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06 道试题
1 . 酿酒酵母是酿酒工业发酵最主要的菌种。科研人员对某地酿酒酵母菌种进行了分离筛选,以期排选出酒精耐受性高的菌株,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PDA培养基(成分;马铃薯、葡萄糖、氯霉素、X、水、pH5.6),制作无菌平板;
②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果园土壤样品接种到PDA培养基上,筛选出3株具有酿酒酵母典型菌落特征的菌种(记为Y1、Y2、Y3);
③将3株菌种分别接种于含不同浓度酒精的基础培养基上,记录发酵启动时间和结束时间如表所示(“-”表示没有发酵)。

酒精体积分数/%

发酵启动时间/h

发酵结束时间

Y1

Y2

Y3

Y1

Y2

Y3

10

15

10

11

31

28

28

12

27

22

22

44

35

38

14

32

22

26

50

37

45

16

34

25

-

54

43

-

回答下列问题:
(1)PDA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该培养基能抑制细菌生长的原理为______
(2)如果筛选得到的菌株不是纯培养物,可另采用______法进一步分离纯化。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特征,可初步判断是否为酿酒酵母菌种。
(3)在酒精耐受性实验中,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控制基础培养基、发酵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外,还需控制______相同,据表分析,酒精耐受性最佳的菌株为_____,判断的依据为______
2024-06-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会释放大量的毒素,引发前列腺素E(PGE)合成增多,同时刺激机体释放炎症介质,使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部分机制如图所示。退烧药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

(1)人体感染病毒后,通过炎症反应产生的致痛物质可刺激痛觉感受器,从而产生兴奋。当兴奋传至_____处,人会产生痛觉。
(2)某患者出现持续高烧的症状,体温升高时,人体会出现肌肉酸痛,原因是_____。服用退烧药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患者通过生理性调节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答出两点).
(3)患者出现症状的第3天想要确定是否受该病毒感染,宜检测______(填“抗体”或“抗原”)水平,理由是_____
(4)病毒入侵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干扰素,同时巨噬细胞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流感病毒。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都具有抗原识别作用,区别是_____
(5)退烧药布洛芬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请据图分析布洛芬镇痛退热的机制:______
2024-06-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鹌鹑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鹌鹑有栗色(野生型)、黑色、不完全黑色、和白色等多种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H/h)控制,其中b基因使细胞不能合成色素,H基因控制合成黑色素。为研究鹌鹑羽色的遗传规律(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科研人员利用纯系鹌鹑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多对栗羽与黑羽进行正反交,产生的F1均为不完全黑羽;F1个体相互交配,F2雌雄个体中的表型及比例均为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
实验二:多对雄黑羽与雌白羽杂交,产生的F1均为不完全黑羽;F1个体相互交配,F2中雄性个体表型及为例为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雌性个体的为羽:不完全黑羽:黑羽:白羽=1:2:1:4。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若F2中的栗羽与不完全黑羽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
(2)可推测控制色素合成的Bb基因位于_____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实验二中,F1不完全黑羽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栗羽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白羽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生产实践中若需根据羽色区分子代性别,常选择黑羽雌鹌鹑与______进行杂交,子代性别的区分方式为_______
2024-06-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4 . 土壤盐碱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水稻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蘖数,研究证实喷施抗盐碱剂对盐碱胁迫条件下水稻的分蘖数有影响。科研人员对土壤进行人工盐碱胁迫(T4处理除外),用微纳米硅、矿源黄腐酸钾2种抗盐碱剂分别处理盐碱化土壤后,再移栽甲、乙两种水稻品种,观测水稻的分蘖数变化如图所示。

注:图1为水稻甲的处理结果,图2为水稻乙的处理结果;T1,喷施微纳米硅;T2,喷施矿源黄腐酸钾;T3,不施抗盐碱剂:T4,无人工盐碱胁迫。
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栽种在盐碱化的土壤中时,根细胞会大量______(填“吸水”或“失水”),进一步推测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2)与图1相比,图2中T4处理组与T3处理组的分集数差异较大,表明_____
(3)从图1分析可得到两个结论:①移栽水稻甲39天后,T1与T2处理组的分蘖数均高于T3,表明_____;②在不同的处理组中______,表明微纳米硅的处理效果优于矿源黄腐酸钾。
(4)据图2分析,抗盐碱剂微纳米硅在水稻乙分蘖初期的作用更明显,判断依据是_____
2024-06-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潮间带是陆、海交汇处狭窄但有众多生物类群栖息的区域。潮间带中的大型底栖动物因其活动区域范围相对局限、对栖息环境的变化较敏感等特点,其群落结构变化常用来反映潮间带受干扰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可推测大型底栖动物的活动特点为______。对某些种群密度较低的底栖动物进行取样时,可适度______(填“增大”或“缩小”)样方面积。
(2)生态学上,常用“丰度”表示群落中某一物种的个体数目;“生物量”表示群落中某一物种有机物的总干重。且根据生物进化环境和生态对策的不同,可将物种划分为两类:
①K选择物种:个体大、寿命长,子代出生率低,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
②r选择物种:个体小、寿命短,子代出生率高,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
据此分析,潮间带受到的干扰小,稳定性良好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_____(填“K选择”或“r选择”)物种为主,且在该物种中_____(填“生物量”或“丰度”)更占优势。
(3)科研人员调查某地区潮间带在不同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物种的生物量和丰度曲线如图所示,综合以上信息分析,随着调查时间延长,该潮间带受干扰程度逐渐_____(填“加深”或“减弱”),判断的依据是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有海岸带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旅游者拿走底栖动物的行为等。为保护该潮间带的稳定性,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_____
2024-06-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科研人员将寒带地区海鱼中的抗冻基因转入千禧果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抗冻千禧果。下图为培育过程中使用的Ti质粒示意图,其中Vir区的基因活化能促进T-DNA的加工和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最好选择限制酶Ⅱ和Ⅲ来切割质粒
B.利用PCR扩增抗冻基因,需提前检测抗冻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C.Vir区的基因活化促进抗冻基因整合到千禧果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可筛选出成功导入抗冻基因的千禧果细胞
2024-06-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为保证发酵过程中青霉素的持续高产,研究人员将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引入青霉菌,设计方案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B.③过程通常在低渗溶液中采用PEG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除上述方案,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出该杂种菌株
D.可利用缺乏甲硫氨酸和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筛选出融合细胞
2024-06-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科学家在广西发现了一块距今2.4万年的古大熊猫化石。将该化石中提取到的线粒体DNA通过测序分析和比较,发现古大熊猫与现存大熊猫的相关DNA序列高度相似,且大熊猫与熊类有共同的远古祖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大熊猫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大熊猫发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该发现有助于研究大熊猫和熊类远古父系祖先的相关信息
D.现存大熊猫与古大熊猫差异的根本来源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2024-06-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9 . 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单向异交不亲和”玉米,表现为:自交可以结实,异交时做父本可受精结实、做母本不能结实。假设该性状由H/h控制,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和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A/a表示。研究人员选择纯种紫粒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与纯种黄粒正常品系进行杂交,F1均为黄粒正常品系。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①hh(♂)×HH(♀)→不结实;②HH(♂)×hh(♀)→结实;
③HH(♂)×Hh(♀)→结实;④Hh(♂)×HH(♀)→结实。
A.表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植株的基因型为HH
B.基因为H的雌配子可能无法与基因为h的雄配子结合
C.为了让亲本正常杂交,纯种黄粒正常品系应作为母本
D.可推测紫粒为隐性性状,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024-06-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10 . 染色质由DNA、组蛋白等构成,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会破坏染色质中组蛋白和DNA之间的紧密结合。研究发现,多种癌细胞内组蛋白去乙酰酶表达水平过高,阻止了控制细胞正常活性的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B.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与基因的转录活性呈负相关
C.组蛋白乙酰化不会改变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D.组蛋白乙酰化不足可能使抑癌基因的表达受阻
2024-06-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