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73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15日,四川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直至28日大火终于熄灭,烧毁逾100万公顷土地,导致黄喉雉鹑、雪豹等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受损。回答下列问题:
(1)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与森林群落的_______结构相关。该结构主要与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有的植物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这类植物主要生活在______(填“上层”“中层”或“下层”)。
(2)森林群落区别于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火光和高温环境给黄喉雉鹑传递了_______信息,使一部分黄喉雉鹑逃生。
(3)火灾初期,强度较弱的地表火对森林是有利的,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是能烧掉枯枝落叶,促进______。严重的森林火灾会使森林失去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引发水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4)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植被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对保护城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火灾后的某地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植物甲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山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森林火灾后植被重建属于______演替,植物甲等植物的繁殖体存在可______(填“加快”或“延缓”)群落演替的速度。
②由图可知,灾后重建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_____(填“增强”或“减弱”),理由是_____
③随时间的推移,优势物种的高度逐渐增加,这对该群落的意义是_____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2 . 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降解为单糖或寡糖,且转化过程绿色、低碳,被认为是纤维素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方法。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中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某科研团队按照下图所示的流程分离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实验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并在平板上筛选到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

(1)过程①中甲培养基中除水、无机盐、氮源还应有_________成分,培养基表面加入一层无菌的石蜡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过程②中用适宜浓度NaCl溶液而不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
(3)科学家发现分离到的微生物产纤维素酶能力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体内的M基因抑制了其体内纤维素酶基因表达。某科研团队基于CRISPR/Cas9系统拟对某细菌内的M基因进行敲除,以探究该基因对其体内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的调控效果。CRISPR/Cas9系统是其中一种能敲除特定基因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Cas9蛋白和由tracrRNA和crRNA形成的sgRNA两部分组成,sgRNA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9蛋白到相应位置剪切DNA。

①在设计sgRNA序列时,必须事先测定M基因的_____,从而设计一段能______得到sgRNA的DNA.在sgRNA与目的基因特定碱基序列部分结合,结合区最多含有________种核苷酸,若要将M基因从目标DNA上剪切下来,需要设计________种sgRNA。
②将sgRNA基因和Cas9蛋白基因导入________目标细菌,科研人员为提高转化效率,常常用_______处理目标细菌一旦细胞中同时含有sgRNA和Cas9,Cas9就会与sgRNA结合在一起并在sgRNA的带领下,来到能够与sgRNA________的目的基因处,特异性地切割M基因。
③将CRISPR/Cas9系统基因重组载体成功转染至目标细菌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纤维素酶的表达量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夜间光的输入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某研究小组模拟手机、电脑等夜间不正常照光模式,探究夜间蓝光诱发小鼠抑郁样行为的神经调控机制。
(1)分布于小鼠视网膜的感光神经细胞可接受光刺激,产生______,沿______和上行神经束传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为探究夜间蓝光是否会诱发小鼠抑郁样行为,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取生理状态一致、正常的小鼠若干,先将小鼠放置于正常光暗(8:00—20:00给光,其他时间黑暗)环境处理一周后随机均分为2组,记录“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可反映抑郁程度的指标)。再将LAN组夜间蓝光处理,LID组白天蓝光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记录,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______,表明夜间蓝光的干扰会诱发小鼠抑郁。

(3)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HT、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由此建立了抑郁症发生的“单胺类递质学说”。图2为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
①5-HT是一种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成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②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制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上5-HT转运蛋白表达量提高
C.部分抑郁症患者5-HT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不变
D.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5-HT含量逐步提高
③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图3.

(注:miR-16 是一种非编码 RNA,可与靶禁因 mRNA结合,导致 mRNA 降解)
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的水平与中缝核SERT的表达水平呈____相关,中缝核miR-16可______SERT的表达。对比抑郁症模型鼠与对照组数据,推测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可能是_____,突触间隙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4)抑郁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神经生物学方面因素,还有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从后天环境因素的角度预防抑郁症,你的建议是_____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4 . 野生型棉花种子有短绒毛,品种甲的种子有长绒毛,突变体棉花乙种子无绒毛,上述品种均为二倍体棉花。为研究棉花种子绒毛性状遗传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棉花种子绒毛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此性状的基因(A/a)位于8号染色体。研究者用上述品种进行下表所示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下(不考虑致死现象)。
组别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分离比
I甲×野生型全为短绒毛短绒毛:长绒毛=3:1
乙×野生型全为无绒毛无绒毛:短绒毛=3:1
甲×乙全为无绒毛无绒毛:长绒毛=3:1
①棉花人工杂交需要在母本开花前先去除雄蕊,授粉后需要_________。据杂交组合I判断,短绒毛性状受__________(显/隐)性基因控制。
②假设棉花种子无绒毛受基因X控制。据杂交组合Ⅱ、Ⅲ,推测基因X与A/a基因之间可能的位置关系:_________
(2)研究者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乙和野生型棉花A基因上游DNA序列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如图。推测种子无绒毛是因为A基因上游_________一个约6.8kb的片段导致。

(3)研究者推测插入片段仅通过促进与其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来调控绒毛性状。请从①~⑥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与操作,为验证上述推测提供两个实验证据。完成相应组合,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结果。
①野生型植株②棉花乙植株③完全敲除8号染色体的插入片段④敲除8号染色体的A基因(不包括插入片段)⑤将插入片段导入非8号染色体⑥将A基因(不包括插入片段)导入非8号染色体。
组合一:选择①和⑤,预测实验结果为①种子有短绒毛,⑤种子有________绒毛;
组合二:选择②和_____,预测实验结果为②种子无绒毛,实验组种子有_______绒毛;
(4)生产实践中,农民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______,降低侧芽_______浓度,有利提高棉花产量。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5 . 三叶青具有药用价值,其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不仅表现出各种生理和药理活性,还可以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为探究短时间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对抗氧化能力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开展以下实验。将三叶青苗经UV-B持续辐射12天,每2天测定相关数据,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UV-B持续辐射天数/d024681012
CAT酶活性(mgH2O2/gFW·min)0.0660.0630.0470.0310.0250.0330.035
酚类(mmol/g)48.4630.1028.0723.2725.3826.2426.88
光合速率(g-1/min)4.0663.283.1802.1962.1122.452.651
(1)三叶青______(能\不能)利用中波紫外线进行光合作用,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UV-B辐射会诱导叶绿体形成ROS(活性氧,尤其是H2O2),而ROS会通过脂质氧化而破坏膜功能,三叶青经过UV-B辐射,其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上升、下降、不确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受到破坏,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该阶段主要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ADP+Pi→ATP②NADP++H++e-→NADPH③ATP→ADP+Pi       ④NADPH→NADP++H++e-⑤H2O→O2+H++e-⑥CO2+五碳糖→三碳化合物→三碳糖和五碳糖
(3)植物通过体内的CAT和酚类物质清除ROS来保护光合作用结构。
①在该实验中,光合速率与CAT酶活性变化呈______相关。UV-B持续辐射幼苗叶片的第10天光合速率明显高于第8天,推测UV-B持续辐射抑制CAT酶活性,第10天酚类物质提高了________,降低了_________,减少UV-B对细胞的损伤。
②自然条件下,UV-B持续辐射处理的子代中一个个体的CAT酶活性比对照组高,根本原因是_________。上述结果表明,UV辐射可用于改良作物品质。
(4)高盐和干旱等不良环境下可导致植物细胞中ROS含量_________,原因是ROS促进细胞自噬,分解产生的物质能__________从而减少细胞对环境的依赖。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6 . 现有纯系果蝇若干,性状及表型如下表。控制体色、眼色、翅型的基因R/r、T/t、V/v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对杀虫剂联苯菊酯的敏感性由另一条染色体上D/d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野生型突变型
对杀虫剂联苯菊酯敏感性无抗性有抗性
体色灰体黑体
眼色红眼紫眼
翅型长翅残翅

(1)野生型雄蝇和对杀虫剂联苯菊酯有抗性雌蝇杂交,F1均为有抗性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有抗性果蝇与无抗性果蝇的比为3:1。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PCR获取亲本果蝇、F1雄果蝇(A)及F2果蝇(B、C)的抗性相关基因并进行电泳,结果如图。①实验结果说明,对杀虫剂联苯菊酯敏感为___________性状,电泳结果支持D/d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②果蝇B的性别为___________,果蝇C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根据电泳结果分析,在野生型基因的突变过程中最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
(2)若选择2对相对性状研究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用野生型纯合亲本与表型为__________(写出一种)的亲本果蝇进行交配,且实验需进行到___________代。
(3)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越小,发生互换的概率就越小,产生的重组类型的配子就会越少。科研人员将基因型为RrTtVv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雄果蝇杂交,所得后代基因型和比例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该雌果蝇RrTtVv这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的分布情况为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基因)。
基因型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
比例1631455114819211158130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7 . A型塞内卡病毒(SVA)会导致猪患水疱传染病,症状与猪口蹄疫等传染病非常相似,增加了临床鉴别诊断的难度。VP1蛋白是SVA核衣壳的主要成分,可作为SVA诊断的靶蛋白。研究人员尝试制备抗VP1蛋白单克隆抗体,以便快速、准确检测SVA病毒。回答下列问题:
(一)基因工程抗原的制备
(1)提取病毒RNA,经___________形成cDNA,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VP1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在引物的___________(5’或3’)端引入限制酶BamHⅠ和XhoI的识别序列,并进行PCR扩增。考虑一个模板DNA分子的扩增,PCR第四次循环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_对引物。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正确后,通常还需进行序列测定,原因是__________
(2)将回收后的VP1基因片段及pET-28a载体经酶切和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a菌株,接种至LB固体培养基。37℃恒温箱培养,挑取___________至LB液体培养基,置于37℃摇床震荡培养12h,提取重组质粒,经鉴定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菌株。扩增成功转化的菌株,最后经___________后收集菌体沉淀,并___________ 细菌,纯化得到VP1蛋白。
(二)抗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用纯化的VPl蛋白多次免疫小鼠,然后诱导小鼠的脾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推测SP2/0细胞的生长特点是__________。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__________。通过选择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经过96孔板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筛选到的2个杂交瘤细胞株分别注射到小鼠腹腔中,从腹水中成功提取得到了2种鼠源单克隆抗体—2E10和3E4。

(4)为进一步确定2E10和3E4在VP1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将VP1蛋白截为4段(VP1-1~VP1-4),电泳后分别用2E10和3E4为探针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2E10和3E4与VP1的结合位点是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依据是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8 . 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正常的饮食和睡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一)饮食与免疫
(1)摄食后,__________(填“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不仅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胃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够促进_________的分泌,调节血糖的稳定。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挑食行为不仅与喜好有关,还与食物过敏相关。下图表示调控挑食行为的部分过程,可见挑食是__________系统对身体的保护,若发生过敏反应,机体至少第__________次接触过敏原。

   

(二)睡眠与免疫
(3)研究者对健康小鼠进行慢性睡眠剥夺(CSD)干预后,检测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组别空腹血糖(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
CSD组6.633.16
对照组5.142.46
注: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μU/mL)×空腹血糖(mmol/L)/22.5
CSD干预后,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___________(填“明显提高”、 “基本不变”或“明显下降”),因此CSD干预后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功能___________(填“明显提高”、“基本不变”或“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
(4)研究发现小鼠长时间睡眠剥夺,脑脊液中内源性促睡眠物质前列腺素D2(PGD2)分泌量显著增加。当PGD2突破血脑屏障进入循环系统时,可刺激机体分泌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多种_________,激活免疫系统。若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诱发炎症风暴,会引发__________病,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导致小鼠短时间内死亡。进行实验验证睡眠剥夺造成的小鼠死亡是由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起的,实验组的材料、处理、预期结果依次为_________(选择正确的编号)。
A 正常小鼠     B.正常睡眠     C.存活时间长     D.免疫缺陷小鼠     E. 睡眠剥夺     F.存活时间短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9 . 淡水珍珠养殖是浙江诸暨重要的经济产业,传统养殖方式成本低,但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污染问题,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后推出的立体养殖技术既能提高珍珠品质、增加收入,又能保证绿水清波。回答下列问题:

(1)立体生态养殖场中划分出了家禽养殖区、鱼蚌混养区、水稻种植区、水质净化区,这是充分考虑了不同生物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利用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从而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立体生态养殖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鱼、蚌混养水域中珍珠蚌吊养在水中,春秋浅吊,冬夏深吊,这是依据水体的________ 随季节变化进行调整的,是生态系统________信息在养殖中的应用。水域中放养鱼类是通过增加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干预了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底泥用于种植稻田,是干预了系统的_______过程。
(3)富营养化是一些浮游植物逐渐成为水体中________的过程,水体中的P元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珍珠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大量投放给水体带来大量P元素,其中一部分会沉入底泥。当遇到风浪扰动时,浅水型湖泊底泥中的P会进入上层水体而被生物重新利用,深水型湖泊因水体过深,底泥无法被风浪扰动。因此,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填“浅水型”、 “深水型”)湖泊更易发生富营养化。________是控制深水型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而对于浅水型湖泊还需要定期______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10 . 植物的生长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所示曲线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对菠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CO2,最终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与五碳糖结合形成_______,接受能量后,被________还原形成三碳糖。大部分三碳糖运至叶绿体外,转变为________,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2)据图可知,该研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与20℃相比,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当CO2浓度低于400μmol⋅mol-1时,15℃条件下的菠菜净光合速率高于28°C下的,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取新鲜的菠菜叶打出若干相同的圆形小叶片,经处理排出叶内细胞间隙的空气,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使圆形小叶片沉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了解光合作用强弱。在较高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保卫细胞___________,致使光合作用减弱。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