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8652 道试题
1 . 有丝分裂的核心事件是染色体复制后精确地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为保证核心事件的顺利完成,细胞内存在多种监控机制,SAC蛋白是监控机制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有丝分裂初期 SAC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染色体与纺锤丝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之后,SAC 很快失活并脱离着丝粒,当所有的 SAC都脱离后,细胞进入后期并完成正常的有丝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与纺锤丝的连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B.核膜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有利于核心事件的完成
C.抑制 SAC与着丝粒的脱离,细胞将停留在中期
D.SAC监控机制异常可能会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改变
2024-02-0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有丝分裂过程中 M 蛋白可提供一个“等待”信号调控后期的开始,当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纺锤丝与染色体正确结合后,M 蛋白消失启动后期进行。药物 A 处理可导致 M蛋白延迟消失,药物B处理可导致M蛋白提前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蛋白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
B.药物A可能会导致细胞周期明显变短
C.药物B 可能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
D.M蛋白会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周期性的合成与消失
2024-02-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交配迷向技术是指人为在茶园中放置性信息素味源,使得茶小卷叶蛾在求偶通讯中获得错误信号,进而延迟、减少或者阻止其顺利找到异性完成交配,从而减少下一代害虫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性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交配迷向技术属于化学防治技术
B.茶园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
C.交配迷向技术通过破坏茶小卷叶蛾种群的性别比例达到防治的目的
D.性信息素影响茶小卷叶蛾的交配说明种群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期一款昂贵的成人奶粉宣传势头猛烈,广告语宣传:奶粉含有大量乳铁蛋白,服用吸收后,能在体内发挥抗菌作用,从而提高成年人免疫力。
材料二:人乳铁蛋白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含铁蛋白质,由700个氨基酸组成,广泛存在于血浆和母乳中,婴儿能吸收母乳中的乳铁蛋白,可提高免疫力,而成年人不能吸收。
材料三:在近期的研究中,常把乳铁蛋白包埋在脂质体(如图)中,并研究脂质体在胃液中的完整性,以期发现乳铁蛋白进入细胞的其他途径。

1.下列关于乳铁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铁蛋白中的氨基酸之间以氢键相连
B.婴儿的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胞吞吸收乳铁蛋白
C.宜用100℃开水冲泡含乳铁蛋白的奶粉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奶粉是否含有乳铁蛋白
2.某同学认为该进口奶粉的广告宣传不科学,提出了下列理由,不能支持其观点的是(  )
A.蛋白质是该奶粉的重要营养成分B.成年人不能吸收奶粉中的乳铁蛋白
C.乳铁蛋白在成人胃中会发生变性D.乳铁蛋白在肠道内会被分解
3.下列关于该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脂质体中添加一定量的胆固醇,能增加其结构稳定性
B.乳铁蛋白的亲脂部分和亲水部分会分别位于脂质体的a和b处
C.脂质体能在胃液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D.脂质体中的乳铁蛋白能被吸收,与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5 .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病毒(RNA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其原理如下图。若样品中有新冠病毒,被检样品虹吸通过胶体金垫与新冠特异性抗体1(足量、可移动、与胶体金结合在一起)结合,形成抗原抗体1胶体金复合物,复合物继续向右爬行,通过T线时与固定于此的新冠特异性抗体2结合,形成双抗体夹心胶体金复合物,在T线处呈现色带,过量的抗体1继续向右爬行,和固定在C线的抗抗体1的抗体形成胶体金免疫复合物,呈现色带。

1.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有效成分是各种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抗体1、抗体2都需要用新冠病毒作为抗原
B.若检测呈阳性,则T、C线都显色,共发生3种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C.单抗细胞株的获得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若检测呈阴性,使用过的试剂盒也不可以随意丢弃
2.抗原检测快速、方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所以还需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关于核酸检测说法正确的是(       
A.核酸检测时可将采集的样品直接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
B.核酸检测准确率高是因为新冠病毒RNA的特异性
C.可采用带标记的核酸分子探针检测采集的生物样品中的抗原
D.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双链DNA分子探针与待测样品能碱基互补配对
2022-12-13更新 | 5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测试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题:
科学家发现当人体死亡后,细胞仍然可以存活一段时间;15分钟后心脏细胞才会基本死亡,60分钟后肺部细胞基本死亡,而精子、软骨细胞、牙根细胞等在4天左右才会死亡。
1.下列关于细胞死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存活能力上有差异
B.上述细胞是编程性的死亡
C.年老者体内仍会存在新生细胞
D.细胞死亡过程中可能出现内容物外泄的现象
2.上述细胞的死亡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死亡后,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此时细胞仍能直接从内环境中吸收营养成分
C.细胞存活时内环境是其代谢的主要场所
D.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频率加快
2022-12-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于独栖动物,具有明显的领域行为,同时大熊猫还具有聚集的特性,每个大熊猫种群都有一个或多个聚集中心和不同密度聚集区。大熊猫将肛周腺分泌物涂抹在地面和树干上进行标记,个体之间可通过嗅闻标记进行信息传递,大熊猫能够根据分泌物分辨出年龄、性别和发情时间等。
1.下列关于大熊猫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
B.社群压力会促使大熊猫向高密度聚集区转移
C.领域行为是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
D.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评价大熊猫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
2.下列关于大熊猫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熊猫的肛周腺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
B.肛周腺分泌物的量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
C.大熊猫不同生理阶段的肛周腺分泌物组分及比例相同
D.肛周腺分泌物可能会影响大熊猫的领地范围
2024-02-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利用化学诱变筛选得到昼夜节律失调的突变体果蝇,并鉴定出了第一个生物钟相关基因period(per)。如图是果蝇生物钟调控的关键分子机制:生物钟基因表达的TIM蛋白和PER蛋白在细胞质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进而抑制per基因的表达,由此完成调控。

1.关于per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er基因中的一个核糖可能与一个或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B.per基因彻底水解可以得到6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C.per基因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D.per基因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关于果蝇的生物钟调控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er基因表达的过程是边转录边翻译的
B.PER蛋白合成的直接模板是per mRNA
C.PER蛋白通过正反馈机制调节per基因的表达
D.TIM蛋白和PER蛋白形成的二聚体通过囊泡进入细胞核
2024-02-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据科学杂志报道,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CFTR基因突变导致,会产生错误的CFTR膜载体蛋 白。而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并且需要消耗能量。下列相关 表述正确的是(       
A.CFTR转录时,以基因的两条链作为模板
B.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吐
C.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后,开始翻译
D.囊性纤维病是由于CFTR的基因结构改变所致
10 .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射活动多种多样,几乎全身的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上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立刻会走进教室,这一行为属于条件反射,涉及多个神经元的活动。请回答以下小题:
1.神经元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均能迅速发生反应
B.神经元的轴突就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神经
C.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
D.该条件反射的完成涉及的神经元数目多于3个
2.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峰值保持稳定不变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膜外,指针会发生偏转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