序列”的重组DNA分子。相关过程、基础质粒及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叠延伸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______,PCR中预变性时间比循环过程中变性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
(2)由阶段2“变性后杂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碱基序列上的要求是_____
(3)阶段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______,它们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
(4)本实验中,在阶段3需破坏基础质粒上T7启动子的结构,从而使得GFP的表达仅受Atu5117启动子的调控,因此,在设计阶段1和2的引物时,需确保______(填引物名称)上含有______(填限制酶的名称)的识别序列。
(5)提取受体细胞的相应DNA,利用与阶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进行DNA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已知Atu5117启动子、GFP基因、基础质粒的序列大小分别约为490bp、750bp、2750bp(bp代表碱基对),据图判断受体细胞______中成功导入了重组DNA分子。

2 . 西瓜瓜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和瓜皮颜色(深绿、绿条纹和浅绿)均为重要育种性状。为研究两类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纯合体(长形深绿)、(圆形浅绿)和(圆形绿条纹)进行杂交。为方便统计,长形和椭圆形统一记作非圆,结果见表。

实验

杂交组合

表型

表型和比例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浅绿︰圆形深绿︰圆形浅绿=9︰3︰3︰1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绿条纹︰圆形深绿︰圆形绿条纹=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①结果推测,瓜皮颜色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
(2)由实验①和②结果不能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若要进行判断,还需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________进行杂交。若瓜皮颜色为________,则推测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3)对实验①和②的非圆形瓜进行调查,发现均为椭圆形,则中椭圆深绿瓜植株的占比应为________。若实验①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________
(4)SSR是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不同染色体具有各自的特异SSR。SSR1和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9号和1号染色体。在中SSR1长度不同,SSR2长度也不同。为了对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电泳检测实验①中浅绿瓜植株、的SSR1和SSR2的扩增产物,结果如图。据图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15号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SSR1和SSR2序列,同时具有SSR1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具有SSR2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圆形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中圆形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____的植株,不考虑交换,其自交后代即为目的株系。
今日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3 . 高原地区蓝光和紫外光较强,常采用覆膜措施辅助林木育苗。为探究不同颜色覆膜对藏川杨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者检测了白膜、蓝膜和绿膜对不同光的透过率,以及覆膜后幼苗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如图、表所示。

覆膜处理

叶绿素含量(mg/g)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白膜

1.67

0.71

蓝膜

2.20

0.90

绿膜

1.74

0.65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三种颜色的膜对紫外光、蓝光和绿光的透过率有明显差异,其中________光可被位于叶绿体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高效吸收后用于光反应,进而使暗反应阶段的还原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与白膜覆盖相比,蓝膜和绿膜透过的________较少,可更好地减弱幼苗受到的辐射。
(2)光合色素溶液的浓度与其光吸收值成正比,选择适当波长的光可对色素含量进行测定。提取光合色素时,可利用________作为溶剂。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红光而不能选择蓝紫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覆盖蓝膜更有利于藏川杨幼苗在高原环境的生长。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今日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4 . 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_。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_调节。
(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________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________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________
(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________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________
(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5 . 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大熊猫实施保护,但在其栖息地一定范围内依旧存在人类活动的干扰。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大熊猫主要分布于六个山系,各山系的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回答下列问题:
(1)割竹挖笋和放牧使大熊猫食物资源减少,人和家畜属于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的________因素。采矿和旅游开发等使大熊猫栖息地的部分森林转化为裸岩或草地,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________。森林面积减少,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等功能下降,这些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调查结果表明,大熊猫种群数量与________________呈正相关。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扩大,且________资源增多,提高了栖息地对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而旅游开发和路网扩张等使大熊猫栖息地丧失和________导致大熊猫被分为33个局域种群,种群增长受限。
(3)调查结果表明,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竹林面积最大,秦岭山系的秦岭箭竹等大熊猫主食竹资源最丰富,这些环境特征有利于提高种群的繁殖能力。据此分析,环境资源如何通过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大熊猫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除了就地保护,另提出2条保护大熊猫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6 .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调节管理着许多内分泌腺。若下丘脑异常,机体会出现诸多内分泌失调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可通过垂体调节管理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这称为_____________调节,该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___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外__________(填激素)的分泌量也会增加。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某科研人员提取胰岛素,但从胰腺研磨液中没有提取到,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选取了完整的胰腺 ②选取的胰腺不新鲜 ③研磨液里误加入了微量氢氧化钠
(3)醛固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也能影响体内醛固酮的分泌。为验证抗利尿激素可通过影响醛固酮的释放来影响Na+含量,可将若干只灰兔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灰兔注射适量抗利尿激素,乙组灰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衡水金卷高三下学期先享卷(二)生物试卷
7 . 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在青霉素的工业生产中,通常使用青霉菌作为生产菌种。然而,传统的青霉素生产方法存在着产量低、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提高青霉素的产量,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青霉素产量的方法包括:
基因敲除: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将青霉菌中与青霉素合成无关的基因敲除,从而减少能量和资源的浪费,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基因克隆:将与青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克隆并导入到其他微生物中,利用这些微生物作为生产菌种,实现青霉素的高效生产。
基因修饰: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对青霉菌中的青霉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增加青霉素的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提高青霉菌产青霉素的量,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基因的序列和位置,然后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目标基因的序列。
①目标基因指的是______
②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时,引物的碱基序列______,以免引物无法发挥作用。
(2)利用基因克隆的方法实现青霉素的高效生产,首先,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克隆目的基因常采用的技术是______;其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步骤需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最后,将目的基因导入其他微生物中时,常用Ca2+处理目的菌,目的是______
(3)利用基因修饰提高青霉菌产青霉素的量,实际上运用的是_______工程。
(4)获得高产青霉菌菌种后,还需要进行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向发酵罐内接种青霉菌前,需要进行的操作还有_______(填写编号)。
①扩大培养 ②配制培养基 ③灭菌 ④分离、提纯产物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衡水金卷先享卷信息卷高三生物(四)试卷
8 . 植物远缘杂交可能会造成核仁显性现象,即源于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沉默,而源于另一个亲本的基因组表达。现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以萝卜(RR,2n=18)为母本、芥蓝(CC,2n=18)为父本进行杂交,并通过胚抢救(一种育种手段)得到6株F1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萝卜与芥蓝远缘杂交的后代一般不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经胚抢救得到的6株F1幼苗用_________处理,可使其成为四倍体,恢复其育性。
(2)若核仁显性使全部后代只表达萝卜或芥蓝一方的基因组,则上述6株F1植株的表型可能有________(填“一种”“两种”“多种”或“都有可能”)。研究人员提取了亲本萝卜、芥蓝及F1的总RNA并逆转录得到cDNA,以cDNA为模板用特定引物进行PCR,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如图所示。结合电泳图谱分析,核仁显性使F1表达了_________一方的基因组。

(3)若对萝卜采用常规杂交育种,可培育出不同根形的品种。萝卜的根形由A、a和D、d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将两种稳定遗传的圆形萝卜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F1自交,F2有扁形、圆形和长形三种表型,已知同时含有A和D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扁形。
①由此推测,F2中圆形萝卜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圆形萝卜自由交配,F₃中基因型为Aadd的萝卜所占比例为________
②随机选取F2中一个圆形萝卜,现欲鉴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表型为________的萝卜与其交配。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可证明其为纯合子;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可证明其为杂合子。
9 . 油菜素内酯(BR)是从油菜花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植物激素。科研人员以弱光敏感型番茄品种“基尔斯”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外源BR对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处理:正常光照(CK,500μmolm-2·s-1)、正常光照+0.1mg·L-1BR(CB)、弱光(LL,80μmolm-2·s-1)、弱光+0.1mg·L-1BR(LB),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表观量子效率是光合作用光能转化最大效率的一种量度,其值越大,光能的利用效率越高;光补偿点是反映植物利用光能状况的生理指标,可直接反映植物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是耐阴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处理叶面积(cm2叶片干质量(g)比叶面积(cm2·g-1茎叶夹角(°)茎叶垂角(°)表观量子效率(mol·mol-1光补偿点(μmol·mol-1
CK48.01.728.042.754.70.06733.4
CB51.31.829.343.356.30.06434.7
LL55.30.780.948.761.00.04943.0
LB63.11.156.254.765.70.05933.6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与番茄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__________两大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显示,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质量__________、叶面积____________,导致比叶面积增大,即叶片变得__________(填“更大、更薄”或“更小、更厚”)这一变化的生物学意义在于__________
(3)遮荫后,茎叶夹角和垂角均增大,说明株幅变大,叶片___________(填“挺直”或“下垂”),利于叶片接受更多光照。喷施BR后,叶面积和叶角_________,使得叶片在空间姿态和分布上更加合理,以改善弱光对番茄幼苗的不利影响。
(4)实验结果显示,外源BR可以_____________弱光下番茄幼苗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___________光补偿点,并维持叶片形态的稳定性,来改善光合性能,有效缓解弱光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
10 . 在高等植物中,碳同化的主要光合途径有3种:景天酸代谢途径途径和 途径。在相同条件下,理论上植物的光能转化效率为 植物可达到 ,而实际上田间 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仅为1%左右。能进行C4途径的植物为C4植物,如玉米;小麦的叶肉细胞中只能进行C3 途径。下图为玉米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Rubisco 为催化暗反应的酶。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植株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小麦大田光能利用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种植的密度不合适。科研工作者分别选取万株/万株/ 万株/万株/ 四个种植密度,测定的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种植密度为 时,群体光合速率不再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种植密度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低于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蓝细菌中有编码叶绿素的基因,叶绿素 可吸收远红光用于光合作用,可采用_________技术将 基因导入玉米植株,则玉米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可吸收______________光用于合成__________,从而提高玉米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金卷先享卷信息卷高三下学期模拟试题生物(六) 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