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588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依据摩尔根的假说,F1红眼果蝇应该有两种基因型
C.用野生型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即可验证假说是否正确
D.摩尔根实验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2021-07-09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200万公顷。正确使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能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生长早期喷洒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增加侧枝数量
B.棉花开花期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
C.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棉花
D.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脱落酸可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光学显微镜下的伊乐藻叶肉细胞实物图及其示意图分别如图所示:

1.某同学以伊乐藻叶肉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的分布会随光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B.③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
C.可观察到③分布在②周围并随细胞质移动
D.将材料置于沸水中处理可使胞质环流现象更明显
2.该同学尝试用伊乐藻叶肉细胞开展“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滴加清水,细胞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B.若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D.②中不含色素,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2021-11-3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2N)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按照时间先后,图中四个时期的正确排序是甲→乙→丙→丁
B.d表示染色单体,丁时期染色单体消失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C.b表示细胞核DNA,乙时期中的核DNA数目比甲时期多一倍的原因是DNA复制
D.丙时期的细胞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5 .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有性生殖生物往往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有许多区别。
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G2期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B.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
C.分裂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纺锤体的形成
D.前期核膜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直到末期用于形成细胞壁
2.某同学进行了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利用蓝色和红色橡皮泥制作染色单体,铁丝代表着丝粒,白纸表示细胞,下列有关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单体扎在一起表示染色体复制
B.将大小不同、颜色相同的染色体放在赤道面上配对表示联会
C.配对的染色体移向两极时应将铁丝解开
D.在模拟MⅡ时期时,构建的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
3.下列为某动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图像,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为次级卵母细胞
B.细胞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乙、丙各含4条染色体
D.甲、丁不含染色单体
4.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下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类型c的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B.类型c的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和b
D.若类型b、c、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出现的先后顺序为c、b、d、c、e
2021-06-2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高中发展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试生物试题
6 . 当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积累时,会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一种应激反应),相关应激蛋白会与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结合,然后对其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以及运送
B.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运送到高尔基体
C.未折叠蛋白反应是细胞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
D.人乳腺细胞发生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可能性小于表皮细胞
7 .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资料1:1890年,Heape将2个四细胞时期的安哥拉兔胚胎移植到一只受精的比利时兔的输卵管中,产下了4只比利时和2只安哥拉幼兔,这是第一次成功移植哺乳动物胚胎。后来,Dziuk等研究了利用促卵泡素进行超数排卵的方法,有报道指出,使用透明质酸作为稀释剂注射1或2次促卵泡素的效果与用盐水为稀释剂多次注射促卵泡素的效果一致。
资料2:2019年1月24日,我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5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被敲除的猕猴,采集了其中一只睡眠紊乱最明显的敲除猴A6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5只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
1.结合资料一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工程是对动物早期胚胎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B.比利时兔产下两种兔的生理学基础是比利时兔已受精形成自己的受精卵,安哥拉兔的胚胎可与比利时兔建立正常生理和组织上的联系,在比利时兔体内安哥拉兔的遗传特性不受影响
C.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供体和受体间进行空间位置的转移
D.经超数排卵得到的卵子必需要体外培养才能受精,从资料一报道中可得出超数排卵的数量只与稀释剂的种类有关
2.结合资料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经基因编辑后形成的胚胎可发育为克隆猴
B.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C.重组胚胎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使之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D.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
2021-06-13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Ⅱ: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下图:

材料Ⅲ: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我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今后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发酵法制酒精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废醪处理等。
1.下列关于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黑土壤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才能进行富集培养
B.紫外诱变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可以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逐渐提高
C.人工筛选可以使产纤维素菌株发生定向进化
D.可以用刚果红染色法来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是因为其能分解刚果红产生透明圈
2.关于乙醇燃料生产和利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燃料时,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糖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B.在发酵产酒精阶段,酵母菌细胞内的[H]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醇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可达到碳排放的平衡,有效的实现了碳中和
D.产纤维素酶细菌中纤维素酶的合成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
2021-06-13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塘沽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
9 . 研究发现,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与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绑定标记后最终被送往溶酶体降解,以维持自身稳定,具体机制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后,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将其降解
B.泛素在蛋白质和损伤细胞器降解过程中起到“死亡标签”的作用
C.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主要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线粒体膜被降解后可产生氨基酸、纤维素等物质
10 .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视野中大多数细胞没有被染色
B.根尖解离后需经漂洗再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解离后,根尖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需剪取鬼针草根尖的适当位置制作临时装片
2.下列对该视野中甲、乙、丙三个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丙细胞的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D.三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2021-05-2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检测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