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8650 道试题
1 . 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XX牌”面霜富含胶原蛋白,涂抹在皮肤表面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B.某八宝粥厂家打出“不含糖,糖尿病病人可放心食用”的广告
C.某渔业养殖场打出“吃鱼眼能明目”的广告
D.“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
2023-10-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教育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 . 生长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激素。某同学提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探究该结论是否正确,该同学利用10-5mol/L生长素溶液、pH为5.0的缓冲液、蒸馏水、酸度计等设计并展开了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应选择生长状况一致带有尖端的胚芽鞘作为材料
B.实验需要设置蒸馏水、10-5mol/L的生长素溶液及pH=5.0缓冲液培养组
C.该实验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以避免实验偶然性
D.生长素和缓冲液组胚芽鞘长度及H+浓度均高于蒸馏水组时支持该同学结论
2023-10-08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理综生物试题(贵州版)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从土壤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并接种在已粉碎的作物秸秆堆中培养一段时间,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关于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选择在木材厂周围采集土样
B.需配制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前应排尽锅内冷空气
D.采用涂布法将目标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保存
2.关于酵母菌的乙醇发酵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淋洗液可作为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
B.乙醇发酵过程中需始终拧紧瓶盖以防止杂菌污染
C.乙醇发酵过程中丙酮酸被【H】直接还原为乙醇
D.发酵液中的乙醇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4 . 减数分裂出现错误的精子(卵子)和卵子(精子) 结合形成三体(多一条染色体) 受精卵时,在受精卵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失去一条染色体,从而使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单亲二体(UPD)是指人的胚胎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来自父方或母方。图为UPD的某种发生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二体卵子的产生可能是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异常所致
B.图中甲、乙、丙可能发育为性别相同的个体,且甲、乙、丙均为单亲二体
C.现有抗维生素 D佝偻病男性与正常女性,若两者减数分裂Ⅰ均正常,则不可能生育出UPD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孩
D.红绿色盲男性患者与女性携带者生育出UPD色盲男孩,则是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异常
5 . 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能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元凋亡增多有关,细胞凋亡引起释放的Ach减少。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对大鼠进行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s

甲组

不作处理

8.76

112.39

乙组

向大鼠大脑注射鹅膏蕈氨酸溶液

15.72

149.73

注:鹅膏蕈氨酸与Ach竞争性地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
A.注射鹅膏蕈氨酸溶液的目的是构建实验模型大鼠
B.乙组大鼠大脑中Ach发挥作用的效果升高
C.乙组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均下降
D.可通过比较两组大鼠大脑中Ach含量来验证
2023-10-02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在长时间户外运动或高强度劳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中暑、头昏眼花、口渴、饥饿或者手上脚上出水泡、小腿抽筋或浮肿等症状,只要休息一段时间,或者补充一些成分,这些症状基本就会消失,但也有些特殊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或住院治疗,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1.—些人中暑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大量出汗、头疼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应给中暑者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B.体温升高时,人体可通过排汗散热降低体温,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C.大脑和下丘脑都是体温恒定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D.大量出汗时,大脑皮层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产生渴觉
2.在运动中,人体血糖浓度会变化,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血糖浓度<肝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肝细胞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外,但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血糖浓度>肝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转运葡萄糖需要消耗ATP
B.该载体转运葡萄糖的速率会随浓度差的升高不断增大
C.葡萄糖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3.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但主要由无机盐起决定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的维持不需要消耗能量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       
A.降低、CO2、NaHCO3B.降低、乳酸、NaHCO3
C.不变、CO2、H2CO3D.不变、乳酸、NaHCO3
5.下列有关组织水肿,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水肿的发生主要与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渗透压失衡有关
B.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组织水肿
C.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肺部积水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浆蛋白外渗造成的
D.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也会伴随浮肿主要原因是细胞间隙积聚组织液
2023-04-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二上】【期中考】【西湖高级中学-七彩阳光】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人体的甲状腺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碘,碘进入人体后约70%﹣80%都聚集到甲状腺中。目前,甲状腺癌常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患者术后需辅以碘﹣131放射治疗。碘﹣131衰变过程中发出的β射线作用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肿瘤病灶,直接破坏残留甲状腺和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碘﹣131治疗后需隔离观察一周以上,两周内避免接触儿童及孕妇。
1.下列关于甲状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
B.甲状腺细胞能直接表现出全能性
C.甲状腺细胞衰老后,吸收碘的能力下降
D.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衰老死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2.下列关于碘﹣131放射治疗甲状腺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增殖不受控制、不会转移
B.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不会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C.甲状腺癌细胞被碘﹣131放疗杀死,属于细胞凋亡
D.碘﹣131对儿童和胚胎存在致癌致畸风险
8 . 某二倍体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甲所示。乙、丙是发生变异后的不同个体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丁、戊是甲产生的个别配子染色体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甲相比较,乙个体一般较弱小,且高度不育;丙个体一般茎秆粗壮、种子和果实都比较大
B.乙、丙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乙可以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丙可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
C.配子丁发生了基因重组,原因可能是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
D.配子戊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A或a缺失
2023-09-1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9 . 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蓝色,它的花青素(一种水溶性色素,与马铃薯颜色有关)含量要高于普通马铃薯。研究发现,花青素的合成需要一种关键酶——查尔酮合成酶。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花青素和查尔酮合成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花青素主要分布在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液泡中
B.查尔酮合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C.查尔酮合成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D.花青素合成的速率与花青素前体物质的浓度有关
2.如图为查尔酮合成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①表示没有酶催化,②表示有酶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1代表没有酶催化时的活化能
B.E2代表查尔酮合成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
C.图中曲线①②表明查尔酮合成酶具有高效性
D.查尔酮合成酶在催化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10 . 蜜蜂是一种传粉昆虫,它的舌管(吻)较长,适于采集不同花的花密,且周身长有绒毛,便于黏附花粉,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国现有的东方蜜蜂由7个独立种群组成,它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变异。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B.种群C.物种D.群落
(2)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在一个环境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相对多的是(       
A.繁殖速度快的种群B.个体体积大的种群
C.食性复杂的种群D.变异性强的种群
(3)蜜蜂可以在不同的植物间传粉,但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不能相互识别,使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称为(       
A.遗传和变异B.生存斗争C.地理隔离D.生殖隔离
(4)蜜蜂采蜜时,会受到马蜂或者蚂蚁的攻击和干扰。研究发现茶花花密中含有微量的茶多酚,经过茶多酚作用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发生反应的浓度阈值(引发报警的最低浓度)降低了,因此茶花花蜜可以使蜜蜂变得更“聪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马蜂和蚂蚁对蜜蜂的攻击和干扰属于种间斗争
B.蜜蜂采食茶花花蜜,可以提高其感知外界危险的敏感度
C.茶花花蜜中的茶多酚使蜜蜂发生基因突变,有利于蜜蜂躲避敌害
D.蜜蜂和茶花之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

研究发现,7个在方家种群中都存在白细胞激脉受体基因(Lkr),但不同种群家蜂这基因的表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X基因转入实验组家蜂体内,该基因可使Lkr的表达产物减少。检测家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对糖敏感性强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集花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花粉充足。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和题干信息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Lkr基因与蜜蜂对糖的敏感性有关
B.Lkr基因表达程度不同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温带蜜蜂种群的Lkr基因表达程度比热带地区高
D.不同地区的气候、植物种类、植物花期等主导了蜜蜂进化的方向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